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长:奇瑞在国内打不还手骂不还口

7月11日,在2025中国汽车论坛上,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尹同跃的一番发言引发了行业内外广泛关注。

董事长:奇瑞在国内打不还手骂不还口-有驾

这位掌舵中国汽车行业二十余年的老兵,以罕见的自嘲姿态剖析了当前中国汽车产业的集体困境与突围路径。他的发言不仅折射出中国车企在智能化浪潮下的集体焦虑,更揭示了从"速度崇拜"到"价值重构"的产业转型迫切性。

董事长:奇瑞在国内打不还手骂不还口-有驾

尹同跃坦言"奇瑞跟了价格战、也参与了内卷"的坦诚,道出了当下汽车市场的残酷现实。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数据,2025年上半年国内乘用车市场平均折扣率已达12.7%,较去年同期提升3.2个百分点。

董事长:奇瑞在国内打不还手骂不还口-有驾

这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竞争模式,正在吞噬企业的研发利润。某自主品牌高管私下透露,其纯电车型的单车营销成本已占到售价的18%,远超行业健康水平的5-8%。尹同跃将这种现象比喻为"集体弱智化",实则是企业对短期市场份额的病态追逐。这种恶性循环导致2024年国内上市车企平均研发投入占比回落至3.1%,较2020年下降0.8个百分点。

董事长:奇瑞在国内打不还手骂不还口-有驾

"新技术上车也很胆小"的表述,暴露出中国车企在技术激进与市场保守间的摇摆。以800V高压平台为例,尽管奇瑞早在2023年就完成技术储备,但至今仅应用于高端子品牌星途。这种谨慎源于市场教训——某新势力曾因激进搭载L3级自动驾驶导致大规模召回,直接损失超6亿元。尹同跃提到的"宣传不敢得罪谁",则反映了行业普遍存在的"技术军备竞赛"宣传泡沫。某第三方检测报告显示,2024年上市新车宣称的"智能座舱"功能中,实际使用率不足30%的功能占比高达42%。

董事长:奇瑞在国内打不还手骂不还口-有驾

董事长特别强调的"有序出海",直指当前中国汽车出口的深层矛盾。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5年1-6月中国汽车出口234万辆,同比增长28%,但同期海外市场针对中国汽车的贸易救济调查案件同比激增75%。在欧洲市场,中国品牌平均售价较国内高出47%,但售后服务网点密度仅为德系品牌的1/5。尹同跃所担忧的"被讨厌"风险正在显现——某自主品牌在东南亚因沿用国内价格战策略,引发当地经销商集体抵制,导致三个月内市场份额骤降12%。

站在2025年年中的节点回望,尹同跃的发言恰似一面镜子,既照见中国汽车产业狂飙突进后的疲惫与迷茫,也折射出从"制造大国"向"品牌强国"跃迁的必经阵痛。当价格战的红利耗尽,当出海的激情遭遇现实,唯有回归商业本质——创造不可替代的用户价值,才是穿越周期的终极答案。这场始于技术、终于文化的产业革命,正在考验每个参与者的智慧与定力。

#AIGC热点大赛#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