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门把手或将禁用,汽车反人类设计被吐槽,厂家为何总爱玩花活

很多人可能没想到,全隐藏式门把手竟也有被“封杀”的一天。前几年,这玩意儿在国内车圈还被吹成“高端感、科技感”的代名词,特斯拉用上了,后来一大堆新势力、大厂也跟风。可现在风向变了,大家开始质疑它到底是科技进步还是设计闹剧。

这不,据说相关部门正讨论全面禁用全隐藏式门把手,要求以后新车只许用传统把手或半隐藏(而且必须有机械应急装置),2027年还可能正式落地。这消息一出,网上炸锅。有的说早该禁,有的又担心是不是一刀切,是不是又要凑热闹。咱们就说说这事儿,捎带手再聊聊汽车圈那些让人经常吐槽的“反人类设计”。为啥这些“骚操作”明明遭人骂,却总涌现?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到底该怎么看?

隐藏门把手到底是“高科技”还是“自找麻烦”?

按理说,造型漂亮,风阻小,科技感拉满,本应皆大欢喜。但真用车发现,隐藏式门把手各种小毛病一箩筐。冬天遇上结冰,按半天按不出来,急事时更费神。再有就是车祸、涉水、电路失灵——人都慌了,门却弹不出来,黄花菜都凉了救援队可能还没找到把手按钮在哪。

网上好多事故案例都提到了这个隐患。你说关键时刻命重要还是“好看”重要?就算平时没事,第一次接触这种门把手的,得摸老半天,有时候按错方向、打不开门,一场手忙脚乱。路人能蒙,救护人员慌了也抓瞎,这么麻烦的设计,真的算科技进步?

隐藏门把手或将禁用,汽车反人类设计被吐槽,厂家为何总爱玩花活-有驾

那为什么还要热炒?特斯拉当个“带头大哥”,别人就跟着模仿。你看丰田、蔚来、问界、理想都在用——其实根本不是啥原创,大部分是“照猫画虎”。说白了,有些厂家创新能力也就这么点,只能在玩样子上下点功夫。

曾经用着不赖的物理按键集体消失了为啥?

特斯拉把物理按键砍掉,只留下一块巨大的中控屏,把开空调、调座椅、调后视镜这些全扔进菜单里,或者用语音。乍一听“酷炫”,但真让你一边开车一边找功能,别说新司机,老司机有时候也得分心。碰到网络卡、屏幕死机,啥都做不了,只能哀嚎。

隐藏门把手或将禁用,汽车反人类设计被吐槽,厂家为何总爱玩花活-有驾

后面更有“天才设计”:把转向灯、雨刮、换挡都集成到触屏或方向盘按键。实际效果如何?真用起来才发现,不如以前那个拨杆顺手。特斯拉自己其实也后悔,换回了传统拨杆,还美其名曰“选装”,多收你两千多块。

有的人还在为厂家狡辩,说自动驾驶时代就要这样。但好好琢磨下,真到全民自动驾驶的时候,不装门把手都行,现在离那一步还远着呢。就是个噱头。多数厂商是“跟风”,一面想着“省成本”,一面想着“用科技唬人”——结果,体验还不如老祖宗传下来的机械结构好用。

全景天幕为啥非要逼死物理遮阳帘?

说到全景天幕,有厂家生怕你没晒够,说用特殊玻璃99%隔热,还盲目删掉遮阳帘。可夏天三伏天试试,分分钟把你烤熟。就连“最创新”的小米,也得专门出套物理遮阳三件套卖给你,甚至外面还有各种副厂加装。消费者花了钱,最后绕回去用最土的方法,真是讽刺。

隐藏门把手或将禁用,汽车反人类设计被吐槽,厂家为何总爱玩花活-有驾
隐藏门把手或将禁用,汽车反人类设计被吐槽,厂家为何总爱玩花活-有驾

厂家说没地方放,是因为纯电车地台高,加上遮阳帘影响头部空间。有人信吗?合资车还在标配电动遮阳帘,被当做卖点直呼“良心”。其实就是厂家想着怎么省钱,甩锅给技术难题而已。

奇葩方向盘、电子后视镜:炫技还是坑人?

有人偏爱异形方向盘、半幅方向盘,觉得更未来、视线开阔。殊不知,开熟了汽车的,突然换成“概念车造型”,遇到急转弯操作混乱,有人直接手滑打不过来。F1赛车可以那样玩,是因为方向盘一圈都打不满,民用车配套没跟上,根本没必要自找麻烦。

有的厂家搞“电子后视镜”,一是卖高价,二是宣称减少盲区。但实际用起来,有的人距离感完全摸不到,两眼多余负担,雨雪天还容易眩光、误判距离。最后还是改回传统镜子,用起来安心。

花活频出背后,车企到底在玩啥?

问题来了,为什么这些设计明明常被骂,还是一波接一波冒出来?其实啊,最早的原因一个字:懒。厂家要不就是不懂用户需求(以为自己懂),要不就是没本事搞到真正的核心技术,自然要靠“造噱头”赢眼球。

再有,担心“落后”,觉得大家都跟着特斯拉潮流走,我不用就没面子。厂里还真有一帮高管拍脑门儿决策,不考虑用户是不是喜欢,只顾自己“创新”高大上。等到销量遇冷,又推卸责任,说“消费者还不习惯”。

隐藏门把手或将禁用,汽车反人类设计被吐槽,厂家为何总爱玩花活-有驾

有些事还真是明知故犯:“我们哪儿能不知道这样设计不方便?但材料、结构能省点儿钱,还能当宣传点,能卖弄点科技范儿,为啥不做?”再加上有一批喜欢追潮流的消费者,不管实用不实用,只要新鲜、炫酷,都愿意买单。这样一来,市场有需求,厂家就有动力怼着上。

比如曾经闹得沸沸扬扬的“车载马桶”,你说实用是实用,可这算哪门子的“科技创新”?真的再过几年,见怪不怪了,甚至连厕纸架都能加进来。

隐藏门把手或将禁用,汽车反人类设计被吐槽,厂家为何总爱玩花活-有驾

到底啥叫真正的“进步”与“创新”?

咱们普通人用车,其实一分钱一分体验,大部分根本不懂高科技名词,只希望拧个把手就能进门、拧空调旋钮就凉快、遇事救人不拖拉。厂家舍本逐末,玩虚的,花里胡哨的新功能反而带来新烦恼。最后你会发现,真正省钱的车、好用的车、出问题少的车,根本没坛坛罐罐、屏幕一大堆,只是把最基础的安全性、耐用性做到扎扎实实。

你看,那些只顾眼前风潮,不管实际体验的“自嗨式”设计,到了关键时刻全是鸡肋。多少热卖几年的“明星功能”,没几年全成了笑柄,然后又被新一代更“先锋”的设计盖过去。比如一阵风的旋转大屏,现在又回归中规中矩的传统布局。

这让我想起一句话:年轻人就是不停地跟风犯错,结果是年纪大了后,才意识到常规的、最土的那些设计其实最靠谱。

回头看看,那些创业做车的老厂,安全性能、基础功能、售后服务长期稳的,可能一开始不“潮”,但最后总是活到最后。反观那些花活多、把噱头当本事的厂家,潮流一过,就被新风口淘汰。

隐藏门把手或将禁用,汽车反人类设计被吐槽,厂家为何总爱玩花活-有驾

说到底,好的设计就是让车变得更安全、更方便、更可靠,其他的花活只是锦上添花、可有可无。每一步“创新”都该回到“实用、安全”这两个字上。

所以,今儿全隐藏式门把手面临禁令,说明我们的消费理性回来了。那下一波该轮到哪款反人类设计呢?能不能别再玩虚的,回归点正常思路?让我这个普通消费者用着顺手、遇急事能自救,就已经知足了。

隐藏门把手或将禁用,汽车反人类设计被吐槽,厂家为何总爱玩花活-有驾

至于那些搞尽花活、靠“炫技”博眼球的公司,风潮过去,就让他们自己慢慢冷清去吧。真正考验一个产品的,不是能不能上热搜,而是用十年八年都不变形、不掉链子、不坑人。风潮过处无新意,真实体验见分晓。别拿用户生命跟美观、噱头开玩笑——历史已经证明过多少次,形式主义的潮流来的快,走得也快。让时间来慢慢验证吧。

本文以弘扬社会正能量为宗旨,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及时回应。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