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刷车圈新闻的时候,发现一个让人震惊的数据。
广汽本田飞度,这辆曾经被称为"神车"的小型车,10月份在全国只卖出去3辆。
没看错,就是3辆,不是3000辆,也不是300辆,真的只有3辆。
这个数字出来之后,整个汽车圈都炸了锅。
要知道,在2021年的时候,飞度每个月还能卖出去1万多辆,那时候4S店门口排队提车的场面还历历在目。
短短几年时间,从月销过万到月销个位数,飞度到底经历了什么?
更让人感慨的是,就在飞度月销只剩3辆的时候,比亚迪海鸥10月份卖出去3万6千多辆,五菱缤果也卖出去2万7千多辆。
以前大家买小型车都盯着飞度、Polo这些合资油车,现在满大街跑的都是海鸥、缤果这些国产电车。
那些当年花8万多买飞度的老车主,现在看着自己的车,心情恐怕五味杂陈。
有人说,飞度的陨落,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
也有人说,这只是市场正常的新陈代谢。
但无论如何,130万飞度车主和无数准备买飞度的人,都想知道一个答案。
曾经的"神车",为什么就这么不行了?
从月销过万到月销3辆飞度经历了什么
2025年10月的销量数据公布之后,很多人第一反应是不相信。
飞度怎么可能只卖3辆,是不是统计出错了?
但当广汽本田官方确认这个数字之后,所有人都沉默了。
回头去看飞度这几年的销量走势,会发现这不是突然崩盘,而是一步步走向深渊。
2021年,飞度每个月还能稳定在1万辆以上的销量,全年卖出去9万6千多辆。
那时候飞度在小型车市场的地位,就像现在的比亚迪在新能源市场一样,谁都得敬三分。
4S店的销售都不愁卖,甚至有些热门颜色还得加价提车。
但到了2022年,情况开始发生变化,全年销量滑落到6万3千辆。
2023年继续下跌,只卖出去5万5千辆。
进入2024年之后,崩盘的速度更快,1月份还能卖出去1千多辆,到了7月份就只剩75辆。
8月份23辆,9月份16辆,10月份直接跌到3辆。
这个下降速度,比坐过山车还刺激。
更关键的是,广汽本田在2025年10月21日正式确认,现款飞度已经进入清库存状态,不再安排新的生产计划。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现在去4S店,只能买到库存车,卖完就真的没有了。
很多人问,飞度为什么会崩得这么快?
其实原因并不复杂,就是时代变了,市场变了,消费者的需求也变了。
以前大家买小型车,看重的是省油、皮实、保值。
飞度在这几个方面确实做得不错,市区油耗6个多油,开个七八年基本不出大毛病,二手车保值率能到六成以上。
但现在的消费者,尤其是年轻人和家庭用户,对车的要求不一样了。
他们不仅要省油,还要有智能配置,要有大屏幕,要有辅助驾驶,要有倒车影像全景摄像头。
飞度的问题就在这里,它太传统了。
打开中低配车型的车门,你会发现中控台是硬塑料,连个像样的屏幕都没有,倒车影像也得高配才有。
这种配置放在2015年还能接受,放在2025年就显得太寒酸了。
更要命的是新能源车的冲击。
比亚迪海鸥起步价5万8,比飞度还便宜,配置却丰富得多。
10.1寸的中控大屏,手机互联,倒车影像,甚至还有语音控制。
最关键的是用车成本,海鸥充一次电能跑300多公里,电费算下来每公里不到1毛钱。
飞度就算再省油,市区开下来每公里也得4毛多。
一年跑1万公里,海鸥能省出3000多块,这账谁都会算。
还有个致命问题,就是飞度的空间优势也不再明显。
以前飞度靠着魔术座椅,后排能放倒装大件,空间利用率确实高。
但现在的新能源小车,因为电池布局的原因,后排地台都做得很平,坐三个成年人也不挤。
比如五菱缤果,虽然车身尺寸差不多,但后排空间感比飞度还舒服。
这样一来,飞度最后的优势也没了。
当性价比不行,配置不行,用车成本也不占优的时候,消费者用脚投票就很正常了。
130万老车主的选择保值还是换新
飞度销量崩盘,最尴尬的其实是那130万老车主。
他们当年买飞度,看重的就是这车保值耐用,开几年还能卖个好价钱。
但现在的情况是,飞度新车都卖不动了,二手车还能保值吗?
答案是能,但空间在缩小。
根据2023年的数据,飞度的3年保值率还能维持在六成五左右,这在小型车里已经算是佼佼者了。
什么概念呢?就是你当年花10万块买的飞度,开3年之后还能卖6万5。
这个保值率甚至比很多中型车都高。
但问题在于,这个保值率能维持多久?
现在新车都卖不动,经销商都在清库存,二手车市场的飞度会不会也跟着贬值?
有位开了5年飞度的老哥在论坛上说,他2020年花了8万多买的车,现在去二手车市场问价,还能卖5万出头。
乍一看还不错,但他算了笔账,如果当年买的是新能源车,虽然保值率可能没这么高,但5年省下来的油费电费差价,也有2万多了。
这么一算,到底谁更划算,还真不好说。
更让老车主纠结的是,要不要趁现在保值率还行,赶紧把车卖了换新能源?
有人选择了换,理由很简单,反正迟早要换,趁现在还能卖个好价赶紧出手。
也有人选择继续开,理由是飞度虽然配置差,但确实皮实,开到报废也不心疼。
还有一批老车主,属于"死忠粉"类型。
他们不是不知道新能源车好,但就是对飞度有感情。
尤其是那些玩改装的,飞度在改装圈的地位可不是一般的高。
车友们都叫它GK5,说它是"平民超跑",改个进气改个排气,声浪能让人热血沸腾。
这种情怀,是新能源车给不了的。
但不管是哪种选择,老车主们心里都清楚一件事,飞度的时代真的过去了。
以前开着飞度出门,别人会说"这人懂车,买飞度肯定是老司机"。
现在开飞度出门,别人可能会说"这车还有人开啊,怎么不换电车"。
这种心理落差,比车辆贬值更让人难受。
广汽本田倒是给老车主留了点面子,推出了所谓的"焕新礼"。
开3年以上的飞度,置换新车能补贴8000块,再送2次免费保养。
但问题是,置换什么新车?
现款飞度都停产了,新一代飞度要到2026年才可能上市,而且大概率是混动版,价格肯定比现款贵。
老车主如果真想置换,只能选本田的其他车型,比如型格、雅阁。
但这些车的价格段完全不一样,当年买飞度就是预算有限,现在让他们加钱买贵的车,这算什么优惠?
所以很多老车主看了这个政策,只能苦笑。
嘴上说着"焕新礼",实际上就是清库存的套路。
但即便如此,还是有人愿意买单。
毕竟用了这么多年本田的车,对品牌还是有信任感的。
只是这份信任,能撑多久,谁也说不准。
小型车市场的江湖已经变天
飞度的崩盘,不是个例,而是整个燃油小型车市场的缩影。
2025年的小型车市场,早就不是飞度、Polo、致炫这些合资油车的天下了。
现在的销量榜单上,前十名全是新能源车。
比亚迪海鸥10月份卖了3万6千多辆,五菱缤果卖了2万7千多辆,吉利星愿也能卖出去4万多辆。
这些车的价格,基本都在5万到8万之间,正好卡在飞度的价格区间。
但配置和用车成本,比飞度强太多了。
以比亚迪海鸥为例,起步价5万8,比飞度便宜将近3万。
配置上有中控大屏、倒车影像、手机互联,高配还有360全景和辅助驾驶。
续航能到300多公里,日常上下班通勤完全够用。
充电也方便,家里装个充电桩,晚上充一次,第二天又是满电状态。
最关键的是用车成本,每公里不到1毛钱,一年能省出好几千。
这种性价比,飞度拿什么竞争?
五菱缤果也是同样的套路,价格更低,5万6就能落地。
虽然续航短一点,只有200多公里,但对于城市代步来说完全够用。
而且五菱的品牌在三四线城市认可度很高,老百姓觉得实惠靠谱。
吉利星愿走的是年轻化路线,外观设计更时尚,内饰用料也更好。
价格虽然稍微贵一点,但配置给得很足,甚至有些高科技配置连20万的车都没有。
这些新能源小车,把飞度的生存空间挤压得所剩无几。
更要命的是,消费者的观念也变了。
以前大家觉得,电动车续航短、充电慢、冬天打折扣,还是油车靠谱。
但现在的新能源车,续航基本都能到300公里以上,快充半小时能充到八成。
而且国家大力建设充电桩,一二线城市充电比加油还方便。
至于冬天续航打折的问题,确实存在,但对于城市代步用户来说影响不大。
毕竟每天就上下班通勤几十公里,就算打个八折也够用。
这样一来,油车最后的优势也没了。
飞度这种传统燃油小车,除了保值率还能拿出来说说,其他方面真的没什么优势了。
而且保值率这个东西,是建立在市场需求的基础上的。
现在新车都卖不动,二手车的保值率还能维持多久,真的很难说。
有业内人士预测,未来两三年,燃油小型车的保值率会大幅下滑。
因为买二手车的人,大多也是预算有限的群体,他们更在乎用车成本。
当新能源二手车的价格降下来之后,谁还会去买油耗更高的燃油车呢?
这个逻辑很简单,但很残酷。
飞度这样的燃油小车,未来的路会越走越窄。
除非广本能推出一款真正有竞争力的新车型,否则很难翻身。
新一代飞度能否逆袭
说到新车型,广本其实已经在准备了。
根据海外媒体的消息,新一代飞度最快会在2025年底或者2026年初发布。
这次会有燃油版和混动版两种选择,混动版会搭载本田最新的e混动系统。
从曝光的信息来看,新一代飞度在外观上会有不小的改变。
车身长度会增加,从现在的3米99增加到4米07,看起来更大气一些。
内饰也会升级,会配备12.3寸的中控大屏,还有语音助手和车联网功能。
混动系统据说能把油耗降到百公里4升以下,比现款省将近一半。
动力方面也会有提升,综合功率能到135马力,起步不再那么肉了。
听起来好像挺有诚意的,但问题是,这些改变够吗?
先说价格,混动版的价格预计会在13万到15万之间。
这个价格段,已经可以买到很多不错的紧凑型轿车了,比如轩逸、朗逸、速腾。
消费者为什么要花这么多钱,买一台小型车?
就算混动版省油,但和新能源车比起来,用车成本还是高。
再说配置,虽然新一代会有大屏幕和智能系统,但这些配置在新能源车上早就是标配了。
比亚迪海鸥5万多就有,凭什么飞度要卖13万?
除非新一代飞度能在某些方面做到极致,否则很难打动消费者。
还有个更现实的问题,就是消费者的品牌认知已经变了。
以前大家买车,觉得合资品牌就是质量保证,国产车就是低端货。
但现在完全反过来了,尤其是在新能源领域,国产品牌已经全面领先。
比亚迪、吉利、五菱这些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地位已经不输合资了。
甚至在智能化、科技感这些方面,国产车做得比合资车还好。
这种情况下,本田想靠一台新飞度就扭转局面,难度可想而知。
当然,也不是完全没有机会。
如果广本能把价格定得够低,比如混动版起步价控制在10万以内,可能还有一战之力。
毕竟本田的品牌影响力还在,品质口碑也不错。
如果能在保持品质的同时,把性价比做上去,或许能抢回一部分市场。
但这需要广本做出巨大的让步,甚至可能要牺牲利润。
以本田这些年的做法来看,他们愿不愿意这么做,真的很难说。
更大的可能是,新一代飞度会定一个"合理"的价格,然后在市场上不温不火地卖着。
既不会大卖,也不会像现款这样崩盘。
就这样慢慢地,从"神车"变成一台"普通的小车"。
结语
从月销过万到月销3辆,飞度用了不到5年时间。
这个速度,比谁都没想到的要快。
曾经那个被称为"50万以内最好的车",现在连4S店都不愿意进货了。
这背后,是整个汽车市场的巨变。
新能源车的崛起,不是简单的技术革新,而是一场消费观念的革命。
消费者不再迷信合资品牌,不再觉得燃油车就是正统。
他们更在乎的是性价比,是智能化,是用车成本。
在这些方面,传统燃油车已经没有优势了。
飞度的陨落,给所有车企都敲响了警钟。
时代抛弃你的时候,连招呼都不会打。
那130万飞度车主,现在也到了选择的十字路口。
是继续守着情怀,把车开到报废,还是顺应时代,换一台新能源车?
每个人的答案可能都不一样。
但有一点是确定的,飞度的时代,真的过去了。
最后留个问题,如果你手里有台开了几年的飞度,你会选择继续开下去,还是趁现在保值率还行,赶紧换车?
评论区聊聊你的想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