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发现,咱们现在买辆车,和以前真不一样了?
以前买车,不就图个能开、能坐、能拉人拉货,有油能跑、刹得住就行。
可现在呢,大家都开始讲究起什么“幸福感”,什么“智能体验”。
你说这玩意儿,有用吗?
真用得上吗?
其实,这些看着花里胡哨的“隐藏开关”,还真有点意思。
先说说安全这事儿,你觉得一台车的安全体现在哪?
有人说是车皮厚,有人说是气囊多,有人说是刹车灵。
可说到底,最怕的其实还是那些你想不到的意外,比方说带孩子出门,停车下车那一刻,后面突然飞过来个电动车或者行人,司机看不见,后排的小朋友也看不见,一拉门,呼,“开门杀”。
你说怪谁?
怪技术不先进,怪人心太大?
其实就是信息不对称。
这个时候,能有个“后排能看到外面实时情况”的功能,真顶用。
你别小看这个细节,人家智己LS6的后排补盲,虽然听起来像什么高科技,其实就是让后排的人下车前能看到外头的实时影像。
你说普通人哪会去装个摄像头、摆个平板在车里?
但厂家如果把这个功能藏在车里,平时不用也没事,真有一天带娃出门,这摄像头一开,家长和孩子都能看清是不是有人过来,也不怕一拉门就出事了。
这不是小细节,是大安心。
再说说,万一真撞上了,怎么安全逃生?
其实多数人压根没遇过,也不想遇到,但谁能保证一辈子不碰一次?
有些车,碰了就死锁,气囊弹了门却打不开,这事听着就窒息。
智己LS6连碰撞自动解锁都安排上了,所有门自动解锁,连儿童锁都解了,门把手还弹出来,考虑得是真细。
更夸张是万一断电了,车门储物格还有机械把手,哪怕全车电子都失灵,手动也能开门。
你说这些设计用得着吗?
99%的人可能一辈子不会用,但“只要用一次就值了”。
你平时在家里装烟雾报警器,不也天天没响过吗?
可真有一回救命的时候,你会感谢自己早就装上了。
说完安全,说点日常用车的事。
你下过地下车库没?
有时候一锁车,黑漆嘛乌的,钥匙都找不着。
有时候抱着大包小包的,再摸黑找门,真狼狈。
为啥不能让灯多亮一会儿?
“大灯延时关闭”这个功能其实特别简单,但真管用。
锁车大灯还能亮几分钟,说是小设计,实际上特别体贴。
你想想,科技不是让生活变复杂,是让生活变简单,这种让你少跌一次跟头的功能,才是人性化。
再比如,洗车的时候你怕啥?
怕水冲着冲着,门锁突然被刷子刷开了,或者车内屏幕自己乱跳。
其实这些困扰不少人碰到过。
洗车模式就能让车进入“免打扰”,自动屏蔽莫名其妙的误触摸、乱解锁。
说白了,科技不就是要帮你省心?
再说个很有意思的,咱们都有过在车里等人的经历吧?
等女朋友、等孩子、等老婆,等着等着人都要脱水了。
外面灯亮着,别人老往车里瞅,自己也不舒服。
“隐身模式”就是能一键关闭车内外所有光源,坐车里就像进了小黑屋,想睡就睡。
有时候开长途累了,想在车里眯十分钟,这功能配合“小憩模式”,座椅一放倒,遮阳帘一拉,外头谁都看不见你,车里也黑得像自己房间。
这才叫私密空间。
聊到智能,很多人觉得智能驾驶是不是装个ACC、跟车就行了?
其实真正在路上开,最累的是又堵又慢,跟车跟得心烦。
智己LS6的“智能跟车”让车自动跟前车,安全距离自己算,司机不用老踩油门刹车。
有时候堵车堵得心情炸裂,它自己慢慢来,司机还能喘口气。
你以为这没啥技术含量?
实际上这东西把人解放出来,真的能减少疲劳驾驶,提升安全。
当然了,咱们也不能只盯着安全,得看看生活是不是更方便。
“场景自定义”这玩意儿其实就是给了你个“快捷键”。
手机上你可以设定闹钟自动播放音乐,车上为啥不能?
比如你每天一上车就去公司,直接设置“上班模式”,一键导航公司自动打开,喜欢的播客自动响起。
还有“宠物模式”,家里有狗的人都知道,夏天车里热一点狗就受不了。
自动调空调、开风扇,这些原本需要手动操作的事儿,一下全搞定,省心多了。
科技没必要让你学一堆新东西,最好是你想要的它自己能懂。
说到互动,现在社交软件多,但你在马路上碰见同品牌的车,想和人打个招呼,怎么办?
摇窗户喊一句?
不好意思,堵车时候都烦着呢。
智己的“Say Hi”功能就特逗,你开着自己的车,遇到另一辆智己,APP提示你“有人同行”,你能发表情包、留言问好。
车主之间的互动变得像手机群聊一样有趣。
你觉得无聊,可年轻人就爱玩这些花样。
其实车就是一个移动的社交空间,能让你结识新朋友,何乐而不为?
还有人关心娱乐。
副驾坐朋友或者家人,路上没什么可看的,手机小屏幕看剧不过瘾。
全生态手机无屏镜像,直接把你的手机内容投到副驾屏幕上,安卓苹果都行。
你手机上的APP、视频,甚至游戏,副驾都能玩。
你说开车的人不能看,副驾的小伙伴乐了。
尤其带孩子的家长,路上孩子吵闹,直接投屏动画片,一路安安静静。
别小看这些“娱乐功能”,实际上能让一家人减少路上争吵,气氛更和谐。
说到底,智己LS6这些隐藏开关,表面上是在秀技术,本质上其实在解决用户生活的小毛病、小烦恼。
很多人觉得买了智能车结果啥都不会用,不是车不好,是自己没探索这些功能。
多数人喜欢“参数党”,车要动力大、提速快、配置高。
可你真用车时,天天能感受到的,反倒是这些小心思。
打开车门,灯亮着;洗车不怕误操作;堵车不累心;小憩时有空间;出门带娃更安全。
这种脚踏实地的幸福感,才是智能汽车的核心竞争力。
咱们再往深里想一想,智能不是炫耀技术的舞台,而是服务生活的工具。
厂家做产品,和咱们用产品,出发点常常不一样。
厂家想堆料、加功能吸引眼球,咱们老百姓要的是用得顺手、用得安心。
智能汽车发展到今天,拼马力、拼空间都差不多了,拼的是谁能让用户更舒服。
这种舒服,不是沙发大、空调凉,而是你不用考虑它怎么操作,它反而为你考虑好了。
你不想要社交,它就让你安静;你想认识朋友,它就帮你Say Hi;你怕孩子危险,它提前为你扫除隐患。
这就是科技该有的样子。
说到这儿,你有没有点动心?
其实再智能的车,也是个代步工具,别把它神化。
可如果它能在你生活的每个小细节上帮你一把,不管是让你多一份安全,少一份焦虑,多一分方便,少一分麻烦,那这个车才算真正优秀。
别等着“智能”成了噱头,还是用心琢磨琢磨自己真正需要什么。
毕竟,生活是自己的,车也是自己的,幸福也是自己的。
所以啊,下次再听说谁说“自己的智己不好用”,不妨问问自己,那些藏在角落里的好功能,你打开了吗?
其实,有时候幸福感、仪式感,不就在一个开关之间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