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价特斯拉遭唱衰?马斯克下大棋,中国车企如何应对?

廉价版特斯拉,这名字一出,就炸开了锅,对吧?

还没影儿呢,键盘侠们就先坐不住了,一股脑儿地喊“失望”。

可话说回来,特斯拉这牌子,真的会如他们所愿,一蹶不振吗?

不妨先看看数据:第三季度,全球交付量突破49.7万辆,再创新高!

在中国市场,销量逼近17万辆,环比猛增31%!

这数字,难道不说明点问题?

廉价特斯拉遭唱衰?马斯克下大棋,中国车企如何应对?-有驾

马斯克这老哥,商人本色,图名图利,这谁不知道?

去年四月,他放话要推出“史上最便宜”的特斯拉,当时传得神乎其神,价格从2万涨到2.5万美元,可等啊等,新车踪影全无。

期间,负面消息缠身,马斯克本人也卷入“从政”的风波,给特斯拉蒙上了一层阴影。

然而,就在今年7月,平价版Model Y的蛛丝马迹开始显现,10月7日,价格尘埃落定:3.999万美元起。

这消息一出,市场反应立竿见影,毕竟价格永远是消费者最敏感的神经。

于名,这符合特斯拉“电动车普及化”的既定战略,至少能缓解“低价车难产”的尴尬,保住马斯克“承诺必兑现”的人设。

于利,它拓宽了消费者的选择空间,给国内市场带来一丝曙光,销量和利润的双重提升,岂不妙哉?

廉价特斯拉遭唱衰?马斯克下大棋,中国车企如何应对?-有驾

与其说是对消费者抛出的橄榄枝,不如说是马斯克为特斯拉销量危机开出的“破局方”。

他需要持续的市场增长,于是,特斯拉默默地,却又坚定地,迈入了“以价换量”的价格战漩涡。

我们不妨回顾一下近期的市场表现。

在国内,Model Y依然是同价位SUV的销量王者,月销稳定在3-5万台。

可Model 3呢?

月销量徘徊在1-1.5万台,已不再是同价位轿车的领头羊,小米SU7等后起之秀正虎视眈眈,不断稀释着它的市场份额。

所以,在国内市场,仅靠Model Y单打独斗,挑战只会越来越大。

推出平价车型,重新“收割”一波市场,已是势在必行。

廉价特斯拉遭唱衰?马斯克下大棋,中国车企如何应对?-有驾

放眼国际,特斯拉的销量增速明显放缓。

虽然比亚迪的出口车型尚未形成对特斯拉的直接压制,但其出口总销量已连续四个季度超越特斯拉。

尤其是在欧洲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比亚迪的优势越发明显。

第三季度,比亚迪纯电车型销量高达582,522辆,特斯拉交付量则为497,099辆,单季比亚迪领先了85,423辆!

这差距,足以引起马斯克的警觉。

廉价特斯拉遭唱衰?马斯克下大棋,中国车企如何应对?-有驾

更值得注意的是,吉利、奇瑞、长安、长城等中国头部车企也在积极拓展海外新能源市场。

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格局,以更低的价格抢占市场份额,夺回全球纯电销冠的宝座,重振资本市场的信心,是马斯克必须采取的策略。

那么,问题来了:这款廉价版特斯拉,真的会如一些人所愿,在中国市场“送人头”吗?

“不装了,摊牌了”,如果将其视为马斯克的一次鲁莽出击,那未免太小看了他。

这更像是一盘深思熟虑的棋局。

不少人之所以感到“失望”,是因为这款平价版车型存在减配,且价格并未达到预期。

Model 3尚可,但Model Y的“瘦身”策略,似乎直接将“缺钱”二字贴在了车主的脸上。

在中国,面子往往比实惠更重要,这种做法在理论上确实与市场常理相悖。

这不禁让人想起当年的iPhone SE,当时也引来了不少唱衰之声。

廉价特斯拉遭唱衰?马斯克下大棋,中国车企如何应对?-有驾

海外市场的反应则略有不同。

他们更看重产品的实际价值,减配可以接受,但“瘦身”过度而价格又未达到理想值,则难以令人满意。

当然,各地补贴政策的缩水也对此有一定影响,但总体而言,“不被看好”的基调是普遍存在的。

就连资本市场也对此作出了反应:10月8日,特斯拉股价下跌4.46%,市值蒸发650亿美元,这足以说明一切。

诚然,特斯拉并非首次上演“不按套路出牌,最终反转收割”的戏码。

这一次,鹿死谁手,胜负未分。

廉价版特斯拉尚未登陆中国市场,其最终定价将是关键,充满了未知数。

先海外后国内,这种“吊胃口”的策略,对那些在价格和技术上疯狂内卷的中国车企而言,无疑是一种潜在的震慑。

毕竟,马斯克手里还有牌,至于何时亮出,能产生多大效应,那是特斯拉自己的节奏和秘密。

试想一下,你正犹豫不决,观望市面上琳琅满目的国产Model 3“平替”车型。

突然,Model 3自己推出了“平替”版本,价格降至18万或更低。

就差那几万块钱的你,会是什么反应?

庞大的中国消费市场,马斯克会甘心放弃吗?

断不可能。

从另一个角度看,“信仰”至今仍是特斯拉身上一种难以言喻的“钞”能力。

你很难轻易改变那些粉丝心中“外国月亮更圆”的滤镜。

那些高喊“失望”的人,大多是置身事外的旁观者,真正打算购买特斯拉的消费者,往往会经历一个自我“说服”的过程。

用“粉丝经济”来解读特斯拉的成功之道,或许更为贴切。

抓住了“饭圈”文化,便能攫取巨大的市场红利。

论性价比和技术创新,中国品牌的车型丝毫不逊色。

然而,即便花粉、米粉的带货能力已然强劲,与特斯拉的“信仰力”相比,目前仍有差距。

看看各大汽车论坛的评论区,再看看Model Y的销量数据,便能窥见一斑。

廉价特斯拉遭唱衰?马斯克下大棋,中国车企如何应对?-有驾

如果Model Y的廉价版最终进入中国市场,只要价格合理,核心产品力过硬,必然会吸引一部分消费者。

这与过去大家购买合资品牌低配车的心理不谋而合。

而那些更看重面子、不愿接受减配的朋友,或许会咬咬牙,选择非减配版,这同样是马斯克乐意见到的结果,可谓高明。

至于Model 3的廉价版,其热度甚至可能超越Model Y。

通过“小修小改”,便能使其与普通版难分伯仲,兼顾了面子和里子,还节省了预算。

这简直就像一颗深水炸弹,随时准备搅浑同级别轿车市场的浑水。

只能说,别被眼下的热闹所迷惑,最终结果如何,我们还需保持审慎乐观。

新能源市场的较量,早已从国内市场蔓延至全球。

从“多生孩子好打架”的车型组合策略,到打通运输通道、建设可靠的销售渠道,乃至在欧洲、巴西等地设厂,比亚迪等中国品牌在海外市场的亮眼表现,着实令人欣喜,也迫使马斯克不得不认真审视特斯拉的未来。

不可否认,“丐版”特斯拉的出现,能为特斯拉争取到阶段性的市场关注度,但这能否转化为提振销量的坚实支撑,仍有待市场检验。

值得肯定的是,特斯拉在第四季度实现全球销量反超比亚迪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但“丐版”特斯拉的出现,极有可能搅乱现有市场格局。

好在,它目前优先布局的是海外市场。

中国品牌将如何应对,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