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斯莱斯设计师打造,近5米行政级车身,续航2143km,预售9.78万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

在2025年成都车展上,荣威M7 DMH以9.78万元的预售价和“长续航中大型豪华轿车”的定位,宣告了十万元级混动家轿市场新标准的诞生。这款由前劳斯莱斯设计师约瑟夫·卡班亲自操刀、搭载DMH 6.0超级混动系统的车型,并非简单的参数堆砌,而是对家庭用户核心痛点的深度洞察与精准回应。它试图用越级的尺寸、惊人的能效和扎实的安全保障,重新定义该价位区间的价值体系。

荣威M7 DMH最引人瞩目的优势在于其颠覆性的续航与能耗表现。其搭载19.7kWh大容量混动专用电池,CLTC纯电续航达160公里,实测数据更是达到166.5公里,实现了罕见的“反向虚标”。这意味着对于日均通勤30公里的用户而言,每周仅需充电一次,谷电条件下周通勤成本可低至7元,其经济性已优于大多数公共交通方式。满油满电状态下,其CLTC综合续航高达2050公里,实测数据甚至突破2143公里,百公里综合油耗低至2.57升。这意味着理论上它可以实现从北京到上海的单程行驶无需补能,将用户的里程焦虑降至最低。

更为难得的是,即便在120公里/小时满载的极限工况下,其油耗表现依然能位居同级前列,证明了能效管理的全面性与可靠性。这一切得益于其全栈自研的DMH 6.0超级混动系统。该系统集成了行业首创的21合1混动管理系统PICU(动力集成控制单元),将发动机、混动模式、变速箱、热管理、空调管理等六大功能模块高度集成,如同一颗“中央大脑”,显著提升了运算效率和动力响应速度。1.5升混动专用发动机最高热效率超过43%,配合发动机与P1电机同轴结构,减少了传动损耗,确保了动力输出的平顺与高效。AI能量管理系统则能基于实时路况智能分配油电资源,使发动机尽可能始终运行在高效区间,从而实现了全场景下的超低能耗。

在安全层面,荣威M7 DMH展现出了超越价位的诚意与自信。其电池包经过严苛测试,可承受10吨以上的挤压力,并满足IP67和IP69K双重防水标准,从物理层面极大降低了热失控风险。基于全球累计40万块电池零自燃记录的底气,厂家提供了“零自燃保障”和“不设每年行驶里程上限的三电系统终身质保”政策。这意味着,若非人为或外界火源因素导致电池包自身起火,厂家将免费为车主更换同配置新车或同等价位的新车。这项承诺不仅解决了用户对电池安全的最大担忧,也体现了品牌对自身产品力的极度自信。

设计是M7 DMH的另一大亮点。约瑟夫·卡班先生将其在顶级豪华品牌积淀的美学素养注入其中。新车拥有4940毫米的车长和2820毫米的轴距,车身线条流畅优雅。直瀑式威仪前脸、矢量光轨晶钻日行灯、3D悬浮贯穿尾灯以及首次加入的“ROEWE”呼吸光语LOGO灯,共同营造出庄重而不失现代感的视觉体验,其气场远超人们对一台十万元级轿车的传统期待。车内空间利用率高达85.5%,后排膝部空间达到126毫米,527升的后备箱容积以及全车28处灵活储物空间,充分满足了家庭用户对实用性的极致追求。内饰采用乳胶感慕斯舒压座椅,应用Ultra Touch亲肤表层材质,触感细腻,提升了乘坐舒适性。

智能化体验上,M7 DMH同样保持了主流水平。其座舱搭载高通8155芯片和15.6英寸2.5K高清显示屏,操作流畅度有所保障。AI语音大模型提升了语音助手在上下文关联、多意图解析等方面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其手车互联生态覆盖了华为、OPPO、vivo、小米以及苹果等主流手机品牌,实现了良好的生态兼容性。未来,与火山引擎合作的豆包大模型计划上车,有望带来更智能、可进化的座舱交互体验。

当然,荣威M7 DMH也并非完美无瑕。作为一款旨在提供豪华越级体验的车型,其内饰材质虽然优于许多同价位车型,但受成本限制,部分细节的塑料感依然存在。虽然智能座舱硬件基础不俗,但其车机系统的软件生态、UI设计的审美以及用户体验的细腻度,与行业顶级的智能座舱相比仍有提升空间。此外,荣威品牌在新能源领域,尤其是在混动市场的品牌号召力与溢价能力,相较于比亚迪等头部品牌仍处于追赶地位,这可能需要其在营销和服务体验上付出更多努力来弥补。

纵观市场,荣威M7 DMH的推出是一次精准的“降维打击”。它巧妙避开了与比亚迪秦L等车型在极限低价上的缠斗,而是通过越级的尺寸、惊人的续航、扎实的安全保障和由大师打造的设计,精准切入那些预算有限但追求更高品质、更大空间、更安全可靠的家庭用户市场。它用产品力清晰地传达了一个信息:十万元预算,同样可以获得以往二十万乃至三十万级车型才有的体验。

总而言之,荣威M7 DMH是一款特点鲜明、优势突出的产品。它或许不是面面俱到的全能冠军,但在家庭用户最核心关心的续航、能耗、安全和空间这几个维度上,它都表现出了超越价格的竞争力。对于那些务实的消费者而言,它用产品力重新定义了“性价比”的内涵——不是最便宜,而是每一分钱都花在了提升真实用车体验的刀刃上。它的出现,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一个极具诱惑力的新选择,也势必会推动整个细分市场竞争标准的提升。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