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吧,就挺魔幻的。
前两天我刷到一个销量榜,说2025年,ADV摩托销量第一的居然不是本田,也不是什么豪爵,是贝纳利。我第一反应是,坏了菜了,这世界终于癫成了我看不懂的样子。
本田NX400,卖了三千多台。讲真,这数字不算难看,放别家都能开香槟了。但你是谁?你是本田啊,是那个标本身就值一万块的本田。是那个无数中年男人,包括我自己,曾经梦里都想焊在油箱上的翅膀。怎么回事?翅膀硬了,飞不动了?
这事儿的核心,不是NX400这车不行。恰恰相反,这车可能啥都行,品控、可靠性、骑行三角,这些词儿本田闭着眼睛都能给你做到90分。但问题是,现在的市场已经不考这些了,老师都换了,你还在用老的教科书答题,这不就是典中典的刻舟求剑么。大家玩的已经不是产品力了,是“掀桌子”。
以前的车圈,大家还讲点体面,像是在一个大食堂里排队打饭,本田是那个有特权窗口的,总能先打到红烧肉。其他人呢,虽然眼红,但也都认。现在不一样了,现在是黑暗森林,食堂里突然断电了,所有人都在摸黑抢馒头,谁还管你是不是本田?谁还管你家的红烧肉是不是祖传秘方?
这时候贝纳利干了什么?它直接把后厨的煤气罐扛出来,说今天谁也别吃了,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
你看看这个TRK552X,狂销一万多台,这是什么概念?这是闪电战,这是饱和式攻击。它不是在卖车,它是在执行焦土政策。双通道ABS加TCS,手把加热,座椅加热,高配直接给你焊上三个大箱子。这是什么?这是把五星级酒店的自助餐,硬生生塞进了一个路边摊的打包盒里,然后卖你一个沙县小吃的价格。
就问你怕不怕?
这是一种典型的“自爆式”打法。它传递的信号非常简单粗暴:我没有信仰,也没有包袱,我唯一的信仰就是让你爽。它不跟你聊什么品牌历史,不跟你扯什么匠人精神,它就像一个拿着AK47的莽夫,冲进一个正在比武的武林大会,对着所有耍花枪的老师傅一顿扫射。老师傅们可能到死都不明白,自己练了一辈子的金钟罩铁布衫,怎么就干不过一颗七块钱的子弹。
写到这我突然发现,把摩托车比作战场好像有点中二,但你仔细想想,这帮老板们可不就是这么想的吗?
我作为一个奔四的中年人,对这种事看得特别清楚。年轻的时候,我也觉得买车就得买个牌子,感觉那个标能给我带来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现在呢?现在我只关心一件事,这玩意儿坏在半路,我修起来贵不贵?它能不能让我在冬天骑车送娃上学的时候,手不至于冻成冰坨子?
都什么时候了还搁那讲品牌故事?滚犊子吧!
所谓的品牌玄学,在绝对的性价比面前,就是一张一捅就破的窗户纸。奔驰为什么还能卖那么贵?因为它捅破窗户纸的成本,比你买辆车还贵。但摩托车这个圈子不一样,它的天花板太低了。你本田再牛,你卖三万,人家贝纳利配置拉满卖两万八,你这信仰的差价就只有两千块。两千块,买不来一个中年男人的忠诚,但能买两箱茅台,喝完了大家都是兄弟。
这种爱真的很特别,当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但当你被生活盘过的时候,你也就懂了,爱不能当饭吃。
贝纳利的成功,本质上是对“技术崇拜”的降维打击。我们总觉得,技术是决定一切的。什么自动驾驶,什么智能座舱。我告诉你,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你看,技术解决不了的问题,一个朴素的民间智慧就解决了。
同理,摩托车的核心是什么?是让你用一个相对低廉的成本,获得一个远超四个轮子的、名为“自由”的幻觉。贝纳利深谙此道,它把这个幻觉的入场券价格,直接打到了地板上,还附赠全套的“军火库”。它不是在造ADV,它是在造一个成年人的“任意门”,通往那个并不存在的诗和远方。
所以说,豪爵DL150卖不过也正常,它太“正”了,像个三好学生,但现在的考场里,流行的是作弊。
最终,贝纳利赢了吗?从战绩点上看,它赢麻了,简直是三体人看了都气活了的程度。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个市场没有赢家。这种不计成本的压缩式打法,最后伤害的是整个行业。当所有人都习惯了吃兴奋剂之后,谁还会老老实实地锻炼身体?
所以最后的结论是什么?结论就是,如果你问我该买谁,我可能会说,去看看那些因为贝纳利掀桌子而不得不骨折清仓的本田吧。因为一个成熟的成年人,既要享受掀桌子的快感,也要占到信仰充值的便宜。
这,才叫生活。
我们坚持传播有益于社会和谐发展的信息,如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正规方式联系我们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