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大街的电车,不说别的——小米SU7、特斯拉、比亚迪,走到哪都有人凑过来问,“电车咋样?省钱不?”其实这年头,新能源你说时髦是时髦,但真省钱?那得看你兜儿里都有几多碎银子——不是所有人都带劲。
去年冬天的事,楼下修车的老孙跟我说:“开电车省心,你咬牙买个好的,后头啥都好说。”他不知道,有个朋友小罗,快递员,工资一年三十八万,刚冲动券买了台Model 3,光装修家充桩,电工就收了七千多——高层,电缆还得绕。装完一算,这钱都够小罗孩儿上半学期学费了。快充还是不得不去,白天找不到桩,晚上排队,100多块一充,跟烧油有啥区别?
最近微信群又在传,今年家用电价有地儿悄悄涨了,部分城市夜间优惠幅度收窄,好几个群友感慨:“早知道多买块充电宝哩。”真有人装太阳能分布式光伏蹭免费电,可现实中哪有谁家入户楼顶都敞亮地能装啊。小杨家住老城区,楼下根本批不下来安装桩,问了物管四五次,人家甩手说没地走电线,而地下快充站五毛钱一小时的停车费单说都得吐血。
说起保险,邻居冯师傅一听电车,眼珠瞪得老大:“电车保险?那不是相当于给媳妇买金项链。”Model 3一张保单,小一万块,二手市场上车主转手都带赠险,谁知道后头要赔啥。上个月小区群里吵得不行,有个哥们圣诞节刮蹭了下前杠,4S店开了回单子,三千五修漆,全车漆面还得自费升级。一老哥车门小磕碰,钣金师傅叹气:配件难等,两周到货?油车门板一千来块配件,几小时就能提车走人。
倒是那电池最闹腾。电池这玩意,贬值真是“跳水”式的。三年Model 3,实际能跑的续航哪有新车一半?我郑州滴滴司机的表弟说,头年跑高速能冲400公里,久了开空调、踩快一点,200出头,真够喝一壶。之前知乎上有段子,说某牌新能源换个电芯,价钱约莫等于半辆新捷达。七八万,车主听懵了,吓得年年做电池体检——4S店体检报告也就是两张纸,真说有用?没人敢保。
电车二手行情也真能让人忍不住乐呵——前阵子有车友,准新Model 3挂咸鱼卖,报价比油车便宜一大截,留言区全是还价的,“电池跑了多少?”“换过没?”老旧款不是里程焦虑,是电池焦虑,二手商家都怵。倒是油车,哪怕10年老雅阁,发动机只要没大修,放二手市场摆着也有主儿抢。
有意思是,前阵子北方小县城认识一位搞电工的老王,信口胡侃说有种自带加热功能的“电池护腰”——本地冬天零下十几度,他车里加装热管理包,据说连手机都能顺带暖起来。老司机都懂,现在电车冷门配置越来越多,有的厂家还会偷偷在高配上给你搞个“电池寿命管理开关”,图纸上看不到,师傅修车一问才知道。
再说句冷门的,为啥电车常常看宣传能开600公里,到了咱老百姓手里——哪怕新车也就400多?有时候真不是厂家虚标,朋友小唐说,他去年军运村接活,发现带上两个乘客加点水果,电耗能飙一成。师傅说脚重点再多俩朋友,主副驾连着坐,空调一开,怎么也别幻想跑远,跑个市区内家门口才是常态。听4S销售顺嘴讲,Model 3不少市区客“月均行驶240KM”,原本一年三万公里计划,最后都成了买菜出行主力。
还见过有人犯糊涂,开着电车去进藏,灌进油车圈子一问——人都劝退,说沿路充电桩没保障,极端天气还可能电池拉胯。去年听说有车队一路拖油发电机给电车充电,笑了半天。插句题外话,有厂家在小众车系预装发电辅助包,就是应急用的,恶劣天气或极端路况靠发电。
转悠到这两年电车售后——配件缺货那都不稀奇。前几个月我找熟人帮着搞一台电车低配喇叭,原厂货出差池、等配件两月,小店老板还开玩笑,“快成抢米的了!”油车小保养常规四五百,电车保养配件没几样,但三万公里换电池冷却液,可真不便宜。
不过——各路车友看到的都是外表风鲜的新能源,鲜有人注意车底那几个“小鸟窝”式的冷却结构,还有底盘被划的电池壳,一划修一次,不便宜。修理厂师傅总结:电池别碰、冷却注意、快充别贪,多是噱头。
前星期,小罗突然在二手市场挂车。理由简单:“贷款还没还完,保养、保险……账单一长,看着心慌。”车友群又开窍:有人调侃他去买省心的二手丰田,笑称“开油车才能当人生赢家咧”。
有些开不开的事自己心里清楚,电车好归好,花销也别想啥都能省到。楼下便利店老板娘还在吐槽,说她老公开的电车,换玻璃水都多了几十块的电动车专用配方。细想想,啥叫未来出行、科技感,有时候就是一碗泡面兑一顿自嘲。
小城不少老油车没人要,电车二手市场还没成气候。至于市里那台刚出事故的旧Model 3,好像被收车商低价拖走了,说是电池花了点,这会儿可能正蹲在厂里等着光顾的下一个倒腾人——反正,没人关心钥匙现在在哪。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