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蓝S09六月销量跌至3250台,23.99万起的大SUV到底哪儿卡壳了
我那天在小区门口碰见老高,他正一边抽烟一边琢磨着新买的深蓝S09,说这车开出去没几个人认得出来,还问我:“你说为啥这车最近卖不动?”他媳妇在旁边插话,“看着大气,就是感觉有点冷清。”后来翻了下群里数据,6月全国才卖了三千多台,比隔壁理想L9差远了。其实,这背后事儿挺复杂。
先说品牌这茬。深蓝一直喊自己技术牛,有啥“超级增程”“金钟罩电池”,听起来唬人,但用起来也就那么回事。老高还跟我吐槽,说宣传讲半天专利和参数,可真到用的时候,也没觉得比别家省心多少。他原来想着能省油,结果实际跑高速还是得充电、加油两头忙活。有次路上碰见理想L9,那一家子直接把座椅放平睡觉,看着就像自家客厅搬进来了,人家主打“移动的家”确实抓住用户心思。而且价格也怪尴尬——二十多万买个陌生牌子,总让人犹豫:是不是该咬牙上更贵的?还有之前G318那事儿,不少群友都记得,当时冲高失败,现在信心折损不少。
再一个就是渠道问题。我妹夫去年回老家置换车,说镇上根本找不到深蓝店,只能去市里碰碰运气。但理想和问界展厅基本商场里都有,小地方服务也跟得上。这种覆盖面上的短板,让很多潜在客户直接流失。我同学住南方四线城市,他笑称:“你要是愿意开几十公里去试驾,那算你狠。”
聊到产品本身,设计有点太激进。有次我们几个一起坐老高那辆S09,我顺手拉门把手愣是没找到在哪儿,一顿摸索才发现那个撬棍式设计。仪表盘没有,全靠中控屏瞄数据,上年纪的人看不惯。我老婆坐副驾还抱怨娱乐屏一打开挡住后视镜,她说倒车都慌,而且没有流媒体替代方案。这些细节吧,用久了是真烦人。
智能化体验也是个梗。虽然搭载华为智驾系统,但城市NOA要加钱选装,还只支持基础避障;语音交互反应慢,有时候普通话带点口音它都听不懂。我朋友试过一次连续对话,它直接罢工,比起问界M9那个麒麟OS差距明显。而那些冰箱、双零重力座椅,看着新鲜,其实一个月能用几回?群友调侃,“冰箱就是放矿泉水和辣条。”
日常体验的小毛病更多,比如前排腰部支撑只有三厘米可调,高速跑长途容易累;空调全靠触屏操作,每次找菜单耽误功夫。有师傅私下说,这玩意要是在夏天堵城环路,你肯定会怀念实体按键。无框门密封一般,高速风噪比理想L9大声不少(据维修站测120码时68分贝),尤其雨天外面噪音渗透厉害——邻居王叔每次借走回来,都念叨这个问题。
售后服务嘛,也有槽点。一回400客服打过去等半分钟没人接,急脾气的人早挂电话走人。而且什么“一键管家”功能压根没有,人家的24小时救援、15分钟响应不是吹牛,是做到了,我同事亲测过夜间爆胎救援真快。还有个冷知识:有人反馈部分批次行李厢盖异响严重,到现在厂家只给出临时垫片解决方案,并未彻底改良。
市场竞争压力更不用提。在30万级六座SUV圈子里,现在谁不是标配激光雷达、高阶智驾?但S09这些东西还需要选装,要升级等明年才能兑现承诺。不仅如此,全国超充站数量刚破500,多数集中大城市,小地方补能还是麻烦。据小马哥吐槽,他国庆自驾西北一路下来,经常遇到排队或找不到桩的问题,对比之下别家的网络覆盖广太多。
价格策略也迷糊。例如入门版23.99万,却连座椅通风HUD抬头显示都缺席,而低配竞品配置丰富多了。同样价位音响只有6扬声器,不如别人19喇叭环绕震撼感强。“终端优惠”官方喊3.5万元置换补贴,但实际上销售经常捆绑套餐强制消费,有时候越谈越贵,让人哭笑不得。不像隔壁透明价政策,一锤定音落地无套路,这一点让许多人直呼踏实可靠。据江浙沪地区销售顺嘴透露,今年初部分批量库存车型出现隐藏优惠返现现象,被内部叫停了一阵,引发不少争议。
营销方面,也是各唱各的戏。广告铺天盖地讲专利、参数、“1升油发3度电”,可用户关心的是安全性、省力、省心这些实际需求,而第三排安全侧撞保护从未公开展示视频。有师傅聊天提过,他们修过一次追尾事故,第3排乘员受伤情况引发讨论——相比之下其他品牌的视频宣传很敢拍现场演示,更容易获得信任感。没有什么真实UGC内容运营,比如家庭出行Vlog或者花粉俱乐部故事分享,所以朋友圈传播寥寥无几,新用户获取难度陡增。据统计某平台播放量远低于竞品好几个数量级(这个八卦是微信群热议)。
偶尔看到网上建议:如果恢复仪表盘,把反直觉设计优化掉,再推些家庭特供版,加儿童安全接口、多侧气囊、小桌板啥的,会不会好卖些?而智能化体验如果全系标配高级辅助驾驶,再升级鸿蒙系统支持连续对话和分屏应用,用起来舒服许多,大概才能逐步追赶同行脚步。不过眼下来看,还需要时间验证有没有转机空间,就像技师刘哥常挂嘴边一句:“车啊,不怕配置堆砌,就怕没人愿意天天开。”
最后插句题外话,上周社区业主群有人闲聊二手行情,说现在S09挂牌转让报价普遍偏低,两个月新车亏七八千块很正常,中介甚至劝持币观望。这几年新能源市场变幻莫测,下半年行情如何走,还真不好预判,只盼厂家早点调整方向,让真正喜欢这款大家伙的人少踩坑吧。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