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台电机2220kW,仰望U9要和万吨巨轮掰手腕了?

四台电机2220kW,仰望U9要和万吨巨轮掰手腕了?

01 先来一句开门见山的

最近工信部公开了一款新车的数据。仰望U9。四台电机。每台电机 555kW。加一起 2220kW。3018匹马力。

数字看着挺炸裂。很多朋友一听就乐了。比布加迪还猛?要造飞船吗?

我先说结论。如此大马力的车,我真的开过同级别的燃油超跑。实际体验没那么神。很多人想当然电车马力越高越爽,其实问题一大把。

02 说人话就是:马力“贬值”了

以前咱们买车,五六百马力已经算顶流了。布加迪 Chiron 1500匹,能吹一年。小米SU7 Ultra 1548匹,也够赛道玩票。

但电车玩马力有点像玩手游的氪金礼包。随手加点电机,见谁都叫“超跑”。仰望U9四台电机一挂,纸面动力直接撞破天花板。连美国 M1A1 主战坦克都自愧不如。

有人问,这有啥用啊?我最看重的还是车的好用、安全、舒适,纯马力多了实际上根本用不上。你在市区开,新车给你 3000匹马力也只能慢慢挪。跑高速上 120,也还是限速。

03 “万吨巨轮”的比喻,真有点意思

我老家有港口,小时候实习见过万吨级的散货船,发动机跟房子差不多大。那玩意也不过 10000 匹马力。

仰望U9官方这波操作有点像在说,咱是新能源大哥,谁都甭比动力。其实车这个东西,动力是下限。上限是综合体验。要不然既然电车马力便宜,为什么真正的赛道冠军还得靠底盘、调校、操控,甚至轮胎?

咱们编辑部讨论过。动力只是谈资。大马力是表演。真正能把“万吨巨轮”开上路的,除了仰望U9,还有啥?

04 造这么暴力,是比亚迪的信仰充值

比亚迪摸爬滚打二十多年了。大家都说小米造车这几年风头很猛,SU7 Ultra直接杀入超跑领域。比亚迪肯定得有回应。

这回仰望U9破3000马力,就是在新能源圈子里拉个风头。其实,有时候企业就是得造几个能让友商羡慕的东西。

但有人担心,马力这么大是不是价格要飞天了?我查了下,比亚迪自家 20万级汉L,电机功率就有 580kW。其实这种功率的电机早不是啥天价黑科技了。

四台电机叠加一下,凑 2220kW,好像也没所谓。成本 25 万乘以 4,也就一百来万。和布加迪、帕加尼那些顶流超跑比,价格反而还不吓人。

05 反向吐槽:马力越高越危险?

这里我必须插一句。市面上很多人有个误区:马力越高越安全,超车更快。其实刚好反了。马力超标车没经验的人开,不出意外就出大事。动力和操控失衡,地面抓不住车,那真的挺吓人。

补个真实经历。我有个朋友,前几年开特斯拉 Model S,买的顶配,还把动力解锁了。结果一次下雨,后驱一脚油门,车屁股一下子甩飞了。还好人没事。

所以大家别单看马力数据。还是得看工程师怎么把动力配平。仰望U9这么整,估计也只能玩特殊场地,日常驾驶压根用不着。

06 简单讲,电动化让动力变商品

以前买百万级超跑,就是为了动力。现在电车做到了“批发马力”。仰望U9强到能让顶级超跑都皱眉。可买车这事,最终是体验,不是单看参数。

翻译一下就是,嘴上说马力,心里还是想着能不能赔得起轮胎,能不能开得住。3000匹马力,用不上就是摆设。

07 踩过坑,也见过“反人类”的配置

回头看我自己这几年测车。见过有车动力过剩,结果底盘软趴趴。见过电机狂暴,电池撑不住,开着开着就限功率。

所以说,马力不是万能的。造车还是要平衡。仰望U9这波,动力是亮点没错,但到底能不能落地还得看后续动态。

大家有钱喜欢玩个性可以冲一波。要是更多考虑实用,还是把力气花在电池系统、操控和耐用性上吧。

08 帮你省钱的金句来了

以后买车不用天天盯着马力。够用就行了。电车时代大家别被参数宣传带偏。真想省钱、避坑,还是得找到适合自己的配置。仰望U9爽感暂时是有,但真生活里开,马力过剩的烦恼,老司机都懂。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