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车圈炸了锅——某车主花15万提了辆大众ID.3,结果发现连电动座椅都得选配,贷款还没还完,先被配置表气笑了。网友调侃:“这年头,连共享单车都带手机支架,大众倒玩起‘极简主义’了?”更绝的是,4S店销售两手一摊:“底盘调校值这个价!”好家伙,合着消费者买的不是车,是玄学?
第一幕:配置缩水,傲慢写在脸上 打开ID.3的配置表,活脱脱一场“大家来找茬”。全系没有电动座椅,倒车影像得加钱,连方向盘加热都要选装。隔壁比亚迪海豚标配360°全景影像,零跑T03不到10万给满L2辅助驾驶,大众却端着一副“德系高贵”的架子。知乎上有车主吐槽:“销售说‘底盘质感’值5万,我试驾完差点信了——直到发现过减速带和五菱宏光一个动静。”
这操作让人想起去年特斯拉降价时,大众CEO赫伯特·迪斯嘴硬“绝不参与价格战”。结果呢?今年一季度ID.系列在华销量同比暴跌34%,网友神评论:“德国工艺的尽头,是让消费者为信仰充值。”
第二幕:底盘神话,还能撑多久? 必须承认,大众的底盘调校确实有两把刷子。ID.3后轮驱动+50:50配重,过弯稳如老狗,但问题是——2023年了,谁还单靠底盘打天下?新势力们早把战场卷到了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蔚来ET5标配23个扬声器,小鹏G9能识别红绿灯自动启停,大众却还在念叨“德味操控”,活像拿着诺基亚吹耐摔。
更讽刺的是,大众自己都心虚。去年被曝ID.车机卡成PPT,官方连夜OTA升级,结果修复了“黑屏bug”又冒出“语音智障”。车主们苦笑:“每天上车先祈祷车机别罢工,底盘再好也架不住心累啊!”
第三幕:时代的耳光,专治各种不服 大众不是第一个吃老本翻车的。诺基亚当年靠着“砸核桃”的质量神话,眼睁睁看着苹果改写规则;柯达发明了数码相机,却舍不得胶卷利润,最终把自己送进坟墓。如今的大众,像极了那个攥着旧船票不肯下船的倔老头。
看看隔壁丰田:嘴上骂电动车,转身掏出一套固态电池专利;本田更狠,直接和索尼造电车。反观大众,一边砍配置省成本,一边抱怨中国消费者“不懂车”。微博大V@车圈老司机 一针见血:“不是用户挑剔,是你那套‘技术过剩’的理论,早被国产车按在地上摩擦了。”
尾声:傲慢的代价,迟早要还 还记得2015年大众“排放门”被罚300亿美金吗?那时候他们说“痛改前非”。如今看来,罚款能交,傲慢难改。当比亚迪把刀片电池压到20万以内,当蔚来用户为“海底捞式服务”买单,大众却还在用“底盘玄学”搪塞减配。
最后丢个问题:如果哪天国产车把底盘也调明白了,大众还剩什么?总不能是4S店里的“德国原装螺丝钉”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