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时捷K1放弃纯电,旗舰SUV改路线,全新平台同步停用

最近汽车圈里有个消息传得沸沸扬扬,说的是那个跑车界的“老大哥”保时捷,突然给自己未来的纯电动旗舰SUV项目踩了一脚急刹车。

这款内部代号叫“K1”的车,本来是要当作品牌电动化的新门面,定位比现在的卡宴还要高,结果现在不仅项目被搁置,据说连专门为它打造的全新平台也跟着一起“凉了”,前期投入的大笔研发费用,听起来就像打了水漂。

这事儿一出来,很多人都懵了,这保时捷是怎么了?

不是说好了大家一起奔向电动化的美好未来吗?

保时捷K1放弃纯电,旗舰SUV改路线,全新平台同步停用-有驾

怎么浓眉大眼的它,也开始动摇了?

这背后到底是卖不动车的无奈,还是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咱们今天就来把这事儿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一聊。

首先,得把一个概念说清楚,保时捷官方的说法并不是直接“砍掉”K1项目,而是“推迟”。

但这一个“推迟”,学问可就大了,背后暴露出的问题,可能比直接取消还要严重。

最核心的障碍,其实出在了软件上。

现在造车,已经不是简单地把发动机、变速箱和四个轮子装在一起了,车里的那套智能系统,越来越像一部复杂的手机。

大众集团为了追上这股潮流,专门成立了一个叫Cariad的软件公司,想给旗下所有品牌,包括保时捷、奥迪,都装上一个统一的、强大的“大脑”。

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却很骨感。

这个软件的开发过程可以说是一波三折,进度一拖再拖,各种问题层出不穷。

原计划用在新一代纯电Macan和奥迪Q6 e-tron上的系统,就因为软件没搞利索,导致新车上市时间一再延后。

K1作为保时捷未来的顶级旗舰,对软件的要求只会更高、更复杂。

你想想,花几百万买台车,结果车机天天卡顿、死机,导航导到沟里去,那不是砸了保时捷的金字招牌吗?

所以,在软件这个关键环节没有十足把握之前,保时捷宁可让项目停下来,也不敢冒着口碑崩盘的风险,把一个“半成品”推向市场。

这就像盖一栋摩天大楼,地基还没打牢,谁敢往上盖呢?

当然,除了内部的技术难题,市场的真实反馈也给保时捷泼了一盆冷水。

这就要说到它的第一款纯电动车——Taycan。

这款车刚出来的时候,确实惊艳了不少人,外形拉风,性能强悍,大家都觉得保时捷造的电车肯定不一样。

保时捷K1放弃纯电,旗舰SUV改路线,全新平台同步停用-有驾

但时间一长,现实的问题就都暴露出来了。

首先是销量,虽然在全球范围内看还过得去,但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Taycan的表现就有点力不从心了。

很多人去店里看,觉得车是真漂亮,但一问到实际使用的问题,就开始犹豫了。

最大的顾虑就是续航和充电。

尤其是在北方,一到冬天,电池续航里程打个对折都是常事。

花了一百多万,结果冬天开着暖风,跑个两三百公里就得提心吊胆地找充电桩,这种体验确实谈不上豪华。

另一个让车主们肉疼的问题,就是二手车的保值率。

电车的技术更新换代太快了,就像几年前的智能手机,今天还是顶级配置,明天就可能被新款甩开好几条街。

一台新车落地价接近两百万的Taycan Turbo S,开上两年,二手车商的报价可能直接掉到一百万以下。

这个贬值速度,对于很多把车也看作一种资产的豪华车主来说,是很难接受的。

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谁也不希望自己的爱车变成一个“贬值王”。

更关键的是,保时捷必须倾听自己核心客户群体的声音。

谁是保时捷最忠实的拥护者?

是那些开着911和卡宴的人。

从去年的销售数据就能看出来,卖出去的卡宴里,绝大多数车主都选择了纯燃油版本。

这些人的生活方式和用车场景,决定了他们对纯电动车暂时还提不起太大兴趣。

他们可能住在郊区的房子里,车库里停着不止一辆车,日常通勤和周末出游,更习惯于汽油车那种一脚油门说走就走的自由,以及发动机传来的那种熟悉而迷人的声浪。

让他们去规划充电路线,在服务区排队等充电桩,这显然不符合他们对一台保时捷的期待。

保时捷K1放弃纯电,旗舰SUV改路线,全新平台同步停用-有驾

当这部分最核心、最能创造利润的用户用真金白银投票给燃油车时,保时捷就不得不重新思考,自己的电动化步伐是不是迈得太快了。

其实,有这种想法的不只是保时捷一家。

放眼整个欧洲的传统豪华品牌,似乎都在悄悄地放慢电动化的脚步。

奔驰之前喊出的全面电动化目标,现在也不再那么坚决了;宝马更是明确表示,未来的旗舰车型会继续保留燃油发动机的选项。

大家好像都从最初的“电动狂热”中冷静了下来,发现这条路比想象中要长,也更曲折。

当新鲜感过去,消费者开始更多地从实用、经济和便利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时,纯电动车固有的短板就愈发凸显。

而当我们把目光转回国内,看到的则是一番截然不同的景象。

就在保时捷因为软件和市场问题而犹豫不前的时候,中国的汽车品牌正在用各种创新的方式,解决用户的痛点。

你想解决充电慢、续航焦虑的问题?

蔚来用换电站告诉你,三分钟就能满电出发,比加油还快。

你觉得纯电车跑长途不方便,又想要电车的平顺安静?

理想的增程式混动车型,既能用电,也能烧油,彻底打消了里程焦虑,成了很多家庭用户的首选。

你觉得传统豪车的智能化太落后?

华为深度赋能的问界系列,把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技术玩出了新高度,让汽车变成了一个真正的智能终端。

这种对比非常鲜明。

一边是欧洲老牌巨头在转型中步履维艰,小心翼翼地调整着方向;另一边是中国品牌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快速迭代,用技术和模式创新,硬生生地在市场上杀出了一条血路。

所以,保时捷暂缓K1项目这件事,我们不能简单地看作是燃油车的胜利,或者电动化的失败。

它更像是一个信号,告诉我们汽车行业的变革远未结束。

对于保时捷这样的传统强者来说,这是一次深刻的自省,提醒它们光有品牌和历史是不够的,必须真正俯下身子,去理解市场的变化,去解决用户的难题。

而对于我们中国的汽车产业来说,这更是一个机遇,证明了只要我们坚持创新,坚持从用户的角度出发,就完全有能力在这场全球汽车产业的百年变局中,实现超越。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