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激光雷达智驾车杀入14万区间,本田纯电SUV定价引争议
朋友们,前几天在小区门口遇到老林,他一边擦着刚提的丰田铂智3X,一边嘴里念叨:“14万多买个带激光雷达的高阶智驾,这几年真是活久见。”我站旁边看他摆弄车机导航,顺手摸了下那颗不再神秘的“白菜价”激光雷达,还真有点新鲜感。转头又刷到本田S7上市新闻,价格直接冲上25.99万起,我差点把咖啡喷出来。两个日系大厂,一个掀桌子一个端茶壶,这反差比夏天喝冰可乐还刺激。
身为90后老司机,看着合资品牌这些年在新能源领域兜兜转转,总觉得有种“醒了又睡、睡了又醒”的既视感。尤其最近丰田和本田这波操作,让不少车友群都炸开锅——有人调侃说,以前盼合资卷配置,现在直接卷价格战,“白菜”都能当主菜端上桌。
去年底还在纠结国产新能源到底值不值,今年突然发现连广汽丰田也开始玩性价比:铂智3X高阶智驾版起步14.98万,置换还能低至13.98万。这价格放两年前根本没人敢想,更别说Momenta 5.0系统支持全场景无图NOA,高速城市统统安排上。记得表弟试过一次城市领航辅助,下班堵路时不用自己踩刹加油,人轻松得跟坐副驾驶似的。他回来就嚷嚷:“现在买台智能电动车,不会用自动驾驶,都不好意思发朋友圈。”
但最让人琢磨的是配置分级:入门款标配动态巡航+智慧躲闪五件套;往上一层并线盲区监测、倒车侧后方警示、高速NOA、城市NOA等功能逐级解锁。有点像自助火锅店——基础套餐已经很够吃,加钱还能升级涮和牛。这种策略对预算有限但追求科技体验的新手司机太友好了。我家楼下小刘,上个月刚拿驾照,也打算趁补贴期间换辆带L2+以上辅助驾驶的新车,说现在连爸妈都懂什么叫“无图领航”,没点技术含量怕被亲戚笑话。
不过话题一转,本田S7上市消息出来后,在微信群里立马成段子素材。“东风本田这定价,是自带按摩椅还是送香氛?”、“杂牌电动车30万能卖出去?”、“26万能不能月销三位数?”各种吐槽满天飞。有广东网友直言,“以前20多万能买雅阁,现在30万能只能选个‘纯电’新号牌”。其实细看S7参数也不是没亮点,比如2930mm轴距确实大气,还有BOSE音响加香氛系统营造夜店氛围,以及ADS电磁减震提升舒适性。但面对如今国产新能源动辄冰箱彩电视沙发、高阶智能辅助标配的大环境,再豪华的小细节好像也难以打动精明消费者。
我印象特别深,有次陪同事去4S店保养老CR-V,对面展厅正好摆着一辆新上的合资纯电SUV,人流稀稀拉拉,大部分顾客只是路过拍照,很少有人停下来认真问配置。当时销售顾问还主动递水介绍,说他们产品品控做工依然领先,但聊到续航、电池快充、OTA升级等环节,就明显底气不足,只能反复强调品牌历史和安全性能。同事听完摇头苦笑:“这个时代拼的是谁更懂年轻人,不是单靠情怀撑场。”
圈内还有个真实故事:表哥前年花将近30万元提了一台某德系豪华品牌纯电SUV,两年不到二手残值跌成腰斩,如今想置换只能咬牙认亏。他坦言,如果早知道市场变化这么快,当初肯定优先考虑自主品牌或者那些真正把核心技术普及化的车型。“省下的钱足够家里装太阳能热水器,每周多吃几顿烧烤。”这种实际落地后的体验反馈,比任何宣传词都来得直接有力。
回头再看丰田这轮操作,把原来25万元以上才见得到的高阶激光雷达装备,用普惠思路推向十几万元档位,而且搭载成熟算法方案,让更多普通家庭可以负担得起。不夸张地说,我隔壁邻居阿姨退休金每月五千出头,也盘算是不是该淘汰旧燃油轿车,上手试试智能驾驶生活。而且据她讲,自从社区停车场新增慢充桩之后,小区里的新能源汽车数量肉眼可见地增长,不少老人甚至开始学手机App远程控制空调预热。“谁说我们老年人玩不了黑科技?”
并不是所有圈层都会为此买账。本田坚持自己的技术路线,坚持用爱发电,把重心放在品质与操控体验上,希望吸引那些忠于传统日系质感与高级行驶质感的人群。在我看来,这更像是一种坚守,也是冒险。当整个市场关注焦点已从机械素质悄然切换到智能化竞争,从硬核动力变成软硬件融合生态,那些仍然执着于悬挂调校与NVH静谧性的厂家,会不会错失时代红利?至少身边90后一代购车标准已经发生翻天覆地变化——大家谈论最多的不再是百公里加速,而是谁家的语音助手不卡顿、哪款车型支持全域OTA推送更新,还有APP远程互联到底顺不顺畅。一旦中控屏卡死或导航掉线,比悬挂偏硬更容易让用户产生心理落差。
还有一点值得琢磨,以往合资品牌凭借稳定保值率成为二手市场宠儿,如今随着新能源浪潮席卷而来,新势力崛起速度惊人,即便是奥迪宝马奔驰这样的顶流玩家,也不得不接受指导价大幅跳水才能找到接盘侠。这背后的逻辑其实很简单:用户愿意为创新埋单,但不会为固步自封付溢价。就像小李子常挂嘴边的一句话,“要么跟上,要么被淘汰”。
不过对于部分传统粉丝本田云驰架构依旧具备强烈吸引力,比如极致底盘表现、高品质用料以及工程师精神塑造出的整套体系价值。但如果只谈这些而忽略当前消费主旋律,无疑会丧失对Z世代年轻人的粘性。从现实角度讲,一块89.8度的大容量宁德时代动力包确实给足续航信心,可三十万元预算如何分配?有人选择省心,有人偏爱极致,各取所需罢了。有时候讨论归讨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执念,就像喜欢喝美式还是拿铁一样,没有绝对标准答案。
最后绕回生活现场,其实多数普通家庭关心的问题很朴素:花多少钱能获得怎样便利、省多少时间、多享受哪些服务?你要让我爸妈理解什么叫Momenta 5.0端到端算法,他们未必听明白,但告诉他们以后进出地下停车库不用担心剐蹭、不怕倒库失败,他们马上就会记住这个功能名。如果你让我媳妇挑选,她一定优先考虑座椅通风有没有、中控屏灵敏度如何,以及夏天空调启动速度快慢,而不是车辆是否采用麦弗逊独立悬架还是双叉臂结构。所以厂商们怎么定战略,其实最终绕不开一句话——满足不同圈层真实需求才是真功夫,其他都是浮云罢了。
写完这些,又看到邻居家孩子骑滑板经过停车场,对着两台停一起的新锐新能源指指画画。我猜他未来人生第一辆私家车,大概率不会再去研究发动机排量或者变速箱类型,而是哪家的语音助手最聪明、中控娱乐系统最好玩吧。不知多少年后,我们这一批90后老司机,会不会怀念曾经那个只靠方向盘征服世界的小日子?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购车建议或定论。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