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一场中国新势力造车的“排位赛”,最终会热闹到让所有人都凑过来掰着手指数人头?如今,2025年第30周新势力品牌销量榜已经新鲜出炉——你猜第一名是谁?没错,鸿蒙智行。在一众新能源品牌里,这位选手甩着“指导价22.98万-101.80万”,一周就卖掉1.24万辆。这要是搁过去,恐怕连老牌豪华品牌也得侧身让路。
有人或许会说,新势力车企数据年年看,周周看,看来看去无非就是“有人欢喜有人愁”。但且慢,这欢乐的名次后面,藏着的可远不止几个数字那么简单。销量榜的作用,从来不是告诉你“谁发财了”,而是昭示一个行业的天平正朝哪头倾斜。今年的榜单,直接把鸿蒙智行推到聚光灯下。曾经人们还在争论鸿蒙是系统还是汽车品牌,如今人家实打实用销量说话: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已经卖到第一了。
再来看第二梯队,零跑、小鹏、小米、理想组成的“四小龙”,各自端着自己的性价比和噱头,从5.99万的零跑入门车,到62.99万的小米高配款,什么档次、配置、需求应有尽有。理想汽车,那个曾被讨论为“奶爸专车”的品牌,这次也老老实实待在第五名位置。小米汽车,有人等着它像手机一样“圈地称王”,但从如今的数据来看,王座还没坐热。
当然,榜单不是没有意外。岚图、深蓝、极氪、蔚来、方程豹这些名字,最多再加两个字母就足够秒变科幻小说里的飞行器。仔细琢磨,你会发现中国新势力品牌起名的创造力几乎和他们的营销策划能力一样丰富。但别光看笑话,这帮品牌哪怕掉到榜尾,销量依然能过三千辆。对比传统造车江湖,这意味着“今天垫底的,很有可能就是明天的黑马”。
如果你还以为汽车厂商的PK就像大排档炒菜,材料是一样的、味道也差不多,那你多半错了。当下新势力品牌的竞赛,更接近一场“调料包大战”——谁能让用户尝到新鲜,谁就离爆款近一点。鸿蒙智行,主打智能化和系统生态,靠一套鸿蒙OS玩转人车互联;零跑一边堆性价比,一边对着年轻人喊口号;小鹏则愿意在智能驾驶上孤注一掷;小米背靠“米粉信仰”,有人一看到“科技平权”这四个字,钱包就提前打开了。
更有意思的是,五年、十年前的中国造车新势力,老说要追赶特斯拉、比亚迪。如今,回过头看,他们已经开始追着自己的影子跑。所有人都在说创新,所有人都说要“卷智能”,真正能留下来的反而是那些没把“卷”当口号、而是当日常的厂商。
而榜单之外,有些更值得思考的现象。为何新势力造车的“销量军团”扎堆在二十万到六十万区间?不是买不起顶配,也不是看不上低价,而是普通消费者终于意识到:买一台智能电动车,就像给自己的生活装个操作系统,谁不希望稳定、省心,又能偶尔体验一点“超前科技感”?
你还可以从榜单结构里洞见市场分层。鸿蒙智行“从20多万卖到100万+”,上下通吃,像极了手机里的当红旗舰。零跑干脆定位亲民,让年轻人和小镇青年都能实现“电动车自由”。理想、小米则各有粉丝,各取所需。剩下的新势力品牌,正好为“细分市场”添补了拼图。
但是,别急着鼓掌。这份新势力榜单的背后,依然藏着巨大的不确定。如果将来有一天,“榜单前十”变成“榜单前五”,我们大可以在感慨新旧更替的同时,问一句:他们真的创造了新的未来,还是只是在内卷的路上越走越远?
最后,不妨用一句“和菜头”式的反讽结尾:造车新势力的排名榜,看的越久,越像是一张中国创新力的“体检报告单”。名次高低只是表征,真正的健康与否,还是得问用户:“你,满意吗?”
本报(台/网)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