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今儿咱聊点实在的!
我那老哥们儿,王哥,驾着他的小米SU7跑了一万五千公里,忽然冒出一句:“以前觉着奥迪A4L倍儿有面儿,现在才算明白,小米这玩意儿,跟BBA压根儿就不是一个道上的车!”这话就像夏日里的一道闪电,瞬间劈开了我的好奇心。
这位王哥,那可是个讲究人。
之前开着奥迪A4L,小日子过得也算有滋有味。
可自从小米SU7一露面,那犀利的外观,那眼花缭乱的配置,就好比猫爪挠心,让王哥茶饭不思。
发布会上一公布价格,王哥当晚就跟守着宝贝似的,蹲点抢了首批创始版。
说起这抢车经历,王哥直摇头,颇有些“往事不堪回首”的意味。
当时可选的红内饰版本,只剩下雅灰和寒武岩灰两种车漆。
寒武岩灰没见过真家伙,但寻思着,多掏点银子能整个不落俗套的颜色,图个新鲜!
就像咱们买盲盒,赌的就是那份惊喜。
最后敲定雅灰配红内,王哥心里那叫一个得意,仿佛已经看到自己驾着爱车,引来无数艳羡目光的画面。
问他为啥非要换电车?
王哥一拍大腿,那还用说!
原先那A4L,起步肉不说,稍踩深点儿油门,油表指针就跟得了多动症似的往下蹿,烧的哪是油,简直是白花花的银子!
这年头,谁嫌钱多啊?
换电车,说白了就是省钱!
王哥这人,向来是“雷厉风行,说到做到”。
抢到创始版之后,那是望眼欲穿,恨不得一天掰成两天用。
结果,五月初,提车电话就来了,这速度,简直让他喜出望外。
落地价包括车漆、内饰选装包,还有那套骚气的大轮毂。
再加上保险、牌照,以及自己后来加装的膜、脚垫、隐私玻璃,零零碎碎又是一笔开销。
4S店倒是挺大方,送的礼品把后备箱塞得满满当当,甚至还有雷老板的签名证书,这服务,没得说。
聊起开上小米SU7的第一感觉,王哥只说了两个字:上头!
标准版的动力输出非常线性,在车流中穿梭自如,超车时仿佛贴地飞行一般。
方向盘比例调校得非常灵敏,五米长的车身在拥挤的市区里也能灵活穿梭,就跟泥鳅似的。
不过,运动模式下,电门响应有点过于激进,新手司机最好还是悠着点。
车身毕竟五米多长,停车入位时,即便是王哥这样的老司机,也得小心翼翼,如同参加科目二考试一般。
好在自动泊车系统还算可靠,关键时刻能帮上忙。
语音交互也相当流畅,动动嘴皮子就能控制空调、切换歌曲。
坐在副驾的老婆听多了,都忍不住抱怨:“能不能消停会儿,别老‘小爱同学’个不停,听得我耳朵都起茧啦!”
当然,这车也不是尽善尽美。
王哥吐槽说,座椅填充物偏硬,时间长了腰酸背痛,只能自己花小钱解决了。
现在人最担心的里程焦虑?
王哥笑了笑,说根本不存在。
满电状态下跑长途,续航里程也能达到将近五百公里,百公里耗电量也算稳定。
找个充电桩补能,前后用不了一个小时,花费也就几十块,足够跑一周。
不过,车辆的哨兵模式,一天就能消耗掉不少电量,这一点还得改进改进。
王哥接着说,和之前的A4L相比,驾驶SU7仿佛是从老式功能机换成了智能触屏机——不但用电更划算,保养也更加省心,智能配置更是碾压性的优势,就连车险费用也少了不少。
这款车也有一些不足:例如车内音响效果,低音单元富有激情,高音部分有待提高。
车灯的亮度稍有欠缺。
自动驾驶辅助系统,还需进一步完善。
刹车调校偏软,给人信心不足的感受。
不过,车身虽然很长,但高速过弯的姿态依旧从容,此前试驾时速一百多公里过弯时,悬挂的支撑性非常优秀。
追问王哥当初为何做出这样的选择,王哥的回答也很实在:设计足够出彩,加速足够迅猛,操作足够流畅,充电足够省时,更重要的是,驾乘体验比肩甚至超越同级别的BBA车型。
说到这里,王哥故作神秘地说,这车唯一的“不足”可能就是太有活力了——开出去总有人打趣,说他像偷开家里长辈座驾的毛头小子。
听到这儿,我忍不住笑了出来。
那么,王哥开了这么久的小米SU7,真能让驾驶体验胜过传统豪车吗?
这事儿,得分开来看。
无疑,在智能化、科技配置,充电的快捷性与经济性上,小米SU7确有独到之处。
身为造车新势力,自然会在这些方面下足功夫。
而且,纯电车型在能源费用上的优势也是客观存在的。
然而,BBA作为汽车工业的老字号,在品牌积淀、工艺水准、以及整车的机械素质上,也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
特别是底盘调校,那可是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技术累积,绝非一蹴而就。
是以,小米SU7与BBA,各有千秋,难分伯仲。
关键在于驾驶者的实际需求。
如果追求前沿科技、智能化体验、以及经济性,那么小米SU7无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但若更加看重品牌价值、内饰质感,驾控乐趣,那么BBA或许更能满足需求。
归根结底,选车如择友,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末了,王哥还补充了一句,自从开了小米SU7,感觉自己都年轻了不少。
这或许就是科技赋予生活的另一种惊喜吧。
我觉着,用《陋室铭》里的一句话形容挺贴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车也好,生活也罢,重要的是自己开得舒心,活得自在。
各位看官,你们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