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路上,手机电量焦虑已经够让人头疼了,电动爹的电量焦虑更是重量级!这不,汽车博主闫闯最近就吐槽了高速充电桩的尴尬现状,还提出了一个“85%充电大法”,瞬间引爆了车友圈。先来感受下老闫的“高速充电历险记”:开着小米YU7,充到80%只用了26分钟,速度还算可以,心里正美滋滋呢,结果85%之后,充电功率就跟坐过山车似的,一路俯冲,充满最后那点电,居然还要半个小时!更扎心的是,86度电花了156大洋,这价格,都能在家吃顿好的了。
这高速充电的体验,简直就是“前半生天堂,后半生地狱”。想想看,你开开心心下了高速,准备找个充电桩补补电,结果前面排了一长串“嗷嗷待哺”的电动车,充电速度还慢得像蜗牛爬,这谁顶得住啊?闫闯估计也是被这充电速度折磨得够呛,才想出了这个“85%充电大法”。他的逻辑很简单:既然85%之后充电慢,那干脆就别充那么满,大家伙儿都充到85%,够跑到下一个服务区就行了,这样充电桩的周转率不就上去了吗?排队的情况也能缓解不少,岂不美哉?
不得不说,老闫这招确实有点意思。你想啊,高速服务区的充电桩就那么多,要是大家都卯足了劲儿非得充满,那排队充电的时间都能赶上跑高速了。要是限制在85%,那充电桩的使用效率肯定蹭蹭往上涨,更多的人也能用上充电桩。不过,这“85%充电大法”也不是没有缺点。对于那些长途出行、对续航里程要求比较高的车主来说,85%的电量可能就有点捉襟见肘了。万一找不到充电桩,那可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还有,这高速充电的费用也确实是个老大难问题。156元充86度电,这价格,搁谁都得肉疼。长此以往,电动车的出行成本优势可就荡然无存了。
所以说,闫闯的“85%充电大法”虽然能解决燃眉之急,但治标不治本。要想真正解决高速充电难题,还得从多方面入手。比如,加快研发更高效的充电技术,让充电速度像加油一样快;再比如,调整充电计费策略,别让车主一看到充电账单就心惊肉跳。当然,最根本的还是要大力推广家用充电桩,让大家伙儿都能在家舒舒服服地充电,谁还愿意去高速服务区排队受罪呢?说到底,电动车的发展,离不开完善的充电基础设施。只有解决了充电难题,才能让更多人拥抱电动出行,早日实现绿色环保的出行梦想。那么问题来了,你觉得“85%充电大法”靠谱吗?你会为了提高充电效率,牺牲一部分续航里程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