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你说现在买车到底难不难?我觉得吧,挑起来全是选择题,可真要下单还头疼。这不,最近网上曝出来上汽通用别克至境世家PHEV的实车谍照,我盯着这几张图片琢磨了半天——到底我们真的需要一辆又大又高级的新混动车吗?或者说,这车出现对现在中国老百姓的生活究竟意味着什么?是刚需、是噱头,还是科技发展戳中了用户的哪个点?
谍照这事儿,十有八九就是“眉来眼去”的市场预热,但我还真得说,这车从外表到动力,还是整出了点不一样的花头。首先从外观看,L形分体式大灯组,隐藏式车门把手,再加上那“黑乎乎一溜”的B/C/D柱,别人都在秀“年轻”“科技”,它也一股脑跟上了。你问我好不好看,仁者见仁吧。只是我真想问一句,这些设计到底给我们日常生活带来了啥实际好处?把手藏进去了,确实美观了,可到冬天冻住了,掏不出来咋办?隐私玻璃,这年头的后排,除了明星,谁天天防狗仔啊?这些花样到底是让你坐得安逸,还是直接想让你觉得“高级人上人”?
再看看规格,数据推出来就先不说别的,5260毫米车长,3160毫米轴距,哎呦,这都接近MPV的体型了,你说开着这车上班下班,回家停车,那真得有个挺大的库才行吧?城市里动不动就限高限宽,车太大,你自己想想是不是有点“庞然大物”开着不方便?
说说人们最关心的动力和能耗。插混系统,1.5T发动机最大功率132千瓦,电机最大200千瓦,电池40.9度,工信部油耗6.8-7.3L/100km,纯电续航171-180公里。咋说呢?按现有同类车型来看,这成绩不算拔尖,但也绝不落后,甚至在续航上是没啥可挑剔的。可问题也来了,你天天通勤在市内,真能一口气用掉180公里纯电?如果家里没条件安充电桩,靠公用充电桩,你甘不甘心次次抢?要是赶上夏天冬天空调用得勤,百公里油耗和续航实际能不能打个八折?纸面能力毕竟是纸面,真要走心我觉得该问自己:你对混动的需求,是图个绿色省钱,还是就图一身大车壳子撑门面?
还有纯电版本,单电机332千瓦、双电机前后332+150千瓦,最高时速180公里,就这冲劲、就这动力,俺也佩服。可动辄三百多千瓦,家用啥时候真用得到?咱开车不是赛车,实际用车,市区红绿灯起步再快,堵车堵得你怀疑人生。“动力很强”,有时候就是个精神慰藉,实际生活中能用上的地方有几次?最多就上下高速、偶尔超个车。但说实话,这些年车都快成了家庭小船,能省一天油省一天,电掏出来用,电价还每年要向上调。
你再瞅瞅电池,磷酸铁锂选这玩意儿没啥毛病,优点就是安全性好、成本可控。但是电池环节最怕的不是磷酸铁锂不耐用,而是让人越来越有点担心的两头,一是后期衰减,二是充电基础设施。你买了PHEV,头两年满电满劲头,三五年后掉到折半剩多少?到时车辆残值怎么算?换电池要不要像手机一样得重新“扒皮”?再看看外头充电桩五花八门,接口还乱七八糟,品牌之间互不兼容,这点事儿看明白了你还真敢大刀阔斧就下订?
其实我总觉得,新势力造车、电动混动大潮,是一个时代给中国老百姓变革生活方式的窗口。以前开汽油车,油钱每月老让你心跳加快,如今复杂点、带上电池,省钱是有的、数据也漂亮,但随之也多了新烦恼:堵车时油电切换会卡吗?出远门电用光咋整?一旦电池报废,环保回收谁负责?甚至出点事故修的时候,配件贵不贵?保险公司扯皮不扯皮?
你再琢磨一句,这车上市的时候,对手全都不是省油的灯。问界M7、理想L8、腾势D9,大家主打的都一个词——家用大空间、智能科技、混动或者纯电,就连价格区间也都差不多。消费者其实有点眼花缭乱了。这时候你别克推一台至境世家PHEV,仿佛要冲着高端家用、商务接待二合一。你说好不好使?标准答案是:你要自己真有三四个孩子,一家四五口天天出远门,这种“移动大客厅”可能真合适。但大部分家庭,中产、工薪那种,这车你一个人开上下班,大得有点浪费了,油电你可能都用不充分。
回头再说说这背后不少人关心的自主创新。以前的别克在国人眼里就是“美系血统”,讲究一个厚重平顺,到现在合资技术全本土化,挂个美国牌子但是里头越来越像“中国制造”。别克和上汽这一波推出如此大体型、高配置、混合动力的新车,的确是官宣咱中国市场就这胃口:大,气派,最好做全能场景通吃。但我更关心的是,这种模式是不是把大部分购车者绕进了“升级陷阱”——会不会让人们原本想买个省钱靠谱的车,最后被虚荣心和“高科技配置”弄得非得加预算,不加吧,心理上又觉得亏?
设身处地想想,现在经济压力大,年轻人就算有车本、愿意贷款买新车,名下物业如果还拖着房贷,能不能承受高端大车的综合支出?家用电桩、停车场、保养维修,哪个都得费心,甚至开在老城区单行道和地库里,还不如小车灵活。城市化现在发展到这个阶段,咱中国其实需要的是更“适用”的交通工具,而不单是更豪华的移动沙发。你看新闻里天天喊新能源渗透率,但其实老百姓最在乎的始终是三点:省心、省钱、省事。车再大再豪,最终都要沾地气,说白了就看有没有解决客户的痛点。
所以,别克推这台至境世家PHEV,能不能卖爆?我琢磨关键得落在场景和性价比。对于企业商务用户,确实是款“撑门面”又能省油的方案;对于大户型、家庭人口多的朋友,也可一试;但要是你图个日常代步,又怕后续维护麻烦,其实这台车恐怕有点“杀鸡用牛刀”的意思。
我最终想留两个问题让大家思考下:第一,你要买一台如此大空间、高配置的插混或纯电,你平时到底用到几成?第二,你是被“纸面指标和科技光环”牵着鼻子走,还是脚踏实地选了自己真正适合的那台?中国现在造车的路子越走越宽,无数厂商都希望通过科技和噱头捕捉普通人的钱包,但其实归根结底,买车还是要解决实用问题,把钱花在刀刃上。
至于我自己嘛,再牛的谍照、再酷的配置,反正我是等它真跑满大街了再说——到那时,能用得上、用得爽、还省心省钱的,才叫好车。谁也别光看热闹一头扎进去,不花冤枉钱,咱把日子过好了,那才是王道。
本文以传递社会正能量为核心,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联系我方进行修正或删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