岚图汽车冲刺港交所这事,朋友圈铺天盖地讨论,公司动作格外猛。谁还觉得国企系造车慢半拍,真得看看这些数字。刚递交上市申请,消息一曝出来,汽车圈炸开了锅,很多人说央国企品牌还在憋气,可岚图已经一脚踹开“高端新能源乘用车”这个门,说白了,三旗舰齐发,技术壁垒拉满,全场景覆盖,产品阵容强到不行。
岚图梦想家,全球首款高端新能源MPV,销量直接杀到4.7万台,比对手速度快得不是一星半点。这不,2026款刚上市18小时,大定突破10000台。别说新能源MPV,就MPV本身,国内外品牌眼睁睁看着被抢市场份额,没辙。说实话,看到这种成绩,心里直爽,有种终于轮到我们中国车领头的感觉。800V智能超混+华为乾崑ADS 4智驾系统+鸿蒙座舱5一套下来,开不到两天就要问,是不是把MPV新标杆直接拉到顶。
SUV领域,岚图泰山一亮相,关注度爆表。全尺寸大六座,岚海智能混动系统这波超越了很多合资、外资老玩家,所谓混动补短,真不是说着玩的。各维度参数拉出来,没一个拖后腿。业内很多人私下说,“泰山”底气足,是央企背景+技术团队硬实力联手的结果,用在十四五布局上,岚图不就是在新能源汽车拐点上押注高阶技术突破吗。
轿车这块,岚图追光L,400多公里纯电续航,混动豪华中唯一全域800V超混平台。硬件堆得很满,配置上同级没对手,华为、鸿蒙、5C超充一条线拉下来,用户感觉就是充电场景友好度高,续航配置够厚道。看着传统合资品牌还在主打动力,实际上市场主流早就转向智能座舱、辅助驾驶这些新赛道。三旗舰霸占了电动豪华SUV、MPV、轿车三条赛道,没人能说岚图只会做单一品类。FREE+知音加进来,直接铺开SUV双子星,用户需求变得多元,矩阵干脆技术端布局一锅端。
每年推出1-3款新车,扩充到6-9个主流细分市场,这还再加上不断完善产品定位,想象空间拉得越来越大。很多朋友都在问岚图是不是新能源消费升级的范本,但实际上是央企品牌整合资源、上技术、抢市场同步进行的全局打法。
核心技术话题,五大技术底座已经成了汽车圈新段子,什么平台架构、岚海动力、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和岚图生态,堆出来就是一道技术护城河。不少网友开玩笑说,岚图一年专利申请比大部分新造车企业一年销量还快。800V智能超混技术,中大型混动车纯电续航400公里,综合里程1400公里,12分钟充到八成电量,用户体验拉满。行业分析师都说,这套动力方案是为智能电动高端出行量身定制。
辅助驾驶这块,鲲鹏智驾加自研+合作双轨操作。朋友圈看了一圈,大家都很认可这种安全逻辑畅通无阻的操作方式。不是一味堆数据,是按场景叠加技术优势,智能座舱方面直接上AI、生态开放。软件定义平台,OTA场景更新,自主化迭代,这才是大家想象的智能汽车生态。对比其他品牌还在主打“硬件堆料”,岚图已经琢磨好如何从“被动服务”切换到“主动服务”。有人说,华为和岚图技术优势协同,强强联合,用户对智能体验不再有焦虑。到2025年中,1519项已颁发专利,4783项还在路上,专利增速全国第一,内功扎实才敢冲港交所。
业绩直线暴涨,韧性和成长性一目了然。2022到2024,销量暴涨到8万台,增长率亮瞎眼。2025年头7个月卖了6.67万辆。2024年毛利率21%,2025年继续稳上升,单季度盈利直接突破,大家都在讨论国企如何破解盈利难题,岚图给出答案:技术+产品双轮驱动,市场认可度高,资本市场关注度强。
线下渠道也不含糊,2026年重点铺开一千家零售触点,覆盖两百个城市,用户体验向服务再延展。国际市场也有大动作,欧洲、中东、中亚等海外战略布局直接加速。很多人都在问,央国企高端新能源是不是要全球化?按目前节奏,岚图已经在行业里成了最具参考价值的范本。
港股上市,对岚图不是简单冲业绩,是资本运作模式里“国家队”新能源企业的市场化创新。造车新势力靠资本炒概念,岚图靠实打实的硬实力,三大旗舰和五大技术底座支撑,盈利能力连年突破,技术护城河越来越厚。行业拐点到来时,这种战略布局更有参考性。
接下来能否全面守住高端新能源第一品牌,看港交所上市后的表现,但至少现在很多人已经认可:央国企稳健基因,加新赛道创新活力,岚图模式有望引领传统车企加速转型,成了不少从业者心中榜样。
大家都问汽车新势力怎么活得越来越难,是资本泡沫退散,技术和产品才是永恒答案。岚图冲刺港交所,不单是融资,更是中国汽车产业走向智能电动新阶段最有力的注脚。这个时候,正气满满的新势力背后,市场和用户都在不断用脚投票,优胜劣汰,技术为王。这一刻,行业共识也在一路升级。
本文章旨在弘扬社会正气,传播积极价值观。如发现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及时反馈。小编写文不易,欢迎各位留言点赞关注,会继续努力创作,祝大家生活和工作一路顺利。
我们始终秉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内容涉及权益纠纷,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依规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