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每一位有车的朋友来说,定期给爱车做保养,就像我们人要定期体检一样,是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在众多的保养项目里,更换发动机机油可以说是重中之重。
我们都知道,机油是发动机的“血液”,它负责润滑、清洁、冷却、密封,保护着汽车最核心的部件。
所以,每次保养时,我们都愿意多花点钱,给爱车用上好一点的机油,图个安心。
但是,一个很现实又让人头疼的问题摆在面前:我们花高价换的,真的是我们想要的那种好机油吗?
会不会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有些我们不知道的事情正在发生?
这个问题并非空穴来风。
近些年,关于假冒伪劣机油的新闻可以说是层出不穷,已经成为了汽车后市场里一个不容忽视的乱象。
根据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一些报告数据来看,在汽车零部件相关的投诉中,机油产品的投诉量一直排在很靠前的位置,这背后是无数车主实实在在的损失和烦恼。
很多人都是在车辆出现了动力下降、油耗异常增高,甚至是发动机发出奇怪的响声之后,送到修理厂深度检查,才发现问题的根源竟然是之前保养时换了假机油。
这些假机油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
一些不法分子为了牟取暴利,可以说是想尽了办法。
最常见的一种手段,就是回收使用过的废机油。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从发动机里放出来的废机油,颜色黢黑,里面混杂着金属碎屑、积碳油泥和各种杂质。
这些本该被专业处理的工业废料,在一些黑作坊里,却通过一些非常简单的物理沉淀、过滤,甚至是用化学品进行所谓的“提纯”和“调色”,就摇身一变,成了看起来清亮透明的“新机油”。
为了让这些劣质油能卖出高价,他们还会花大价钱去仿冒知名品牌的包装瓶、瓶盖、防伪标签和纸箱,仿冒技术之高,有时候连一些经验丰富的老师傅都很难单凭肉眼分辨出来。
就这样,成本可能只有几十块钱一桶的劣质油,被包装成几百甚至上千元的高端全合成机油,流入到一些不那么正规的汽修店或者通过网络渠道销售,最终加进了消费者的汽车里。
此前,像在广西、上海等地,警方就曾破获过案值数亿元的特大制售假机油案件,现场查获的假机油堆积如山,触目惊心。
那么,使用了这种假机油,对我们的爱车会造成多大的伤害呢?
这个后果可以说是相当严重的。
正品机油之所以价格高,是因为它是由高品质的基础油和多种复杂的添加剂科学配比而成的,这些添加剂分别承担着抗磨、清洁、抗氧化、防腐蚀等重要功能。
而假机油,尤其是用废油勾兑的,它最核心的润滑性能就完全不达标。
发动机内部的零件,比如活塞和气缸壁,它们之间的配合间隙是以微米计算的,并且在工作时以极高的速度相对运动,全靠一层薄薄的油膜来隔开,防止金属直接摩擦。
劣质机油无法形成稳定有效的油膜,这无异于让发动机内部的零件在进行“干磨”,磨损会急剧增加。
短期内,车主可能只会感觉到车子开起来没以前那么顺畅了,提速有点慢,油耗也比平时高了一些。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问题会越来越严重。
劣质机油在发动机高温高压的环境下,非常容易氧化变质,产生大量的黑色油泥和坚硬的积碳。
这些东西会堵塞发动机内细小的油道,就像人体的血管被血栓堵住一样,导致一些关键部件得不到充分的润滑和冷却,最终可能引发像拉缸、烧瓦、曲轴抱死等致命性的故障。
到了那个时候,发动机就需要拆开进行大修,维修费用动辄上万,甚至数万元,给车主带来的经济损失和精神折磨是巨大的。
面对如此严峻的现实,我们普通车主应该如何保护自己,避免踩坑呢?
除了尽可能选择信誉好的大型连锁维修企业或者品牌授权的4S店之外,其实还有一个所有车主都能做到,并且至关重要的关键步骤,那就是在更换机油的整个过程中,进行有效的现场监督。
这听起来似乎有点麻烦,甚至有些人会觉得,一直盯着师傅干活不太好意思,显得不信任人。
但我们要明白,这关系到我们自己的财产安全,多一点谨慎,绝对是利大于弊。
具体来说,这个关键步骤可以分为三步。
第一步,也是最保险的一步,就是自己从可靠的渠道购买机油。
现在网络购物非常方便,我们可以选择在机油品牌的官方旗舰店、大型电商平台的自营店或者其他有信誉的授权经销商那里购买。
这样一来,机油的来源就有了保障,我们心里就有底了。
第二步,就是带着我们自己买的机油去店里保养时,进行全程的陪伴和确认。
这才是核心环节。
车子开上工位后,我们不要去休息室里喝茶玩手机,而是应该站在一个安全又不妨碍师傅操作的位置。
我们要亲眼看着维修师傅拿出我们带来的那瓶机油,亲眼看他撕开瓶盖上的一次性密封条,然后将这瓶油完整地加注到发动机里。
这个过程可以有效杜绝“狸猫换太子”的伎俩,防止有些不良商家把你带来的好油收起来,然后给你换上他们店里来源不明的廉价油。
第三步,也是很多人会忽略的一步,就是在加完机油后,妥善处理剩下的空机油瓶。
如果机油正好用完,我们可以要求师傅当着我们的面,把空瓶子踩扁或者进行破坏性处理,防止它被回收用于造假。
如果还有剩余,我们应该把剩下的机油和空瓶子一起带走。
这个小小的举动,不仅保护了自己,也从源头上切断了造假分子回收真包装的链条,是为净化市场环境出了一份力。
当然,要彻底解决假机油泛滥的问题,光靠消费者提高警惕是远远不够的。
这需要一个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我们很高兴地看到,国家相关部门正在不断加大打击力度,法律法规也越来越完善,这对制假售假行为形成了强大的震慑。
同时,机油生产厂家也在不断升级防伪技术,比如引入更复杂的防伪码、温变标签等等,增加造假的难度。
作为消费者,我们也要积极配合,养成购买后查询防伪的习惯。
一个健康、透明、诚信的汽车后市场环境,关系到我们每一个车主的切身利益,需要监管部门、生产厂家和我们广大消费者一起,共同去维护和建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