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的汽车降价榜新鲜出炉,燃油车市场看起来终于决定:如果不能优雅地内卷,那就干脆直截了当地“跳水”吧。至于曾以高溢价自居的合资品牌,这一次竟然成了最大的重灾区,被血淋淋地按在了降价榜单上摩擦。从前,奔驰宝马是上流标配,捷豹路虎则用价格告诉你什么叫“身份的距离”。现在,路过4S店,搞不好你会错认这是打折的菜市场,奔驰A级、捷豹XEL、甚至连极光都跟着鞠躬尽瘁,纷纷直降50%,降价的幅度仿佛只有天空才是极限。
如果说很多人买车还在观望七月“集体涨价”的迷雾,不妨来看看懂车帝这份8月榜单。数字冷冷地陈列:长达80款车型降幅超过30%,曾经稳居食物链顶端的大牌合资车几乎全线溃败。你本以为BBA只会傲娇地谈价格,想不到折扣的优惠已经比羊肉摊还要诱人。榜单前十里,合资车高居九席,豪华品牌里有七款上榜,奔驰、捷豹、路虎集体“自杀式献礼”,幅度超12万元,而史无前例的终端定价更是引发热议。况且,这并非冷门老爷车,像轩逸、皓影、雅阁这些日系常青树也纷纷现身,降幅直逼40%。普通人难得一次,有机会在十几万元预算以内,体验五米车长的曾经遥不可及的豪华感——这才是真实的“车市春晚”。
回到具体战况。降幅榜头部,不乏平日高高在上的B级车。斯柯达速派杀入前五,入门版不到10万,算是让不少精打细算的消费者过了一把“白菜价买B级”的瘾;威朗也不甘示弱,优惠高达6万余元;甚至,数年未成气候的国产逸动也凭45%的杀跌幅度一跃成为黑马,送出了高达3.3万的降价红包。你若问销量如何?成绩立竿见影。毕竟中国消费者最懂的,不就是“等等党”的胜利与占便宜的快乐吗?
榜单11-30名这一档更是演绎了一场品牌大混战。合资车站了19个名额,英菲尼迪、奔驰、奥迪、沃尔沃悉数在列;德日韩系美系无一幸免。轩逸的价格来到6万出头,足以让当年的 捧场车主感到“被深深割韭菜”——这或许就是销量神话的铁打逻辑:车没变,价格腰斩。他本田家族的雅阁、皓影也降了38%,雅阁直接从高攀变成了市场小甜饼,入门定价12万以下,让两年前欢天喜地掏二十多万元的人,瞬间五味杂陈。
至于榜单的“旮旯角落”,精彩也不输主舞台。朗逸排名31,降幅依然有37%;丰田雷凌优惠突破4.1万,大方到让人怀疑是不是写错了小数点;伊兰特、卡罗拉这些曾经的万年爆款,降幅也杀进前五十。凯迪拉克和柯迪亚克GT,40万级别下场玩折扣,哈弗H6、天籁、CR-V等销量明星也用真金白银搏出位。CR-V起步价居然跌到12万多,堪称车型上市以来最大胆操作。
如意算盘很简单。车企打出的如意算盘其实毫不复杂:用前所未有的折扣,将观望的客群一把拉进店里,毕竟高库存才是厂家头疼的命门。上半年“反内卷”和“涨价自救”曾让消费者以为车市要变天,政策一退坡,马上露出“真香定律”的真实面目。价格下探,销售火爆,然后又陷入下一个价格战死循环。这一切,活像家长辅导作业:你以为孩子下回就懂了,结果下次仍然是一模一样的神操作。
反讽的是,国产新能源还没全面攻城略地,老牌燃油车们已经自己把价格打成了“二手价”,难怪有人称现在买燃油车像“捡漏”。殊不知,如此大喜大悲背后,厂家与商家都在苦笑。千方百计控库存的年代,真正乐的,是“等等党”与“薅羊毛精英”。车市变成了闹剧,每一次新一轮降价都是旧逻辑的复读,谁傻到原价买单,谁就是最后的倔强。
最后,这价格战里,泪点和笑点齐飞。厂家“哭穷”与买家“拍手”,你方唱罢我登场。新一轮汽车消费能否真把市场盘活,还未可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段子手永远不会失业,靠赌降价的消费者,恐怕也要变成专职“终身等等党”。毕竟,在这个只有更低、没有最低的车市里,昨天的神车,只让人惋惜地感慨:早买早享受,晚买享折扣。而厂家,只能在每一次价格跳水中,继续反思:这降价到底是在拯救销量,还是提前为自己的告别做铺垫?
总之,车市降价潮,看似是一场利益输送,实则是无数玩家编织的一场现实版“饥饿游戏”。谁能笑到最后,恐怕只有时间和“等等党”自己知道。
我们坚持传播有益于社会和谐发展的信息,如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正规方式联系我们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