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斌一边端着咖啡杯,一边冒出那句“如果能穿越回去,先搞增程赚点钱也挺好”,整个发布会空气仿佛凝固了一瞬,记者们表情变得比咖啡还苦。
你见过哪家车企老板台上刚刚信誓旦旦“纯电信仰不动摇”,台下就自曝“增程真香”?
我当时心里咯噔一下,这瓜有点大,难怪现场一阵窸窸窣窣,手机快门噼啪响个不停。
而这头李斌话还没说完,那头李想在工厂里就差把工程师的电脑砸了。
特斯拉算法误差5毫秒,理想还三倍差距,李想直接开团,语气像极了喝了三罐功能饮料的班主任。
“别给我整虚的,咱这要砸锅卖铁追上去!”
你说这不是戏剧冲突,什么才是?
两人在新能源舆论场里一个抛梗一个拆台,比说相声还默契。
要说这俩人的过节,真得从互联网泡沫聊起。
2000年左右,李斌还在易车网和渠道商勾兑,李想刚把泡泡网塞进中关村那间连窗帘都晒不干的出租屋。
后来汽车之家杀进来,几个人在咖啡馆里谈合并。
李斌一心想用股权捆绑,李想嫌弃流量变现套路老,直接甩手走人。
谁能想到,十几年后,这两位又在新能源赛道正面刚上了。
理想增程车刚出那会,圈子里一片“脱裤子放屁”的冷嘲热讽,朋友圈都快被段子手刷爆了。
结果理想ONE三个月销量破万,蔚来ES8销量直接被拍在沙滩上。
李斌嘴上不认,背地里却和秦力洪说“这车指定能火”,现实打脸比充电桩还快。
蔚来开始疯狂扩建换电站,单座成本能买五十辆Model 3。
理想盘算盘,悄悄搞起超充桩,三年一万六千根,充电比你刷牙还快两分钟。
蔚来那套“用户是家人”,简直暖到牙疼。
总部有两百人天天琢磨怎么帮车主喂猫,社区晒猫晒娃比晒车还热闹。
理想那边,销售说废话都要扣钱,采购多花三毛钱还得写检讨。
用户活动费用能差出一个小目标,蔚来11%,理想3.1%。
你要说中国消费者买单的是情怀,还是精明账本?
其实大家心里都有点数。
成年人的世界,谁不是一手算情分,一手抠预算。
理想高管出差挤经济舱,蔚来高管晚宴切和牛,气氛一个像《浪姐》,一个像《披哥》。
有时候你会觉得,这两家公司就像中国家庭的两种极端——一个愿意陪你看病熬夜,一个严控零食只让你吃粗粮。
哪种方式能赢得长久的心?
数据说话,理想2022年单车毛利率22%,蔚来10.4%。
表面风光背后,比的还是谁能掏出真金白银。
场面也不是总那么体面。
蔚来ES7车主堵李斌要赔偿,李斌低头认错站了仨小时,湿透的衬衫看着都让人有点心酸。
理想L9座椅生锈,李想微博直接公开工程师电话:“有问题找他,别惯着。”
这操作,简直像把内部群聊直接搬到大街上。
你说哪种更有温度?
哪个更像现代企业?
其实中国互联网早就给出答案——流量和情感,得来点化学反应才行。
社区氛围也各有特色。
蔚来APP像个高端宠物乐园,猫奴聚会晒猫照;理想社区油耗PK,省下一箱油比什么都开心。
一个靠用户情感绑定,一个靠实用主义拉拢。
你说到底谁能跑得更远?
这问题,和“纯电or增程”一样,谁也说不准。
新能源江湖本来就没标准答案,谁能盘活数据和用户,谁就能多活一年。
说远点,这一幕像极了NBA那些爱打嘴仗的球星,场上场下互怼,结果还是看赛季末谁能进季后赛。
李斌和李想,一个主打温情,一个死磕效率,真有点像哈登和巴特勒,打法完全不同,但都能带队把比赛搅得热闹非凡。
中国新能源车圈被他们拱成了“硝烟弥漫的球场”,每一回合都暗藏玄机。
技术路线的争论,其实只是表象。
你说增程是过渡,纯电才是未来?
可乐道L90悄悄降价,电池租用学理想的,蔚来三代换电站还能兼容增程。
理想i8发布会上,李想自嘲“自己穿开裆裤搞纯电”,全场笑声一片。
嘴上打嘴炮,台下互抄作业,这才是中国式活法——又卷又真诚,谁都不怕掉面子。
偶尔想想,这俩人真像中国家庭里的两种家长。
李斌愿意陪你聊天,帮你解难题,哪怕最后自己压力山大。
李想更像那个精打细算的“铁血老爸”,一句废话都不爱多说,但家里账目绝对清清楚楚。
你说哪种更好?
生活哪有标准答案,只有各自的活法。
一场发布会,一句玩笑话,外加一通工厂怒吼,就能搅动整个汽车圈。
行业新闻和SEO关键词全靠他们制造流量。
新能源的终极答案会不会藏在下一个“段子”里?
也许等李斌再端咖啡杯,李想再怼工程师,江湖就又多了一个新段子。
写到这儿,忍不住想问屏幕前的你:你更喜欢哪种风格?
是和牛红酒的温情,还是省油卡的效率?
留言区别躲,咱们唠唠——反正下个瓜,说不定明天就冒出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