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车新一轮大降价要来了吗?奔驰多款车型 5 折促销,价格还会再降吗?

2025 年 8 月的豪华车市场,奔驰掀起的降价风暴堪称 “史诗级”。上海某经销商展厅内,原价 25.13 万元的奔驰 A 级车标价 12.56 万元,相当于直接腰斩;武汉地区的奔驰 EQA 纯电车型从 32.2 万元降至 18.38 万元,降幅超过 40%;更夸张的是深圳某经销商对奔驰 GLE AMG 开出了 27.8 万元的优惠,原本百万级的性能 SUV 实际售价跌破 80 万元。这场覆盖燃油车与新能源车、从入门级到旗舰车型的降价潮,让整个行业为之震动。但在消费者欢呼 “抄底时机已到” 的同时,一个关键问题浮出水面:这是短期清库存的权宜之计,还是豪车市场新一轮价格崩塌的开始?

豪车新一轮大降价要来了吗?奔驰多款车型 5 折促销,价格还会再降吗?-有驾

一、腰斩式降价背后的生死局

奔驰此次降价幅度之大,在豪华车历史上极为罕见。以主力车型 C 级为例,指导价 33.48 万元的 C200 L 运动版,终端报价已降至 18.28 万元,相当于打了五五折。这种 “骨折价” 并非个别现象,而是全国性的集体行动 —— 北京、广州、成都等地的经销商均推出类似优惠,甚至部分门店要求必须通过分期贷款才能享受最低报价。

豪车新一轮大降价要来了吗?奔驰多款车型 5 折促销,价格还会再降吗?-有驾

如此激进的策略,折射出奔驰面临的严峻生存压力。2025 年上半年财报显示,奔驰全球营收同比下滑 8.6%,税后净利润骤降 55.8%,其中中国市场销量仅 29.32 万辆,同比下滑 14%,成为全球跌幅最大的市场。更致命的是新能源转型的失败:EQ 系列车型销量同比下滑 18%,与国内 44.3% 的新能源渗透率形成鲜明对比。与此同时,国产新能源品牌如问界、蔚来、理想等快速崛起,在 30-50 万元价格区间占据主导地位,直接分流了奔驰的潜在客户。

豪车新一轮大降价要来了吗?奔驰多款车型 5 折促销,价格还会再降吗?-有驾

库存压力更是雪上加霜。奔驰经销商库存周转天数已达 87 天,远超行业 60 天的警戒线。部分 4S 店出现 “车库停满现车” 的景象,为缓解资金链压力,经销商甚至陷入 “卖一辆亏一辆” 的恶性循环。在唐山、东营等地,已有多家奔驰门店因 “业务调整” 关闭,预存保养套餐的车主不得不转移服务。

二、行业变局中的连锁反应

奔驰的降价并非孤立事件,而是豪华车市场整体危机的缩影。宝马 5 系 525Li 车型在北京部分门店裸车价跌破 29 万元,优惠幅度接近 15 万元;奥迪 A4L 终端优惠最高达 10 万元,入门版车型实际成交价已与主流合资 B 级车持平。更值得关注的是,这场价格战正从燃油车向新能源车蔓延:奔驰 EQE 500 先锋版降价 15.4 万元,宝马 i5 销量不足燃油版的 5%,奥迪 Q4 e-tron 优惠后价格下探至 20 万元区间。

豪车新一轮大降价要来了吗?奔驰多款车型 5 折促销,价格还会再降吗?-有驾

这种集体崩塌的背后,是多重行业趋势的叠加效应。首先是排放标准升级的倒逼:国七排放标准预计 2026 年后实施,现有燃油车中 40% 无法达标,车企不得不加速清库存。其次是新能源技术的颠覆性冲击:比亚迪汉 EV、小米 SU7 等车型凭借超 700 公里续航和 L3 级智驾,在 30 万元价位形成 “油电同价” 竞争。此外,消费者购车心理正在发生根本转变 —— 年轻群体更关注智能化配置而非品牌溢价,传统豪华车的 “身份象征” 属性逐渐弱化。

豪车新一轮大降价要来了吗?奔驰多款车型 5 折促销,价格还会再降吗?-有驾

更严峻的是,价格战正在侵蚀豪华品牌的核心价值。奔驰 C 级三年保值率已从 2023 年的 65% 跌至 52%,宝马 5 系二手车残值率同期下降 13 个百分点。当豪华车价格与主流品牌趋同时,其品牌溢价将荡然无存,这对奔驰这样的百年品牌而言,无疑是一场 “慢性自杀”。

三、价格底线在哪里?

对于消费者而言,最关心的问题是:奔驰的价格还会继续下跌吗?从当前市场动态看,答案是肯定的,但降价空间将逐步收窄。

豪车新一轮大降价要来了吗?奔驰多款车型 5 折促销,价格还会再降吗?-有驾

短期来看,国七排放标准倒计时(预计 2026 年实施)将迫使燃油车价格进一步探底。以奔驰 E 级为例,2025 款 E 260 L 优惠后 34.18 万元,较指导价直降 11 万元,但随着 2026 年新款车型上市,现款价格可能再降 2-3 万元。新能源车型的降价压力更大:比亚迪海豹 06 EV(续航 700 公里)售价 18.98 万元起,直接挤压了奔驰 EQA 的生存空间,后者价格或下探至 15 万元区间。

豪车新一轮大降价要来了吗?奔驰多款车型 5 折促销,价格还会再降吗?-有驾

然而,降价并非无限度。奔驰已开始调整策略:部分经销商减少现金优惠,转而推出 “置换补贴 + 金融贴息” 组合拳,例如北京地区购买奔驰 GLC 可享 1.6 万元置换补贴 + 5 年 0 息贷款。这种方式既能维持品牌形象,又能通过金融服务弥补部分利润损失。此外,宝马、奥迪等竞争对手已出现价格企稳迹象:宝马 3 系终端优惠从 8 万元收窄至 5 万元,奥迪 Q5L 裸车价稳定在 25 万元左右。一旦头部品牌达成 “价格默契”,市场可能进入阶段性稳定期。

豪车新一轮大降价要来了吗?奔驰多款车型 5 折促销,价格还会再降吗?-有驾

长期来看,豪华车价格将呈现 “结构性分化”。燃油车因排放法规和新能源替代,价格持续走低是必然趋势;而新能源车随着固态电池、800V 高压平台等技术普及,成本下降空间巨大。以奔驰 EQE 为例,搭载硫化物固态电池的换代车型预计 2026 年上市,现款车型可能通过 “置换补贴 + 地方补贴” 组合拳,价格下探至 25 万元区间。

四、抄底需谨慎,这三类人最适合出手

面对奔驰的降价盛宴,并非所有消费者都适合 “抄底”。以下三类人群可重点关注:

1. 短期用车需求者如果你计划 3-5 年内换车,当前折扣足以覆盖贬值损失。以奔驰 C 级为例,优惠后 21.98 万元的价格与顶配雅阁相当,但品牌溢价和豪华感优势明显。三年后出售时,残值约 12 万元,实际使用成本与普通合资车接近。

豪车新一轮大降价要来了吗?奔驰多款车型 5 折促销,价格还会再降吗?-有驾

2. 豪华品牌忠实用户对于非奔驰不买的消费者,现在是难得的窗口期。例如,奔驰 GLC 260 L 4MATIC 动感型优惠后 29.18 万元,较指导价直降 13.6 万元,这个价格在以前只能买到低配 GLA。此外,部分经销商推出 “终身免费保养” 套餐,可抵消部分后期成本。

3. 新能源尝鲜者奔驰 EQA 260 优惠后 17.20 万元,续航 537 公里,虽然智能化配置不如国产车型,但底盘调校和隔音水平仍属上乘。如果你更看重机械素质而非智能体验,这款车是性价比之选。

需要警惕的风险点:分期陷阱:多数超低价需绑定 5 年分期贷款,实际利率可能高达 5% 以上,全款购车优惠通常少 3-5 万元。

服务缩水:闭店经销商的车主面临保养、维修网点减少的问题,部分地区需跨市处理售后。

技术迭代:奔驰新能源车型的智能化水平落后于国产竞品,2026 年推出的新车型可能搭载华为 ADS 3.0 系统,现款车型存在快速贬值风险。

豪车新一轮大降价要来了吗?奔驰多款车型 5 折促销,价格还会再降吗?-有驾

五、行业终局:从价格战到价值战

这场由奔驰引发的降价风暴,本质上是豪华车市场从 “品牌驱动” 向 “技术驱动” 转型的必然结果。当国产新能源品牌在续航、智驾、成本控制等领域全面超越传统豪华品牌时,价格崩塌只是表象,深层危机在于核心竞争力的缺失。

对消费者而言,这是最好的时代 —— 用更低的价格享受豪华体验;对奔驰而言,这是最坏的时代 —— 百年品牌价值正在被价格战稀释。未来的竞争将围绕三大核心展开:新能源技术迭代速度(如固态电池量产进度)、智能化生态构建能力(车机系统、智驾算法)、本土化服务创新(金融方案、充电网络)。

在这场变革中,奔驰能否守住豪华车的最后防线?消费者能否在价格狂欢中找到真正的价值?答案或许要等到 2026 年固态电池量产、L3 级智驾法规落地时才能揭晓。但有一点可以确定:豪华车市场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一个更理性、更技术导向的新纪元正在到来。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