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认识一个品牌——宝马

提到宝马(BMW),不同人心里会冒出不同画面:可能是山路上精准过弯的3系,可能是商场车库里气场全开的7系,也可能是街头年轻人开着的复古MINI。这个把“驾驶”二字刻进DNA的品牌,走过百年却始终像个敢闯敢试的“年轻人”——从造飞机引擎起家,经历战争摧毁、差点被收购的绝境,到如今在电动化、智能化赛道上领跑,每一步都透着不服输的劲儿。

每天认识一个品牌——宝马-有驾

1916-1945:从天空跌落,在两轮与四轮间觅生机

1916年的慕尼黑,还没有“宝马汽车”的概念。当时卡尔·拉普的发动机制造厂,和古斯塔夫·奥托的飞机引擎公司合并,成立了巴伐利亚发动机制造厂(BMW的全称由来)。成立之初,宝马的全部精力都在造飞机引擎上——一战期间,它为德军战斗机研发的直列六缸引擎,动力强、故障率低,成了战场上的“明星产品”。那时候的宝马,和“地面交通”毫无关联,更没想过自己未来会成为汽车圈的标杆。

每天认识一个品牌——宝马-有驾

好景随一战结束戛然而止。1918年德国战败,《凡尔赛和约》明确禁止德国生产飞机及相关引擎,宝马的核心业务一夜清零。面对断粮危机,宝马没有坐以待毙,而是迅速把目光转向当时的民生需求——自行车和摩托车。1923年,第一台宝马摩托车R32下线,这台车的设计至今仍被津津乐道:引擎横置布局、用传动轴代替传统链条,既减少了骑行噪音,又提升了耐用性。上市后,R32很快成了欧洲骑行爱好者的首选,宝马也靠着摩托车业务,在绝境中活了下来。

每天认识一个品牌——宝马-有驾

站稳脚跟后,宝马开始试探汽车领域。1928年,它收购了埃森那赫汽车制造厂,拿到了汽车生产资质,随后推出第一款带BMW标识的汽车——3/15 PS。这台车虽说是在原有车型基础上改良,但已经显露出宝马的特质:车身小巧灵活,引擎响应迅速,和当时主打“稳重舒适”的竞品形成鲜明对比。真正让宝马在汽车圈站稳脚的,是1933年的303车型。这款车首次采用了标志性的双肾格栅,还搭载了宝马自主研发的直列六缸引擎,动力和操控性都远超同级别车型。到1936年,宝马又推出328跑车,这款车在赛道上拿奖拿到手软,甚至成了“运动轿车”的代名词,也为宝马奠定了“操控为王”的品牌基调。

每天认识一个品牌——宝马-有驾

可惜,二战的爆发再次将宝马推向深渊。它的工厂被盟军轰炸,设备损毁严重,好不容易积累的汽车和摩托车生产线几乎瘫痪。战争结束时,宝马不仅失去了生产能力,还面临着“是否继续存在”的质疑——当时的德国工业一片废墟,没人能确定这个靠飞机引擎起家的品牌,还能有未来。

每天认识一个品牌——宝马-有驾

1945-1990:从废墟重建,把驾驶乐趣焊在品牌基因里

战后的宝马,日子过得格外艰难。为了活下去,它不得不临时转型生产锅碗瓢盆、自行车零件这些小商品。但骨子里的技术执念,让宝马始终没放弃汽车和摩托车业务。1948年,它先重启摩托车生产线,凭借战前积累的技术,推出的R24摩托车一上市就热销,5年内卖出10万辆,为宝马攒下了重建的第一桶金。

每天认识一个品牌——宝马-有驾

1952年,宝马终于迎来战后第一款汽车——501。这款车定位豪华,车身宽大、内饰精致,搭载直列六缸引擎,本想靠它重塑品牌形象,却遭遇了市场冷遇。当时的消费者觉得501价格太高,而土豪阶层更青睐奔驰的豪华车型,501成了“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存在。雪上加霜的是,持续的亏损让宝马一度被奔驰盯上,差点被收购。就在这生死关头,宝马做了一个改变命运的决定:放弃不切实际的豪华定位,回归初心,聚焦“小而精”的运动轿车。

每天认识一个品牌——宝马-有驾

1961年,1500车型上市,成了宝马的“救命稻草”。这款车尺寸适中,搭载1.5升四缸引擎,操控精准、油耗经济,售价也亲民,上市后迅速卖爆,一年内销量突破2万辆。紧接着,宝马又推出2002车型——这款车堪称“性能车启蒙”,很多人第一次发现,日常代步的轿车也能有赛车般的加速和过弯体验。2002的成功,不仅让宝马彻底摆脱危机,更重要的是,它明确了品牌的核心方向:无论造什么车,“驾驶乐趣”都是不能丢的根。

每天认识一个品牌——宝马-有驾

70年代开始,宝马加速搭建车型矩阵,一步步夯实豪华运动品牌的地位。1972年,5系上市,主打中高端运动轿车市场,既保留了操控性,又提升了舒适性,成了商务人士的新选择;1975年,7系推出,标志着宝马正式进军豪华旗舰市场,这款车在材质、科技配置上向顶级豪华看齐,却始终没丢“可操控性”——即便车身宽大,开起来依然灵活;1983年,3系诞生,这款车直接成了“运动轿车”的标杆,直到现在,提到3系,懂车的人都会下意识认可:“这才是宝马该有的样子”。

每天认识一个品牌——宝马-有驾

这一时期的宝马,不仅在产品上发力,更在品牌认知上做了一件关键的事:把“Ultimate Driving Machine”(终极驾驶机器)定为全球口号。这句话精准戳中了消费者的心理——买宝马,不只是买一辆车,更是买一种对驾驶本身的热爱。从此,“开宝马”成了一种身份象征,一种对“驾驶质感”的追求。

每天认识一个品牌——宝马-有驾

1990-2020:收购扩张,在豪华圈里闯出新天地

90年代的宝马,有了更远大的目标:不只想做“运动轿车专家”,还要打造多元化的豪华汽车帝国。1994年,它一口气收购了英国罗孚集团,将MG、路虎、MINI等多个品牌纳入麾下。这次收购的野心很大——宝马想通过罗孚的技术和渠道,拓展SUV、紧凑型车等细分市场。但事与愿违,罗孚的亏损远超预期,技术整合也遇到重重困难,宝马最终只能忍痛割爱,卖掉了MG和路虎,只留下了MINI品牌。

每天认识一个品牌——宝马-有驾

谁也没想到,这个小小的英伦小车,后来成了宝马的“意外之喜”。2001年,宝马重启MINI品牌,推出全新MINI Cooper。它保留了经典的圆形大灯、短轴距造型,却注入了宝马的操控基因——底盘扎实,转向精准,开起来既有复古的情怀,又有现代的驾驶质感。这款车一上市就火遍全球,尤其是年轻人,把它当成了“潮玩座驾”。MINI的成功,让宝马意识到:品牌扩张不一定靠“大而全”,抓住细分市场的核心需求,照样能做出爆款。

每天认识一个品牌——宝马-有驾

更重磅的动作在1998年:宝马从大众手中抢下了劳斯莱斯的品牌使用权。劳斯莱斯是“顶级豪华”的代名词,当时很多人质疑:主打运动的宝马,能做好极致奢华的劳斯莱斯吗?宝马用行动给出了答案。2003年,它打造的第一款劳斯莱斯幻影上市——车身由手工打造,内饰用的是顶级皮革和实木,连车门都要按特定节奏关闭才够“优雅”;同时,宝马悄悄注入了自己的技术:更稳定的底盘、更智能的电子系统,解决了老款劳斯莱斯“难开、故障率高”的问题。幻影的成功,不仅让劳斯莱斯重回巅峰,更让宝马彻底站稳了豪华车市场的“第一梯队”——它证明了,宝马既能造让人心跳加速的性能车,也能造让人肃然起敬的顶级豪车。

每天认识一个品牌——宝马-有驾

进入21世纪,宝马又抓住了“全球化”的浪潮,尤其是中国市场。2003年,华晨宝马成立,第一款国产车型3系上市即热销。宝马很快发现,中国消费者和欧美消费者的需求不一样:他们既喜欢3系的操控,又嫌后排空间小,于是专门为中国市场推出了“长轴距版”3系;后来,随着SUV市场升温,宝马又及时引入X3、X5等车型,甚至把X5也实现了国产,进一步降低门槛。到2020年,中国已经成了宝马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销量占比超过30%。这份成绩,为宝马后来的电动化转型,埋下了关键的伏笔——中国不仅是最大的汽车市场,更是新能源汽车发展最快的市场。

每天认识一个品牌——宝马-有驾

2020至今:电动化智能化,老品牌的新战场

最近几年,汽车圈刮起了电动化的风,不少人担心:宝马靠引擎声浪、机械操控吃饭,电动化后,还能是那个“终极驾驶机器”吗?宝马的回答很明确:动力形式会变,但驾驶的本质不变。

每天认识一个品牌——宝马-有驾

其实,宝马早在2013年就布局电动化,推出了纯电动车型i3和混动超跑i8。当时的电动化市场还不成熟,i3的科幻造型、i8的蝴蝶门设计,更像是宝马对未来的“探索”。但到2020年后,宝马开始全力冲刺电动化:2021年,它宣布在中国加大电动化投入,专门为中国市场设计的iX3上市,这款车保留了X3的空间和操控,却换上了纯电心脏,很快成了豪华纯电SUV市场的热门车型;2023年,全新电动MINI上市,圆灯、短轴距的经典造型没变,续航和智能配置却大幅升级,年轻人照样买账;2024年,宝马在华纯电车型销量占比已经达到15%,累计交付新能源车超过40万辆,这个成绩在豪华品牌中稳居前列。

每天认识一个品牌——宝马-有驾

更重要的是,宝马没把电动化当成“换个动力”这么简单,而是在智能化上做了深度适配。比如它最新的全景iDrive系统,70%的源代码是在中国开发的——研发团队知道中国人喜欢用语音控制导航、调节空调,就专门优化了语音识别的准确率;知道中国人习惯用手机APP远程控制车辆,就把预约充电、查找车位等功能做得更便捷。在智能驾驶方面,宝马也在加速:高速路段能实现自动跟车、车道保持,城市路段能应对红绿灯、避让行人,甚至能记住常用的停车场路线,自动找车位、自动泊车。这些细节,让很多老宝马车主觉得:就算开的是电车,也还是那个“懂我”的宝马。

每天认识一个品牌——宝马-有驾

除了产品本身,宝马还在可持续发展上花了不少心思。它在沈阳的生产基地,早在2019年就全部使用可再生电力造车;2024年,又创新使用地热能供暖,每年能减少大量碳排放。对于退役的动力电池,宝马也建立了闭环回收体系——旧电池先检测,能二次利用的就做成储能电站,不能用的就拆解回收原材料,尽量减少资源浪费。对宝马来说,电动化不只是技术转型,更是一种责任——作为百年品牌,不能只想着卖车,还得考虑未来的地球。

每天认识一个品牌——宝马-有驾

百年宝马:不只是造汽车,更是造热爱

回头看宝马的百年历程,其实就是一部“折腾与坚守”的历史:折腾的是赛道——从飞机引擎到摩托车,从燃油车到电动车,不断突破舒适区;坚守的是初心——无论技术怎么变,始终把“驾驶乐趣”放在第一位,始终尊重消费者对“好开”的追求。

每天认识一个品牌——宝马-有驾

现在的宝马,早已不只是一个汽车品牌。它是刚毕业的年轻人,靠自己努力买到第一辆3系时的骄傲;是中年人为家庭换了X5,周末带家人去郊游时的温馨;是老一辈人提到“好车”,会下意识说出的名字。未来,宝马还会面对更多挑战:电动化的竞争会更激烈,智能化的技术要不断更新,消费者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多元。但只要它还记得“为什么出发”——为热爱驾驶的人造一辆好车,就一定能在新的浪潮里,继续跑在前面。

每天认识一个品牌——宝马-有驾

最后想问问你:你和宝马有过什么故事吗?是坐过一次就忘不掉的操控,还是在路上见过最惊艳的一款宝马车型?如果未来选电动车,你会因为“驾驶质感”而优先考虑宝马吗?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想法。

每天认识一个品牌——宝马-有驾
每天认识一个品牌——宝马-有驾
每天认识一个品牌——宝马-有驾
每天认识一个品牌——宝马-有驾
每天认识一个品牌——宝马-有驾
每天认识一个品牌——宝马-有驾
每天认识一个品牌——宝马-有驾
每天认识一个品牌——宝马-有驾
每天认识一个品牌——宝马-有驾
每天认识一个品牌——宝马-有驾
每天认识一个品牌——宝马-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