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伙儿先坐稳扶好,今天这事儿,比坐过山车还刺激。咱都以为欧洲那帮老牌工业强国玩的是高端局,结果荷兰老兄一记“背刺”,直接把自家盟友德国的汽车产业干到了ICU门口,现在就差拔管了。
这剧情怎么说呢,就突出一个魔幻现实主义。大众汽车,那个造出甲壳虫和高尔夫、风靡全球的德意志骄傲,居然因为一颗小小的芯片,让它最能打的沃尔夫斯堡工厂里的高尔夫生产线,说停就停了。高尔夫这车,常年可是大众销量的顶梁柱,占了全球业绩的15%还多。现在,这条线上的途观、途安,都得跟着“陪葬”,一起在车间里“静坐”。德国《图片报》的记者跑去现场,拍到的画面那叫一个萧条,车间主任愁得眉毛都拧成了麻花,说工人们已经开始轮班休假了,整个工厂都在等米下锅——等那该死的芯片。
一开始我还以为,不就是个供应商工厂出了点技术故障嘛,多大点事儿?当年2021年全球缺芯,不也熬过来了?可我顺藤摸瓜一查,嚯,事情的真相简直能把人下巴给惊掉。这次断供的核心,是一家叫安士半导体(Nexperia)的公司。这家伙可不是什么无名小卒,全球汽车行业60%的芯片都跟它有关系,宝马、奔驰、大众,哪个不得管它叫声“哥”?
精彩的部分来了。这家公司,总部在荷兰,但它背后的大老板,是中资。然后就在前阵子,荷兰政府脑子一抽,突然打着“国家安全”的旗号,强行接管了这家公司。这操作,简直是对着自家经济的动脉血管来了一刀。荷兰人可能寻思着,我掌握了技术,就能拿捏一切。他们忘了,或者说压根没搞懂,安士半导体的大量封测和代工厂,都在咱们中国。
你猜接下来发生了什么?我们这边没抗议,没怒斥,就悄无声息地来了个公告:对安士半导体在中国子公司的部分产品,实行出口管控。这一招,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釜底抽薪”。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你荷兰那边技术再牛,设计图再花里胡哨,没有中国这边的最后一道工序——封装测试,你拿到的就是一堆没用的硅片。成品出不来,欧洲那边的订单就是一张废纸。大众的核心产线瞬间停摆,这不只是业绩下滑12%那么简单了,这是直接被人扼住了命运的喉咙。
现在的局面就特别逗。德国人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行业分析师掐指一算,德国车企手里的芯片库存,顶多还能撑个10到20天。倒计时已经开启了。一旦库存耗尽,就不是大众一家歇菜了,而是整个德国汽车工业的集体趴窝。德国GDP的8%、将近300万个相关工作岗位,就悬在这几颗小小的芯片上。宝马在慕尼黑的工厂已经从三班倒砍成了两班倒,就是为了省着点用芯片。奔驰那边更惨,部分SUV的交付时间直接给你延长到三个月以后,爱买不买,买了也得等。
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那帮大佬们,这次是真绷不住了,发了篇公开声明,字里行间全是压抑不住的怒火,直接警告说,再这么搞下去,欧洲整车生产将“面临严重中断”。这哪是去风险啊,这简直是主动拥抱风险,自己给自己挖了个天坑。过去总听他们喊“降低对中国依赖”,结果真动起手来才发现,自己早就和这条供应链长在了一起,想割?除非连肉带血一起剜下来。
讽刺吗?想用“安全”卡别人脖子,结果自己成了人质。总以为自己手握高端技术,就能对所谓的“低端制造”颐指气使,现在被一颗可能就几毛钱的晶体管给治得服服帖帖。这事儿也给咱们提了个醒。你看比亚迪,早在2018年就开始琢磨自研芯片,现在车规级芯片自给率都70%以上了,缺芯潮里人家非但没停产,销量反而蹭蹭涨了35%。什么叫核心技术?这就是。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圣诞老人,一切都得自己亲手去拼。
现在,皮球踢到了布鲁塞尔欧盟委员会那边。是硬着头皮让荷兰继续作,眼睁睁看着德国这个“欧洲发动机”熄火;还是赶紧低头认错,劝荷兰把那道荒唐的行政令给撤了?这选择题,可比造一辆车难多了。不过,看着这出由“猪队友”亲手导演的年度大戏,我只想说,这瓜真甜。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