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十四万九的深蓝S7,AR-HUD直接安排上了!这玩意儿以前可是奔驰S级、宝马7系这些豪车才有的"黑科技"。
现在好了,国产也能玩得转,这背后除了长安汽车,还有一家叫泽景科技的中国供应商,妥妥的"幕后大佬"。
人家上个月刚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估值26亿,年营收增速64%,国产HUD市场占有率第二,这势头,简直就是下一个宁德时代啊!
话说2016年,蔚来ES8还在选HUD供应商的时候,除了博世、大陆这些国际大牌,还有一家来自江苏盐城的小公司也递交了方案,那就是泽景科技。
当时他们团队才30人不到,成立也就一年,居然在光学设计、图像融合算法等23项关键技术指标上,把那些百年老店都给PK下去了。
蔚来供应链负责人当年放话:"他们敢用还没量产的方案,我们就敢赌一把中国智造!"现在看来,这赌注赢麻了,泽景科技招股书显示,人家出货量已经达到150万套!
泽景科技是怎么崛起的呢?有两个数据很关键:一是研发投入占比稳定在10%左右,跟博世的汽车电子业务投入比例差不多;二是创始人张涛兄弟"整车制造+软件算法"的复合背景,让泽景的W-HUD产品迭代周期比行业平均快了40%。
这种"德国品质+硅谷速度"的组合,在小米SU7的AR-HUD项目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从接到需求到完成适配只用了97天,简直是神速!
根据灼识咨询的数据,中国车载HUD渗透率从2020年的4.7%飙升到2024年的13.9%,这既是新势力"科技平权"的胜利,也是国产供应链弯道超车的好机会。
泽景科技在AR-HUD市场份额13.7%,紧追电装,而且每套系统成本只有国际竞品的68%,这性价比,简直就是当年的京东方再现!
看看泽景科技的股东名单,吉利、小米、一汽都在里面,这些可不是简单的财务投资,而是战略合作。
就像宁德时代当年靠宝马的订单练级一样,泽景科技通过和理想L9、蔚来ET5这些爆款车型的合作,正在打造智能座舱领域的"专利护城河"。
招股书显示,他们5.78亿的营收中,来自非新势力客户的占比三年间从7%涨到了36%,这才是真正值得关注的点。
当然,风险也是有的。
泽景科技27.3%的毛利率虽然在上升,但还是比博世低9个百分点;AR-HUD核心算法专利中,涉及动态标定、虚实融合等关键技术的自主化率只有82%。
华为最新发布的智能车载光解决方案已经能实现7米虚拟成像距离了,这竞争,真是卷到飞起!
泽景科技董事长张涛说:"未来三年,我们要让中国HUD方案走进慕尼黑和底特律。
"这话听着霸气,但也不是不可能。
看看Mobileye的全球化之路,再加上比亚迪、奇瑞这些车企的出海,中国汽车电子企业的机会来了!招股书里提到的5亿智能化改造计划,说不定就是为了接丰田、大众的订单做的准备。
从蔚来ES8开始的国产替代浪潮,就像智能手机的进化史一样,从"缺芯少屏"到京东方、舜宇的逆袭,再到宁德时代、泽景科技的领跑,每个领域的突破都在改变全球产业格局。
当泽景的AR-HUD成像精度达到0.1度偏差,当深蓝S7的车主用B级车的价格享受百万级配置,这"技术民主化"的浪潮,远不止是一个企业的故事。
泽景科技马上就要在港股上市了,真正的考验不是估值,而是在智能化渗透率超过40%之后,如何从追赶者变成规则制定者。
就像十年前没人想到宁德时代能成为全球动力电池老大一样,现在谁又能说泽景科技不会成为智能汽车时代的"光学三星"呢?中国汽车产业用二十年走完了别人一百年的路,这本身就是最时代注脚。
免责声明:本文的时间、过程、图片,人物信息均来自于网络,文章旨在传播正能量,均无低俗等不良引导,请观众勿对号入座,并上升到人身攻击等方面。观众理性看待本事件,切勿留下主观臆断的恶意评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本文如若真实性存在争议、事件版权或图片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作者,我们将予以删除!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