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国内进入到了新能源时代了吧,可除了代步通勤的A0级市场外,新能源车却没能完全建立起统治力来;但你要说新能源车不强势,可新能源渗透率已经在短短两年内从30%提升了50%,而9月的渗透率更飙升到了57.8%,并在大部分细分市场中实现了市占率的领先。不过,在庞大的A级市场中,传统燃油依旧是主导,而过去的那些燃油冠军照样保持在前三当中,其中就有今天咱们的主角——大众朗逸。
作为最初与第四代捷达同平台开发的车型,它可以被视为是捷达在中国市场的一个衍生特供版本。在过去的十七年里,它在国内市场的累计销量已高达600万辆。即便是在比亚迪秦家族强势向上的情况下,朗逸依旧在去年保持着同比增长。从标准版到星空版、从五百万纪念版到新锐版,多版本同堂销售,让朗逸可以满足不同用户群的需求。而如今,大众朗逸Pro也要来了。
外观方面,朗逸Pro将会提供两种前脸造型,颜值看齐帕萨特。除了双灯腔打造并实现了光标+光带贯穿的灯组外,下方与凌渡L相似的开放式轿跑格栅,会根据经典版、星空版,分别提供装饰横幅、黑色蜂窝的中网样式,后者还会产生与导流槽通过条带装饰来进行融合。可不管怎么说吧,两套前脸其实都属于比较个性的那种,对部分家庭用户来说,可能会觉得它有些用力过猛了。
此外,车辆还使用了比较深刻的轮眉、下腰线等处置,并用了带破冰功能的隐藏车门把手。而车尾则有略带立体的贯穿式尾灯,后保险杠中也带有贯穿反光灯带;其中,LAVIDA产品英文标识被镶嵌在了尾灯正中央,只不过这尾标好像无法像前脸那样进行点亮,这一点还是有些可惜的。
尺寸方面,朗逸Pro看上去像是换代式焕新,可由于平台未能升级,其4720/1806/1482mm的长宽高与2688mm的轴距,对比现款也就只有+42mm的长度有较明显的拉伸,宽度与轴距完全没有变化,估计空间上的优化也会比较有限。
内饰方面,这是朗逸一直以来的短板,尤其是跟秦PLUS DM-i等新能源车对比,甚至可以说是有点儿过时了。而朗逸Pro现在却获得了类似帕萨特Pro的座舱布局,就算新样式的方向盘还是按键式,可这里不仅有了旋转式电子怀档,更迎来了双悬浮式液晶屏。考虑到定位,新车可能很难获得最高规格的15英寸版本,但10.3英寸数字仪表+12.9英寸触控屏的组合应该还是可以的。
此外,朗逸Pro也在尽可能地实现一些数字化控制。像悬浮式触控屏下方就有以触控条呈现的空调控制台,而包括主驾驶左侧的照明控制板、车门的拉杆式解锁设计等等,都可以让各项功能操作变得更便捷。不过,这里变得有些过于简洁的中控台,不知道会不会让一些习惯了按键的用户不太满意。
尽管具体的配置还没有被公布,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像无线充电板、带杯架的可翻折后排扶手箱,还有带后排双层出风口的双温区空调等等都得到了确认。当然啦,新车的车机与辅助驾驶系统都会得到刷新,前者除了语音交互外,预计也能通过车载小程序、应用商店来进行生态拓展,像爱奇艺、QQ音乐等应用都可用;而后者的具体功能还有待确认,但至少带跟车的自适应巡航、全景影像等系统肯定是不会缺席的。虽说我不太指望朗逸Pro能像帕萨特Pro那样直接支持高速领航辅助、记忆泊车辅助,但至少IQ.Pilot应该会是一个付费的可选项。
动力方面,朗逸Pro还是会提供1.5L、1.5T两种选项。其中,1.5L自然吸气发动机与现款一致,最大功率为81kW(110Ps)、最大扭矩为141N·m,并会与爱信6AT变速箱匹配,主打的就是经济性与线性输出表现;而1.5T Evo2涡轮增压发动机的最大功率为118kW(160Ps)、最大扭矩为250N·m,通过350bar缸内直喷、VTG可变截面涡轮等技术,匹配7速DSG双离合变速箱的它,还是能很好地兼顾性能与效率,预计能把WLTC百公里综合油耗控制在5L级别。3毛多的能耗成本,放在当下应该不算高了吧?
写在最后
在过去的两年里,上汽大众以迭代的帕萨特Pro为起点、已推出多款Pro家族车型。而现在来到的市场的大众朗逸Pro,是所有车型中定位最低的,也是咱们家庭用户最容易拿下的。距离上一次换代已过去的7年,朗逸Pro也在这次焕新中迎来了较为彻底的升级。就算尺寸提升有限,可除了更轿跑化的外观,它还有比较彻底的智能升级,配合一直以来的经济性、舒适性优势,要是朗逸能进一步靠近10万级定价来入门,或许朗逸Pro这一回还真可能让A级市场的新能源时代来得更晚些。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