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撞测试事件和解,三方达成一致,理想回应车主被抹黑

最近汽车圈里有件大事,估计不少人都听说了,就是理想汽车搞了一次碰撞测试,结果把一辆大货车给“撞散架”了,这事儿在网上闹得是沸沸扬扬。

本来以为就是一场车企之间的口水仗,没想到后面又是道歉和解,又是揭露“网络黑手”,一波三折,比看电视剧还热闹。

今天,咱们就用大白话,把这整件事的来龙去脉给大家好好捋一捋,看看这背后到底是怎么回事。

碰撞测试事件和解,三方达成一致,理想回应车主被抹黑-有驾

事情的开头,是在7月底理想汽车的一场发布会上。

为了证明自家的理想L8这款车有多安全,理想公司放了一段内部测试的视频。

视频里,一辆理想L8对着一辆重型卡车的侧面就撞了上去。

这个碰撞角度挺刁钻的,叫“侧面钻卡”,是模拟现实生活中一种非常危险的交通事故。

结果呢,视频画面相当震撼。

理想L8的车头虽然撞得不轻,但是整个驾驶舱基本没怎么变形,A柱、B柱这些关键的承重结构都扛住了,说明对车里的人保护得很好。

可另一边的大卡车就没那么幸运了,被撞得整个车身都跳了起来,四个轮子都离地了,更夸张的是,驾驶室和后面的大货箱直接就分家了,整个驾驶楼翻起来,差点就压在了理想L8的车顶上。

这个视频一放出来,网上立刻就炸开了锅。

大家的反应五花八门。

很多人都惊呆了,说理想这车也太结实了,简直就是“公路坦克”,安全性杠杠的。

但同时,更多的人把目光投向了那辆被撞的卡车。

很快就有眼尖的网友认出来,这辆卡车是东风柳汽生产的“乘龙”牌。

碰撞测试事件和解,三方达成一致,理想回应车主被抹黑-有驾

这下问题就来了,很多人开始担心和质疑,说我们国家公路上跑的这些大货车,质量是不是太差了?

怎么能被一辆家用SUV撞成这样?

这要是真在路上发生事故,那卡车司机的安全还怎么保障?

一时间,对东风柳汽的批评和指责声四起,公司的品牌形象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很多开乘龙卡车的司机师傅们也觉得心里不是滋味,感觉自己的车被当成了反面教材。

就在大伙儿以为理想汽车和东风柳汽这两家公司要因为这事儿掰手腕、甚至对簿公堂的时候,事情突然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

8月6日晚上,理想汽车、东风柳汽,再加上这次测试的执行方——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汽研),三家单位竟然联合发布了一份声明,宣布这事儿“和解了”。

连咱们国家汽车行业的权威机构“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都转发了这份声明,可见这事儿的份量。

这份联合声明,说白了就是三方坐下来把事情说清楚了。

首先,理想汽车出来道歉。

他们说,这次测试的初衷,纯粹是为了检验和提升自家理想L8的被动安全性能,压根就没想过要去针对或者影射任何其他品牌的车。

对于测试视频的传播,给东风柳汽的乘龙品牌带来了意想不到的负面舆情,损害了人家的品牌形象,也让很多卡车司机和公众产生了误解,理想汽车表示非常诚挚的歉意。

他们承认是自己对传播风险预估不足,以后会注意避免类似争议。

接着,作为测试“裁判”的中国汽研也出来解释和道歉。

碰撞测试事件和解,三方达成一致,理想回应车主被抹黑-有驾

他们说,这次测试中,那辆东风柳汽的乘龙卡车,其实是一个特殊的“道具”,学名叫“移动壁障车”。

说得再通俗一点,它就像是拳击手训练时打的那个沙袋,它的作用是提供一个符合国家相关测试标准的、有特定重量和刚性的碰撞目标,用来检验理想L8在撞上这种目标时的安全性。

测试的核心是看理想L8的表现,而不是评价这辆卡车本身的好坏。

中国汽研承认,是他们在信息发布的时候,没有及时、清晰地向公众说明白这一点,导致关键信息缺失,才让大家产生了误会。

他们为此感到抱歉,并承诺以后会完善管理,坚守客观中立的原则。

最后,东风柳汽也很大度地回应了。

他们表示,作为一家负责任的企业,始终坚持踏踏实实做好产品和服务,也自觉抵制不正当竞争。

误会解开了就好,大家的目标都是一致的,就是共同为咱们国家从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迈进贡献力量。

这么一来,事情的真相就大白了。

原来这根本就不是一场“强弱对决”,而是一场有严格标准的科学实验。

那辆乘龙卡车,只是一个符合国标要求的二手“测试工具”,并不是在评估它本身的产品质量。

是理想汽车和中国汽研在宣传和沟通环节上的疏忽,才引发了这场轩然大波。

三方的这份联合声明,可以说处理得相当及时和成熟,既澄清了事实,消除了误解,也维护了行业内部的和谐,给公众一个明确的交代。

碰撞测试事件和解,三方达成一致,理想回应车主被抹黑-有驾

然而,你以为事情到这里就结束了吗?

并没有。

就在碰撞风波平息的第二天,理想汽车的法务部又扔出了一颗“炸弹”。

他们发文称,公司收到了大量车主的举报,说最近在各个网络平台上,集中出现了海量的、有组织的、抹黑理想车主群体的信息。

这些信息内容高度相似,比如,在8月3日凌晨零点到早上七点这个大多数人都在休息的时间段,仅仅在一个平台上,就冒出来45条内容和标题都一模一样的视频,主题都是《以前真没注意,理想车主,没有意外,一律乱停车…》。

这种在短时间内、用同样的内容密集发布攻击一个特定群体的行为,怎么看都不像是普通网友的自发行为,背后很可能是有专业的“网络水军”或者说“黑公关”在操作。

理想汽车方面认为,这种行为已经涉嫌有组织的违法犯罪,它不仅损害了理想车主的形象,给他们的线上线下生活带来了严重困扰,更是在挑战社会良知和法律的底线。

因此,理想汽车强硬地表示,将坚定地站在车主背后,正在固定相关证据,准备通过平台投诉、民事诉讼、刑事报案等一切法律手段,来追究幕后黑手的责任。

这件事就给我们普通人带来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从一场碰撞测试的误会,到三方握手言和,再到揭露出可能存在的“黑公关”产业链,这不仅仅是一个汽车品牌的公关事件。

它反映出我们现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已经到了一个多么激烈的程度。

良性的竞争,应该是企业之间比技术、比产品、比服务,最终让消费者受益。

但如果竞争演变成了这种在舆论场上互相抹黑、甚至不惜攻击对方用户群体的“暗战”,那就完全变了味。

这不仅会伤害具体的企业和消费者,更会毒化整个行业的生态环境,让市场充满戾气和不信任。

理想汽车这次选择硬刚“黑公关”,也是在向整个行业里存在的这种不正之风宣战,希望能够通过法律途径,净化网络空间,让商业竞争回归到良性、健康的轨道上来。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