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里有个事儿,让不少人都挺关注的,那就是上汽通用五菱和华为宣布要加深合作了。
很多人一听这俩名字凑一块儿,心里可能先打个问号。
五菱,那可是咱老百姓心里的“神车”厂,从能拉货能载人的五菱宏光,到城市里穿梭自如的宏光MINIEV,主打的就是一个皮实耐用、价格亲民,号称“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累计卖出去的车都超过三千万辆了,这个数字放眼全国也是独一份。
而华为呢,那是咱们国家科技领域的顶梁柱,虽然被美国那边想方设法地折腾,但愣是闯出了一条新路,尤其是在智能汽车技术这块儿,搞得风生水起。
一个是最接地气的“国民车企”,一个是站在技术最前沿的“科技巨头”,这俩背景差异这么大的公司,到底能怎么合作?
是不是就是简单地在五菱的车上装个华为的屏幕就完事了?
9月6日在广西柳州举行的那场签约仪式,算是把这个答案给揭晓了,而且远比大家想的要深入得多。
这场合作,用现在时髦的话说,叫“双向奔赴”。
咱们先站在五菱的角度想想。
五菱造车这么多年,最懂的就是中国普通家庭需要什么样的车。
他们知道怎么控制成本,怎么把空间利用到极致,怎么让车子经得起各种路况的折腾。
这身“硬功夫”是他们的看家本领。
但是,时代变了,现在大家买车,不光是看它能不能跑,还要看它聪不聪明。
年轻人希望车子能像手机一样好用,能语音控制,能自动泊车,能在高速上辅助驾驶省点心。
在这方面,也就是“软实力”上,五菱也一直在努力,搞出了自己的灵眸辅助驾驶、灵语座舱这些技术,但要做到行业顶尖,跟一个顶级的科技公司合作,无疑是条捷径。
这就好比一个武林高手,内功深厚,拳脚扎实,但如果能再配上一把削铁如泥的宝剑,那战斗力立马就能再上一个台阶。
华为,就是五菱看中的那把“宝剑”。
再掉过头来看华为这边。
华为明确说了自己不造车,而是要帮助车企造好车。
他们把在通信、芯片、软件领域积累了几十年的技术,打包成了一套完整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这里面有负责开车“大脑”的乾崑智驾,有负责车内娱乐和交互的“灵魂”鸿蒙座舱,还有负责把车和云端数据连起来的“神经网络”乾崑车云。
这些技术在问界等车型上已经得到了市场的检验,口碑相当不错,光是搭载华为智能驾驶系统的车就已经超过一百万辆了,这说明大家是认这个技术的。
但华为的目标,是想让自己的技术被更广泛地应用,成为智能汽车时代的标准配置之一,就像以前电脑都用英特尔的芯片一样。
要实现这个目标,光靠几个高端品牌是不够的,必须找到一个有巨大用户基础和生产能力的伙伴。
放眼望去,年产销百万辆、累计用户三千万的上汽通用五菱,简直是再合适不过的人选了。
五菱能把华为的高科技,带给千家万户,让普通老百姓也能用上最先进的智能汽车技术。
所以说,这次合作不是谁求着谁,而是你情我愿,各取所需。
他们这次深化合作后推出的第一款车,叫宝骏华境S,定位是一款大六座的SUV,一看就是冲着家庭用户去的。
这台车可以说是他们合作的集大成者,诚意非常足。
它直接全系标配了华为的“全家桶”,也就是前面提到的乾崑智驾、鸿蒙座舱和乾崑车云。
这意味着,你买任何一个版本的华境S,都能享受到华为最核心的智能化体验。
那个乾崑智驾HUAWEI ADS 4,说白了就是一套非常高级的辅助驾驶系统,不仅能在高速公路上帮你控制车速和车道,让你长途开车轻松不少,在复杂的城市道路也能起作用,比如识别红绿灯、避让行人和电动车,大大提升了安全性。
而鸿蒙座舱就更好理解了,它能让你的车机变得像华为手机一样流畅,而且能和你的手机、手表无缝连接。
比如你在手机上查好的导航地址,一上车就自动同步到车机大屏幕上,省去了重新输入的麻烦。
你甚至可以在快到家时,通过车机提前打开家里的空调。
这种万物互联的体验,才是真正的智能座舱。
更值得一提的是,宝骏华境S还首批用上了一个华为的“黑科技”——舱内激光视觉(Limera)。
这东西可比普通的车内摄像头厉害多了。
它用的是激光技术,能精确感知车内的三维空间。
举个例子,以前的系统可能只能通过压力传感器判断座位上有没有人,但这个Limera能清晰地“看”到后排是不是有个熟睡的孩子,或者一只宠物。
如果你下车锁门时把他们忘在车里了,系统会立刻发出警报。
它还能通过感知驾驶员的坐姿和微小动作,判断你是不是开始犯困了,然后提醒你注意休息。
这种关怀,已经超出了传统汽车安全的范畴,变得非常人性化。
当然,五菱也没有把自己的老本行丢掉。
在最关键的安全问题上,华境S可以说是下了血本。
它不仅车身结构是按照比国家现行标准更严格的五星安全标准来设计的,而且搭载了五菱自家研发的“神炼电池”。
这款电池最厉害的地方在于它的安全性,已经装在了超过三百万辆五菱的新能源车上,至今保持着零自燃的记录。
这就等于说,华为给了这台车一个聪明的“电子大脑”来规避风险,五菱又给了它一副坚固的“物理铠甲”和一颗安全的“心脏”。
这种软硬结合的全方位防护,才能让一家人坐在车里真正感到安心。
这次合作的意义,还远不止造出一台好车。
他们提出了一个“三智”的合作方向,除了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还有一个“智能制造”。
这一点可能普通消费者不太会直接感受到,但却至关重要。
它的意思是,华为要把自己的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和大数据能力,用到五菱的汽车生产线上,帮助工厂实现升级。
未来的汽车生产,会变得更加自动化、精准化,质量控制也会更严格。
这不仅能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最终省下来的钱还是会体现在车价上,让消费者受益。
这也是国家一直在提的“新质生产力”的一个具体体现,就是用高科技来改造和提升传统制造业,让“中国制造”变得更强、更智能。
这盘棋下得很大,它不仅会改变我们开的车,更会改变我们造车的方式,为整个中国的汽车工业树立一个强强联合的典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