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加价30万都供不应求!专坑中国富豪的埃尔法,为何突然遇冷?

有一种生意,叫做“专坑中国富豪”。

埃尔法就是这门生意的教科书级案例。在日本,它就是一台普通的商务车,26万起步,跟国内的别克GL8差不多定位。但一到中国,立马身价暴涨三倍,变成90万的“身份象征”,还要加价30万才能提车。

这简直是商业史上最离谱的“地域歧视”。

被算计的心理学

为什么中国富豪这么好骗?

答案藏在一个词里:稀缺性。

丰田很聪明,他们深知中国富人的心理:越难买到的东西,越能彰显身份。于是故意控制进口配额,一个4S店一年只给2-3台车,人为制造饥饿营销。

更绝的是,他们还玩起了“薛定谔的库存”——明明有车,但就是不卖给你。经销商都在哭穷:“向厂家申请也申请不到货。”但转头就有现车加价16万卖给别人。

曾经加价30万都供不应求!专坑中国富豪的埃尔法,为何突然遇冷?-有驾

这套路,比奢侈品还要奢侈品。

香奈儿好歹还有工艺和设计支撑,埃尔法呢?一台没有后防撞梁的“百万豪车”,安全性还不如十几万的家用车。但架不住中国富人买的不是车,买的是“别人买不到”的优越感。

自主品牌的降维打击

但时代变了。

当腾势D9以50万的价格,提供比埃尔法更好的配置、更先进的智能化、更安全的结构时,埃尔法的“皇帝新装”开始破功。

数据不会撒谎:今年上半年,腾势D9销量6万台,拿下MPV销量冠军。而埃尔法呢?2023年只卖了1.9万台,还在持续下滑。

曾经加价30万都供不应求!专坑中国富豪的埃尔法,为何突然遇冷?-有驾

更致命的是,在埃尔法的“老巢”香港,极氪009和腾势D9已经占据了销量榜前两名。连最迷信日本品牌的港人都开始用脚投票了。

这不是简单的竞争,这是降维打击。

当你还在花130万买一台“没有后防撞梁的面子车”时,别人已经花60万买到了“有按摩座椅、空气悬挂、智能驾驶”的实用车。

套路被看穿的必然结局

埃尔法的遇冷,本质上是中国消费者心态的成熟。

10年前,开埃尔法确实是身份象征,因为市场上没有替代品。但现在,当你花100多万买埃尔法时,朋友可能会问:“你是不是被坑了?”

曾经加价30万都供不应求!专坑中国富豪的埃尔法,为何突然遇冷?-有驾

更残酷的是,现在的年轻富豪根本不吃这套。他们更愿意把钱花在理想L9、蔚来ES8这些科技感十足的产品上,而不是为一个过气的日本品牌买单。

时代的变化比想象中更快。曾经让中国富人趋之若鹜的“进口光环”,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散。

写在最后

埃尔法的故事,其实是整个进口车市场没落的缩影。2024年前7个月,进口车销量暴跌32%,这是“近期少见的巨大下滑”。

当国产车在技术、设计、智能化等各方面都不输进口车时,“进口”这两个字还有什么意义?

丰田可能到现在还没想明白:他们失去的不是一个市场,而是一个时代。一个可以靠品牌溢价和饥饿营销就能躺着赚钱的时代。

而中国消费者学会的,是用理性代替冲动,用价值代替虚荣。

这场商业博弈的结局早已注定:当套路被看穿,游戏就结束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