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神车问世!年销量曾达2500万,自主芯片引领豪华品牌追随

每次走在城市的巷子里,看见那辆五菱在穿梭不息,或者在偏远的山路上瞥见那熟悉的“方盒子”在爬坡,心里总会有个疑问:中国那么多车企,为什么偏偏五菱被叫作“国民神车”?

它没有BBA那样的豪华血统,也没有新势力那套科技亮点,但却能登上福布斯“全球重要车型”榜单,销量一路飙升到2500万辆,刷新了民族车企的销售记录,还在新能源时代续写辉煌。

也许答案就藏在它那些几十年都没怎么变的底层基础里。

不是盯着热门行业,而是在挖掘真正的需求;不是去做“豪车”,而是专注于打造“实用的车”。

五菱的“民生基因”

要说五菱,得从它的发源地广西柳州说起。

不少人都知道柳州的螺蛳粉特别香,可对于这座偏居西南的城市,可能不太清楚,它在三线建设时期可是个重要的工业重地。

国产神车问世!年销量曾达2500万,自主芯片引领豪华品牌追随-有驾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为了在后方打造完整的工业体系,柳州凭借得天独厚的交通条件和坚实的工业基础,成为了机械和汽车产业的“西南重镇”。五菱的前身“柳州微型机械厂”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成立的,从一开始,它的定位就不是“高端尖端”,而是“贴近生活”。

那会儿的中国,百事待振,“人民想要啥” 就是一清二楚的生产指南。

国产神车问世!年销量曾达2500万,自主芯片引领豪华品牌追随-有驾

老百姓要搞工业,工厂就得咬紧牙关,成功研制出了新中国的第一台汽油机;林业需要机械化,他们就琢磨出了第一台油锯;农民盼望着不再“面朝黄土背朝天”,工程师们花了四年的时间,硬是制造出了适合南方丘陵地带的拖拉机。

这些东西或者说产品,可能没那啥光鲜亮丽的外表,但就像毛细血管一样,深深地融进了当时中国经济的肌理里头。

国产神车问世!年销量曾达2500万,自主芯片引领豪华品牌追随-有驾

要说让五菱走出圈圈的,最关键的还是改革开放之后那股个人经济的热潮。

在八十年代末期,街头巷尾那些个体户逐渐多了起来,有的卖水果,有的搞运输,大家都在找一款“能拉货、不贵又结实”的车,需求真挺大。

进口车价格太高,大卡车又太笨重,普通轿车又装不了那么多东西。

五菱发现市场上这个位置空着,就从日本进口了一辆三菱微型货车,把它拆成了2500多个零件。工程师们一边拿尺子测量,一边用锤子敲打模具,还用手拼装零件,最终成功打造出了中国第一辆微型货车。

国产神车问世!年销量曾达2500万,自主芯片引领豪华品牌追随-有驾

以前有个做小商品批发的老板说过,九十年代他靠一辆五菱微货,每天从批发市场拉货到县城,车斗里装满了服装、文具,驾驶室还能坐两个伙计,“那车就像我的‘流动仓库’,跑烂路都不心疼,维修起来也实惠,没有它就没有我现在的店铺。”

其实,那时候这类故事可真不少,五菱微货不仅仅是一辆车,更像是很多普通人创业的“敲门砖”。没有什么花里胡哨的设计,只抓住了一个要点:普通人想靠它谋生,就得让它“能扛事”。

国产神车问世!年销量曾达2500万,自主芯片引领豪华品牌追随-有驾

这个对“民生需求”的敏锐度,可不是后来才学会的,而是从三线厂那会儿开始,就深深烙在骨子里的东西了。

其实,把它变成神车的原因,还真不少呢。

神车的原因

在2002年,柳州五菱与上汽和通用联合成立了上汽通用五菱,借助大集团的技术和资金底蕴,五菱 theoretically could 朝着“高端”方向发展。

那会儿,很多车企都在拼“big displacement”和“奢华内饰”啥的,可五菱不这么走,它反倒更坚持“贴近老百姓”的路子。后来推出的五菱之光、五菱宏光,真就成了真正的“国民神车”。

国产神车问世!年销量曾达2500万,自主芯片引领豪华品牌追随-有驾

五菱宏光火得快,不用多说,归根结底就是“懂需求”。

那会儿好多家里都是“一车多用”,平常装货做生意,周末还得带家人走亲访友,节假日也帮邻居带点东西。五菱就把车身加宽了10公分,顺应了这个需求。

别轻视这10公分,说白了,它刚好能多放一箱啤酒,或者一个行李箱,内部还不用软包,都是硬塑料的,因为拉货难免会刮到,硬塑料更耐磨耐摔。价格也就四五万,大部分家庭踮踮脚就能买到手。

国产神车问世!年销量曾达2500万,自主芯片引领豪华品牌追随-有驾

更让人满意的是,它还配备了后驱和高底盘——在那个价位的 econo 车里,这是不多见的配置。山区的农民开它拉甘蔗、搬建材,甚至还能在山路上漂一漂,“秋名山梗” 虽然是网友开玩笑,但也反映出大家对它性能的认可。

后来进入新能源时代,车市又闹了个新局:特斯拉专注高端电动车,国产厂商则纷纷抢占“中产阶级”市场,拼速度、智能驾驶和豪华配置这块地盘。

国产神车问世!年销量曾达2500万,自主芯片引领豪华品牌追随-有驾

这时候有人问:五菱还能追得上吗?没想到,五菱又一次选择了“逆向而行”。

它注意到另一个被忽视的市场:城市里的年轻人上下班用、宝妈买菜接娃,不需要续航几百公里,也不追求什么高大上的智能功能,只想要一辆“便宜、好听、好看”的车子。

于是宏光 MINI EV 出场了,几万块的价位,车身紧凑,无论哪个角落都能轻松停得下,还推出了各种甜美的马卡龙色系,那可爱的样子一下子就吸引了不少年轻人的注意。

国产神车问世!年销量曾达2500万,自主芯片引领豪华品牌追随-有驾

不少人都入手了宏光 MINI EV,平时上班就10公里左右,充一次电能跑上一周,周末还能开到打卡咖啡馆,既比骑电动车更安全,又比打车便宜,朋友们都说它像个“巨型玩具”。

挺有意思的是,这款车不光拿下了全国新能源销量第一的位置,还打破了大家对“低价电动车=老头乐”的偏见,无论是年轻姑娘、小镇贵妇,还是精神小伙,都成了车主,变成了第一款“无论年龄、地域、阶层”都能开的电动车。

其实,五菱的“神”并不完全靠技术有多牛逼,更多的是它始终保持着一份清醒:车企不是在“教导用户”,而是在“照顾用户”。

国产神车问世!年销量曾达2500万,自主芯片引领豪华品牌追随-有驾

在别人都在拼“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时候,它会俯下身子,认真观察普通人到底需要啥——这种不盲从、不浮躁的心态,比任何“黑科技”都更让人感动。

“万物皆可五菱”

疫情期间缺口罩,五菱就把生产线改了,把它变成了口罩工厂;大家喜欢吃螺蛳粉,五菱就自己推出了螺蛳粉;年轻人喜欢潮流车,它就推出了敞篷版的宏光 MINI EV。

国产神车问世!年销量曾达2500万,自主芯片引领豪华品牌追随-有驾

在车展上,一边“左踢”大众 ID.3,一边“右踩”玛莎拉蒂;就算国产汽车芯片供应紧张,五菱也不落后,直接加大研发力度,用了超过500万颗国产芯片,不仅自己解决了供应问题,还推动了国内芯片产业的进步。

有人觉得这就是“趁热打铁”,但真相到底是不是这个样子呢?

那时候疫情特别严重,口罩堪比“硬通货”,不少企业想转行生产,可就是缺乏实力。五菱有现成的生产线和工人,干脆说做就做,几天时间就搞出来一批口罩,还免费送到一线工作人员手中;柳州的螺蛳粉也是咱们的拿手好菜,五菱不仅搞生产,还借机把家乡的特产推得更远,不单是卖货,还帮家乡打开了更大的市场。

国产神车问世!年销量曾达2500万,自主芯片引领豪华品牌追随-有驾

制造国产芯片这事儿,让大家更清楚地意识到汽车行业“卡脖子”技术问题的风险有多大。

目前,车企一旦芯片供应遇到问题,生产线马上就得停下来。五菱自己用国产芯片,其实也是在为整个行业开路试水。

这些事情看似跟造车没啥关系,但从本质上讲,和五菱几十年的信念是一脉相承的:人民想要啥,我们就生产啥。

国产神车问世!年销量曾达2500万,自主芯片引领豪华品牌追随-有驾

以前老百姓需要保持生活的工具,它就造微货;如今人民要安全的防护、好吃的特产,自主的技术,这家伙就去搞这些项目。

这种“不局限在车企里的格局”,其实反映出一种更深入的“用户思维” — 它不只把用户当成“买车的客户”,而是视为“需要帮忙的普通人”。

2021年五菱成为中国第一个累计销量超越2500万辆的民族品牌汽车企业,背后的原因,不是靠一款爆火的车型,而是凭借无数个“满足小需求”的积少成多积累起来的成果。

国产神车问世!年销量曾达2500万,自主芯片引领豪华品牌追随-有驾

结语

从柳州三线厂的第一台汽油机,到街头巷尾的微型货车,再到新能源时代的代步车辆,五菱从未喊过什么“远大的理想”,却靠一件接一件“实实在在”的事,悄悄融入了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说到底,“国民神车”这个称呼,并不是凭空说出来的,而是用几十年的时间一点一滴“打造”出来的。

国产神车问世!年销量曾达2500万,自主芯片引领豪华品牌追随-有驾

这段话其实在告诉我们:耐得住寂寞、坚持到底的公司,不是那些盯着热点跑的,而是真心倾听用户需求的;所谓的“传说”和“传奇”,也不一定是那些轰轰烈烈的大事件,更是那些始终站在平凡人一边,帮他们解决一个个小困扰的故事。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