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迪在美国拼了46亿,背后到底藏着啥
说起奥迪这次在美国砸了六十多亿,打算自己建厂
你知道的,平时大家都觉得德国车不就高端点,走国际路线,结果这次竟然赌上了这么大一笔
德国车圈子里都炸开锅了
其实,背后不是单纯的关税高、产业链出事情啥的
要不也不会一夜之间闹得沸沸扬扬
有人跟咱讲,主要还是看到了中国新能源产业那股“压迫感”
你想想,过去咱们只觉得中国车企走得快,技术还不够,结果人家眼下拼得那叫一个凶猛
你要是不跑,可能明天就挤出局了
这个“紫禁之战”,奥迪怕输,德国怕垮,关键是中国的新能源车,不仅快,而且还挺准
[中国新能源的追击,让德国车企焦虑得不行]
你知道,奥迪这次搬厂,其实不是他们自己心甘情愿的
2024年一开年,奥迪高层开了个会,气氛挺沉重,大家都知道
题目很简单——“逃跑”
他们自己也明白了,要不然再不走
未来在中国市场就可能被“干掉”
这一年,奥迪利润暴跌了37.5%
整个大众集团都压力山大,现金流都紧张得要命
差不多46亿美元都在压着
你说奔驰、宝马、保时捷都不咋地吗
一样的,账面都挺难看的
欧洲那边芯片短缺,能源价格飞涨,又赶上电动化转型的节奏变慢
最气人的还不是这些,最恶心的是美国对中国电动车直接加征了百分之百的关税
你想想,去年五月,美国还把进口汽车的关税从2.5%调到15%,这一下子,德国豪车在美国卖的难度就上升了不少
德国车企的“逃亡潮”,奥迪跑哪去了
你知道,德国的几大车企一下子都陷入了“美国制造大逃亡”
他们都明白,要想继续在美国市场活着
于是,奥迪就把目标瞄准了自己国家以外的地方
2024年六月,奥迪官方宣布,要在美国投46亿美元
这一招儿,表面看是战略调整
事实上是被中国新能源逼得没办法
你说,大家都晓得,今年中国新能源品牌的销量持续飙升,上半年出口量比去年同期多了51.4%,这数据摆在那
而奥迪,海外销量持续缩水,在中国的传统车型份额也掉了差不多15%,靠新能源续命
奥迪的副总裁还挺坦白地说:“不在美国建厂,就得在中国被淘汰
”这句话一出口,谁都知道,他们不是主动走
是中国新能源“推”到墙角去了
[“德国制造”变得有点苍白了,真相其实是……]
你看,从这一刻起,大家都意识到,所谓的“德国制造”那点自信
其实,奥迪和其他德国品牌都明白了,不是中国需要他们
而是他们自己越来越离不开中国市场
美国那边挥刀要砍,结果砍在空气上——空气都没伤到
反倒让中国的新能源企业越跑越快了
美国还不是省油的灯,宣布对中国电动车加征100%的关税
封死了比亚迪、吉利、上汽的出口路子
可数据一出来,中国对美出口的汽车比例,才1.81%
美国还在大声叫嚣中国出口清单,可中国车企早就“换个地图”了
欧洲、东南亚、南美、竟然中东,全都跑起来了
[中国车企的“出海”战略,比你想象得更早、更深]
你知道,正在奥迪宣布在美国建厂的第二天,比亚迪正在匈牙利开新工厂了
吉利也早在印度尼西亚投产交付,奇瑞更是拿到了沙特的超级大单
还在和当地谈独资建厂的事情
这一切都说明,中国新能源车早在美国关税出台之前
你想想,2023年,中国汽车的海外投资金
再不把国内当终点,而是把全人间当起点
咱们自己的战略思路就变了
面对美国的“挥刀”,咱们都没怎么反应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的秘书长都说了:“中国的新能源出口路径已经多元化了,美国的关税压不住我们
” 【政策信号:不走退路,只走正道】 咱们的政府也没闲着
工信部那边明确了“要加快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的转型步伐”
就是不要想退路了,只能走正路
制度、市场、产能,三地方都拉满了速度,像火车一样飞快
根本不给对手追赶的机会
美国那边还在挥刀,德国车企却被误伤得最厉害
要不是他们太慢,早就“连根拔起”了
四环标成了“逃命符”,中国品牌谁也等不起,奥迪花46亿在美国投资,表面看像扩张
[未来的局面:不是谁敢赌,而是中国早就不需要再赌了]
其实,事情不在美国能不能建厂
而在中国还能不能留得住位置
2024年开始,咱们的新能源车企都开始讲“品牌、智能、体系”
一汽、东风、广汽都在加大股份回购,释放出个明确信号:这场仗
简单说,就是用钱来赌未来
这个信号,德国那边一看就明白了
你知道,过去还能靠着“情怀”打市场,情怀值三千,智能座舱值三万
眼下不一样了,技术、智能、体系才是硬道理
而且,咱们的新能源产业链早就成型了,从芯片、电池到整车、回收
反观德国那边,能源短缺,原材料还得依赖外头,智能系统也跟不上,造一辆车,成本瞬间涨了三成
奥迪的“以价换量”,能救得了技术落后吗
于是,奥迪只能靠“以价换量”
今年第三季度,奥迪在中国的车型普遍降价7%-15%,有的车型让利超过五万块
这不是普通的营销策略,是真正的“求生本能”
但讲真的,这样降价也救不了他们的技术落后
中国新能源的“智能驾驶”早就逼近L3等级了,无论是全场景感知、语音交互还是座舱联动
德国还在研究“OTA升级导航”怎么弄
中国车企不给时间,奥迪只能跑 奥迪想赌的,是在美国市场“找空间”,但中国的车企们
你看,整个局面其实很清楚:不是谁敢赌大
而是中国早就不需要再赌
奥迪打算把全球销量定在200万,但美国市场
恐怕已经不是他们的救命稻草了
这场“战斗”,看似乱糟糟
中国车企的目标,是用技术和体系
德国车企的“老套路”在这场变局中,显得越来越不够用了
你说,未来谁会站在这个“紫禁城”里
我觉得,答案其实很明显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