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万台,数字一甩出来,气氛立马不一样。东风本田高层“哈欠”那事儿,真不是段子。你见过在行业论坛上打哈欠的吗?我是真没见过。那场合,往年都是一副“稳坐钓鱼台”的派头,这回冷不丁冒出个哈欠,台下的同行眼神都变了。有人憋不住,直接低头笑出了声。
有几年,东风本田展厅里真是人气爆棚。CR-V、思域、XR-V,销量排行榜上的熟面孔。那时候销售顾问底气十足,喝茶都能用杯盖嗑嗑桌子边缘:“咱们家车不愁卖。”可现在,新能源车卷进来,气氛变了。你要是有朋友在4S店上班,八成都听过这句:“新能源优惠大吗?支持以旧换新吗?”本田的小哥坐那儿,脸上笑,心里慌,新能源车型推得比隔壁比亚迪慢一拍,眼看着客户犹豫着往外走,空气都凉了。
论坛现场的那一刻,气氛别提多微妙。媒体一水的直球提问,什么“新能源转型慢了?”、“比亚迪降价你们慌不慌?”高层嘴上说“节奏调整”,神情里却藏着一股“别问了,让我缓缓”的无奈。台下的同行,有的装作认真记笔记,有的已经开始暗戳戳地录小视频,准备回头发到群里乐一乐。
真要说本田没底气,那是瞎扯。技术、口碑、老江湖的积淀都还在。可新能源市场的节奏变了——比亚迪、理想、特斯拉轮流上场,车圈跟直播圈一样,谁快谁赢。2023年,东风本田销量掉了16%,新能源和混动加起来,连蛋糕的边都没咬着几口。这数据放桌上,谁都要皱眉头。
东风本田慢?有点像篮球场上还在布置战术,结果对面已经投进三分了。行业里都在说,东风和本田的中日高管分歧不小,一个想冲新能源,一个还琢磨着怎么把混动做成“新能源里最靠谱的油车”。队友们都冲刺了,自己还在原地踢脚步,难怪高层只能打打哈欠。
说到市场,谁还记得几年前合资品牌的高光时刻?那时候,CR-V开在路上,回头率杠杠的。现在,年轻人晒新车都晒什么?比亚迪大屏,特斯拉自动驾驶,小鹏的语音助手。油车?混动?有点像饭桌上被剩下的凉菜,想吃的人越来越少。东风本田想赶上,可一低头发现鞋带还没系好。
有意思的是,网友评论比高管还直接。有一个说:“东风本田现在像开学没带课本的学生,只能用‘下次一定’硬撑。”你要说丰田、日产没遇到同样的挑战?都在泥潭里挣扎着想往上爬。现在的汽车圈,变化快到有点像短视频热搜,昨天还在热榜,今天就没人提。
倒回到行业论坛那天,媒体问东风本田高层怎么看比亚迪的“价格闪击”,高层嘴角抽了一下,回道:“我们会抓紧布局新能源。”这种场面对话,现场能感觉出空气都变稠了。我脑海里闪现出C罗离开欧洲顶级联赛的样子,外表自信,心里大概率有点凉。
说到这里,脑子里突然蹦出NBA老将和新秀的故事。老将技术犹在,可新秀体力、速度、玩法都不按套路,场面一度混乱。东风本田现在的处境,真有点像被新秀夹击的老队员,经验还在,可节奏全打乱了。新能源赛道,谁都想当第一个冲线的那位,慢一拍,位置就没了。
有个数据,新能源车市占率,比亚迪接近40%,理想继续猛冲,而东风本田新能源销量占比不到10%。这场景就像足球比赛,上半场刚开始,比分已经被拉开了。你说高层真的不着急?睡得着才怪。
其实企业的焦虑和我们打工人的焦虑没啥区别。你还在考虑要不要考证书,身边同事已经整了副业。你还在琢磨要不要跳槽,别人已经跟猎头谈offer了。东风本田高层说“节奏调整”,嘴角带着笑,其实脚下都快踩出火花来了。
如果说本田有机会翻身吗?我更想看他们敢不敢豁出去。新能源这事,不是“守株待兔”能等来的。比亚迪、理想、特斯拉,谁不是砸锅卖铁抢市场?你还在犹豫,市场早没你位置。现在的汽车圈,拼的不是谁历史厚,而是谁敢把“哈欠”变成冲刺。
你们身边还有人买本田吗?你怎么看新能源大潮下传统车企的“慢动作”?真的是老本行牛,还是市场变脸太快?评论区唠唠,看看到底谁的哈欠最后能换成掌声。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