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问界M系列连续三次拿下豪华SUV市场的冠军,这事儿一爆出来,宝马X5的粉丝们差点没把键盘敲烂。
别说吹了,这可真不是瞎扯——鸿蒙智行系统带着销量数据狠狠甩了传统豪车几个身位,让BBA这几大老牌劲旅脸都绿了。
与此同时,比亚迪稳坐新能源头把交椅,但和华为余承东那边,却像两条平行线,不断试图靠近却总是错过。
这俩安徽老乡到底咋回事?
得慢慢扒。
先来个小回忆:2019年前后,比亚迪还在“泥潭”里挣扎,那会儿王传福忙着拼命保住阵脚,谁能想到后来成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第一?
反观余承东,当时已经摩拳擦掌想用智能化技术翻江倒海。
他俩第一次“失之交臂”,就因为节奏不合拍——一个喜欢深耕基础,一个急于抢跑创新。
你说这场组合赛,是注定要搞成双打单打对抗?
跳到今年初,大嘴哥(余承东)遭遇了一波堪称现实版“生死劫”:合作伙伴投票11:0拒绝他,经销商陆续撤退,公司内部更是炸锅,“无须再忍”的董事会决议直接泼冷水。
但就在所有人以为他凉透的时候,他突然甩出杀手锏:新款问界M7搭载全球首创无图智驾系统,一炮而红。
这招狠,把怀疑他的同行吓傻眼,也让牵手比亚迪的梦想又冒出了烟火味儿。
有意思的是,比亚迪虽然也用了华为ADS系统,可惜就是半吊子合作,就跟吃饭只夹菜不拌饭似的。
王传福偏爱全链条自主打法,从电池、电机到整车自己抓;余承东则主张软件定义未来,用AI+鸿蒙生态打造智能座舱。
如果这俩真能联手,那影响力绝对不是1+1,而是10甚至100倍放大!
现实呢?
两家企业就像隔壁邻居喊话,各玩各的套路,还偶尔偷偷摸摸互相使眼色躲尴尬。
其实,他们之间不仅仅是个人恩怨或者利益博弈那么简单,更折射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从纯电动向智能网联转型的大阵痛。
一边是比亚迪凭借完备供应链和百万量产经验坐镇江山,一边是鸿蒙智行代表的新锐势力快速抢占高端制高点。
在这个夹缝中,他们既要盯紧特斯拉这种国际猛兽,又得应付国内政策风云变幻、消费者口味花样百出。
不敢快刀斩乱麻,只怕被秒杀掉队。
每当我看到问界M7、M8、M9刷新销售记录,实现零接管L3自动驾驶,我心里那个佩服啊!
这些成绩可不是天上掉馅饼,而是一群人在泥淖中一次次摔倒爬起,用科技硬实力堆积起来的成果。
还有那魔方平台双能源架构、一体化压铸工艺,以及背后数百家供应商默契配合,全都撑起“中国造”的底气。
所以外面那些酸溜溜嘲笑他们“闹离婚”“撕逼”的声音,听听就算了。
相比之下,比亚迪尽管卖得多,却缺少类似鸿蒙这样成熟的软件生态支撑,现在还停留在产品性能提升阶段,没有完全拥抱智能座舱和互联网服务。
如果以后还能找准机会重新激活双方关系,说不定能实现破茧成蝶式飞跃,否则只能继续被后来者追赶超越。
有观点觉得独立自主更保险,因为绑定某巨头风险太大,要是哪天管理层意见分歧或者政策一变,项目可能立马崩盘。
但长远来看,中国汽车工业绕不开开放融合的大趋势,高墙林立只会拖慢速度。
细想下来,这俩安徽汉子简直人生剧本里的“双子星”:同步又异步,相互辉映却彼此独舞。
一个夯实根基,一个勇攀巅峰,本该携手游历风浪,如今只能隔空遥望背影,在行业内唱响传奇。
当我们看着问界夺冠秀,也别忘记比亚迪沉甸甸的数据底蕴,两者一起写下中国汽车史诗,不过章节尚未完全糅合罢了。
顺便聊聊网友们吧,你是不是也发现,有时候大家就是拿着放大镜看别人家的芝麻,却忽视自家的西瓜裂开几道口子?
这些企业间的小九九,其实透露出新时代产业升级中的复杂博弈,还有技术与资本、人性与战略碰撞出的火花。
如果咱们真想国产品牌冲上天,就不能光盯着谁抄袭谁、“离婚”八卦,多看看怎么把握握手机会,把遗憾变强强联合才靠谱。
不然,再牛的人物,再好的技术,都免不了孤芳自赏,被历史悄悄淡忘罢了。
你怎么看呢?
难道真的只有独狼才能走远,还是团结协作才有戏码高潮迭起?
欢迎留言吐槽,我们一起掰扯掰扯,看未来中国汽车圈还能怎么玩!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