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里有件挺有意思的事,让不少准备买车,尤其是想买越野车的朋友们心里犯了嘀咕。
咱们都知道,现在都流行新能源,混动车打出的招牌就是省油,开起来又安静,感觉特别高科技。
可就在前不久,一个挺权威的实地测试结果出来,把大伙儿都给看蒙了:一款主打省油的混动硬派越野车,跑下来一算,一公里的油钱居然比公认的“油老虎”坦克300还要贵。
这一下,可就像往平静的湖里扔了块大石头,关于“混动越野到底省不省油”的讨论一下子就热起来了。
这事儿之所以能引起这么大的反响,还跟长城汽车的老总魏建军说的一番大实话有关系。
就在大家热议这事儿的时候,魏总在公开场合非常坦率地承认,我们家的坦克300,油耗确实不低。
他没有去辩解或者回避,而是直接点明了,坦克系列之所以能卖得这么火,连续几十个月都是销量冠军,靠的不是省油,而是它那身硬桥硬马的真功夫,是它能带你翻山越岭的可靠性能。
这么一对比,那些把“省油”当成最大卖点,结果实际表现却不尽如人意的混动车型,就显得有些尴尬了。
那么,这背后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为什么听起来那么先进的混动技术,装到硬派越野车上,反而出现了“水土不服”的情况?
要弄明白这个问题,咱们得先从一个最基本的物理常识说起,那就是重量。
一辆真正的硬派越野车,为了结实耐用,本身底子就很重,因为它有一个非常坚固的独立大梁,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非承载式车身,就像给车造了一副钢筋铁骨。
现在,为了把它变成混动车,就得在这个本就很重的身子上,再加装一套东西:一个大容量的电池包,还有驱动车辆的电动机。
这套系统可不轻,随随便便就是几百公斤。
这么一加,整辆车的重量就很容易突破三吨大关。
这是什么概念呢?
就拿坦克300来做个比较,它本身的重量大概在2.1吨左右,而一些混动越野车直接重了将近一吨。
这就好比一个体格健壮的人,你非要让他再背上一个沉重的大背包,他走路能不费劲吗?
这个额外的重量,在不同的开车场景下,带来的影响是完全不一样的。
比如在城市里开车,路况拥堵,车速不快,走走停停的。
这时候,混动车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电动机负责驱动,车里很安静,起步也快,油耗表现确实不错。
这时候你会觉得,这钱花得值,科技感满满。
但是,一旦你把车开上高速公路,情况就完全变了。
高速行驶时,电池里的电用得非常快,等电量用得差不多了,车辆就得主要依靠发动机来提供动力。
这时候,问题就来了。
发动机不仅要拖动这三吨重的车身往前跑,还要额外拖着那几百公斤已经没多少电的电池和电机,这些就成了纯粹的“死重”。
你想想,让一台排量不算特别大的发动机,去干这么重的活儿,它能不拼命喝油吗?
所以就出现了很奇怪的一幕:在高速上,这些混动越野车的油耗,甚至比纯烧油的越野车还要高出一截。
说好的省油,结果在长途旅行时反倒更费钱了。
如果说高速费油还只是让人有点郁闷,那到了真正的越野场地,混动技术的一些先天短板就可能变成实实在在的风险了。
硬派越野车最终是要去走烂路的,要去爬坡、过河、穿越崎岖地带的。
在这些极限情况下,对车辆的考验是全方位的。
首先是电机过热的问题。
电动机的特点是瞬间爆发力强,但让它长时间保持大功率输出,就容易发热。
比如你在爬一个又长又陡的坡,需要精确地控制动力,让车缓慢而有力地往上走。
这种工况对电机来说负担极大,时间一长,为了自我保护,它的控制系统就可能启动过热保护,主动限制功率输出,车子一下子就没劲了。
在复杂的坡道上突然失去动力,这是非常危险的。
其次就是电池的安全问题。
为了不占用车里的空间,电池组通常被安装在车底的大梁中间。
这样做虽然巧妙,但也让车辆的底盘离地间隙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在通过一些有大石头或者很深沟壑的路面时,底盘下方的电池包就成了最容易被磕碰到、撞击到的部位。
电池是整个混动系统里最金贵也最脆弱的部分,一旦受到严重损伤,后果不堪设设想。
所以我们回过头来看,很多消费者可能是被“新能源”和“省油”的光环吸引,才选择了混动越野车,结果却发现,在自己最需要它省油的长途和最考验它性能的越野路段,它的表现都不尽如人意,这种心理落差是很大的。
这时候我们再来看坦克300的成功,它的逻辑就非常清晰了。
它从不标榜自己是省油先锋,它给消费者的承诺就是“可靠”和“能野”。
它有坚固的带大梁的车身,有在车轮打滑时能救你于水火的三把差速锁。
这些东西虽然听起来没有电池电机那么“高科技”,但在野外脱困的时候,是真正能派上用场的。
至于油耗,根据大量车主的真实反馈数据,在正常铺装路面行驶,百公里油耗大概在12升左右,就算是一些深度改装爱好者,换了更大的轮胎和更重的保险杠,油耗的上限也基本在14升左右。
这个数据很实在,买它的车主心里都有数,大家愿意用这个油耗,去换取一份随时能去“撒野”的底气和安全感。
当然,这并不是说混动技术不好,而是在硬派越野这个非常特殊的领域,目前的技术方案可能还不够成熟。
有些厂家急着推出新产品,或许是想抢占市场的先机,但技术上的一些难题并没有得到完美的解决。
长城说自己也在研发混动版的坦克,但一直没有急着推向市场,这种“宁缺毋滥”的谨慎态度,其实是对消费者负责的表现。
说到底,买什么样的车,最终还是要看自己的实际需求。
如果你买越野车就是为了挑战极限,为了去别人去不了的地方,那你就得接受它必然带来的高油耗,因为在关键时刻,能让你脱困的性能远比油钱重要。
如果你只是喜欢越野车的外观,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城市里代步,那或许选择一辆更注重舒适和经济性的城市SUV会更合适。
看清自己的需求,不被一些华丽的宣传口号所迷惑,才能买到真正适合自己的车。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