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373次列车事件,为什么要将过错归咎于安全锤!
男子在高温中忍无可忍,用安全锤敲碎车窗玻璃,只为让车厢透口气,事后被带走登记教育,为什么不是褒奖?
据亲历者、化名“小美”的旅客回忆,7月2日的K1373次列车,是很多人本该平淡无奇的一段旅程,本来高高兴兴结束旅游返程的路上,本来4个小时就能下车的,谁曾料,列车突如其来的一阵猛烈晃动,像是撞了一样,被吓一跳!
列车停了,本以为是寻常的暂停一会,但是一个小时了,车还么有开,车内的广播却迟迟没有给出解释,只有空气,越来越沉闷。
过了一个多小时,列车员才模糊提了一句“线路故障在抢修”,但没人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也没人说还要等多久。唯一可以肯定的是,车厢的温度裹挟着二氧化碳冲击着每一个人,身旁一位五十多岁的阿姨因为实在闷得受不了,脸色煞白,被人搀扶着走向乘务间休息。我们那节车厢像蒸笼,孩子脸都红了,女人汗水一滴滴地从额头淌下来,湿透了衣服,男人受不了光膀子,完全不在意女乘客的感受。
砸窗前,黑衣男子已经和乘务员进行过多次沟通,此刻手里已经拿着安全锤,希望能够打开车门,让车厢通风透气,周围乘客都表示不会借机下车的,缓解车厢不舒适的感受,经过多次沟通,乘务员多次上报,换来的是不可以,耐心等候,回应就是大家要克服困难。
听到这个,黑衣小伙头也不回拿着安全锤向车窗走去,乘务员则大喊“莫砸、莫砸、莫砸”,玻璃碎裂的那一刻,车厢里的人仿佛迎来一场“久旱甘霖”——风,从窗外灌了进来。人们舒了一口气,那一刻,是解脱,是本能。
这并不是一场蓄意破坏,是人性对抗极限的自然反应。
“我们等了好几个小时,工作人员只发了点水,没有任何明确安抚。”小美语气中透露出压抑和无奈,“你知道吗?那风一进来,连车上的温度计都降下来了。原来开个窗,就能救人。”
事后,广铁长沙客运段给出说明:车厢虽闷热,但未达启动应急预案的标准。于是,对砸窗的男子进行了“批评教育”,并迅速修复了破窗。
从事件发展来看,铁路方面的“制度性冷静”与乘客的“情绪性应对”之间产生了明显落差。他们用程序判断是否需要破窗,而乘客用身体感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