最近逛了2025上海车展的中大型SUV展区,发现这个细分市场真是越来越热闹了。
以前总感觉中大型SUV是"油老虎"的代名词,现在可不一样了,燃油、插混、增程各种动力形式应有尽有。特别是新能源车型扎堆亮相,看得人眼花缭乱。今天就和大伙唠唠现场最值得关注的几款车,看看它们到底有什么能耐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突围。
先说说广汽传祺带来的向往S9,这台车刚亮相就吸引了不少目光。作为传祺家族的新旗舰,它直接把定位拔高到了25万级市场,对标问界M7和理想L6这些热门选手。最让人感兴趣的是它搭载了华为的乾崑智驾系统和鸿蒙座舱,这两样配置往车里一装,智能化水平直接上了新台阶。不过252公里的纯电续航在插混阵营里不算突出,但考虑到它用的是宁德时代的骁遥电池,估计后期会有不错的能耗表现。有意思的是,这车提供5座和6座两种布局,第二排还能电动调节,看来是冲着多孩家庭去的。就是不知道传祺能不能把价格做到比S7更亲民,毕竟S7现在17万多的起售价已经很有竞争力了。
接下来要说的捷途纵横G700可就有点意思了。这台车从概念车到量产只用了不到一年时间,硬派造型配上非承载式车身,摆明了要和坦克700 Hi4-T掰手腕。最狠的是它搭载了2.0T混动发动机加P4电机,560匹马力配合三把锁,性能参数直接碾压同级别的城市SUV。不过42万起的预售价真不算低,虽然官方说三季度才公布价格,但看这配置怕是要和坦克系列正面刚。不过捷途毕竟走的是性价比路线,要是真能定个35万左右的价格,绝对能在硬派越野市场搅动风云。
要说最稳妥的选手还得是一汽大众的新款揽境。改款后的它虽然外观变化不大,但内饰升级了不少科技配置,特别是那块悬浮式中控屏和怀挡设计,终于跟上了时代潮流。不过26万起的售价在新能源当道的今天确实有点尴尬,毕竟隔壁理想L6起价才24.98万,还带着激光雷达和智能座舱。不过揽境的优势在于可靠性,特别是对于那些对新能源车还有顾虑的用户来说,这台车就是他们心中的"稳妥之选"。就是不知道大众什么时候能把车机系统好好升级一下,现在很多消费者买车都看重智能化体验。
理想L6智能焕新版的发布倒是挺让人意外的。原本以为理想会把重点放在纯电车型上,没想到继续深耕增程市场。升级了激光雷达和Orin-X芯片后,它的智驾能力终于能跟上主流了。不过24.98万的起售价和问界M7撞了个正着,后者同样主打增程市场,而且华为的智驾系统口碑更好。不过理想的品牌号召力确实强,特别是家庭用户群体,估计这车上市后销量还会继续走高。就是不知道5米长的车身在拥堵的城市里开起来方不方便,毕竟这么大的车停车可是个技术活。
岚图FREE+的亮相倒是给了不少人惊喜。改走简约路线后,它反而更符合主流审美了。顶置激光雷达的加入让它有了叫板新势力的资本,不过1.5T增程发动机的参数在同级里不算突出。最让人担心的是它的续航能力,虽然官方还没公布数据,但同平台的岚图FREE现在满油满电能跑1200公里左右,如果FREE+能突破1300公里,绝对能在增程市场掀起波澜。不过现在新能源车同质化严重,岚图要想突围还得在服务或者充电网络上多下功夫。
压轴出场的沃尔沃XC90限时优惠确实给力,直接降了16万的价格,这对注重安全的家庭用户来说吸引力不小。不过63万的原价还是太高了,就算降到47万,和宝马X5、理想L9比起来性价比还是差了点。不过沃尔沃的安全配置一直是卖点,特别是新增的6座版本和空气悬架,对高端用户还是有吸引力的。不过现在消费者越来越看重智能化,XC90的车机系统还是用的安卓底层,和华为鸿蒙、小鹏XNGP比起来确实有点掉队了。
逛完整个展区,明显感觉到中大型SUV市场正在经历大洗牌。传统车企在新能源转型上越来越激进,像传祺、捷途都拿出了搭载最新智能系统的车型;新势力则在持续优化产品力,比如理想不断升级智驾芯片;而合资品牌除了降价促销,似乎找不到更好的应对办法。不过市场终究是公平的,谁能把续航、智能、空间这三个核心要素平衡好,谁就能赢得消费者的心。
看着这些琳琅满目的车型,不禁想到一个问题:当所有厂商都在堆配置、拼续航的时候,真正决定胜负的会不会是售后服务和用户体验?毕竟现在很多新能源车都说自己能续航1000公里,但实际使用中难免会有打折。又或者,当城市NOA逐渐普及,自动驾驶的安全性和法规问题会不会成为新的拦路虎?这些问题,可能比参数表上的数字更有参考价值。
各位看官老爷们,你们觉得中大型SUV市场接下来会怎么发展?是继续卷配置还是回归产品本质?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们的看法。如果对哪款车特别感兴趣,也可以留言讨论,说不定下期我们就来深扒这款车的里里外外!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