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汽丰田全新威兰达在工信部申报了,预计11月广州车展亮相。这次改款最大的进步是车机系统终于换上高通骁龙8155芯片,配12.3英寸液晶仪表、12.3英寸中控屏和10英寸HUD抬头显示,三屏联动功能也给安排上了。丰田在车机智能化上一直被吐槽落后,这次算是补上了欠的作业,但问题是同期RAV4荣放也要换代,两台兄弟车在广州车展同台亮相,左右互搏的戏码又要上演了。
有个槽点得提前说,新车车长从4665毫米缩短到4600毫米,整整少了65毫米。虽然轴距维持2690毫米不变,但车长缩短意味着前后悬挂行程被压缩了,视觉上可能没老款那么修长,实际空间也很难说完全不受影响。官方说空间不会有太大影响,但买车的人心里都清楚,车长摆在那儿,缩了就是缩了。
外观换了新风眼设计,取代了之前的分体式格栅,前脸配贯穿镀铬装饰条和半封闭中网,视觉效果确实比老款精致一些。侧面看着更硬朗,D柱加宽加厚增强了力量感,尾部用贯穿式尾灯呼应前脸。整体造型偏向年轻运动,但丰田的家族化设计语言已经用了很多年,新鲜感还是不太够。
内饰升级力度比外观大。三联屏的组合在这个级别算是主流配置了,8155芯片带来的流畅度提升应该会很明显,至少不会再出现点个空调都卡半天的尴尬了。TSS 4.0智行安全系统全系标配,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主动刹车这些功能都有,高配版本预计会增加座椅通风加热等舒适配置。从配置表来看,这次改款在智能化和安全性上确实舍得堆料。
动力提供三个选择:2.0升自吸、2.0升混动、2.5升混动,全系搭载第五代智能电混技术。标题说的4.7升油耗其实是参考RAV4荣放双擎版的数据,威兰达混动版理论上应该能做到差不多的水平,但这不是官方实测数字,只是推测。2.0升自吸那个版本油耗肯定要高一些,混动版才是燃油经济性的核心卖点。
现在威兰达面对的最大问题不是产品力,而是市场定位。去年RAV4荣放卖了21.5万辆,威兰达只有13.2万辆,两台车明明是兄弟关系,销量差距却这么大。RAV4荣放占据了丰田紧凑型SUV的主流位置,威兰达更像是个补充选择。这次两台车同时换代在广州车展一起亮相,如果产品力相近、定价接近,消费者凭什么选威兰达而不选知名度更高的RAV4荣放?
广汽丰田肯定也意识到这个问题,所以威兰达的差异化策略估计会体现在配置分级和价格定位上。要么把入门价压得比RAV4荣放低一些,用性价比吸引预算有限的用户;要么在高配版本上堆更多豪华配置,走差异化路线。但不管怎么操作,两台车的目标客户群高度重叠,内部竞争不可避免。
竞品压力也不小。本田CR-V刚完成换代,日产奇骏也在这个市场站稳了脚跟,大众途观L、福特锐际这些合资对手也在抢份额。更要命的是新能源阵营的冲击越来越猛,比亚迪宋PLUS DM-i、理想L6这些插混SUV性价比很凶,智能化配置甚至比合资品牌更激进。威兰达虽然补上了8155芯片的短板,但在整个智能化体验上能不能真正追上新势力,还得看软件调校和生态建设。
TSS 4.0全系标配算是加分项,丰田在主被动安全上一向舍得投入,这套系统的实际表现应该比较靠谱。三联屏的视觉冲击力也够,但关键还是车机系统的易用性和响应速度,8155芯片硬件到位了,软件体验能不能跟上是个问号。座椅通风加热、全景天窗这些舒适配置估计会根据车型分级,想要配置齐全可能得上中高配。
预计威兰达的起售价会在18到20万区间,混动版本可能要20万出头。这个价位对标CR-V、奇骏的混动版本,竞争会很激烈。如果最终定价能卡在18万以内,配合终端优惠,性价比还是有一定吸引力的。但如果起步价超过20万,就直接和RAV4荣放正面刚了,到时候消费者大概率还是会选品牌认知度更高的荣放。
对预算18到22万想买合资紧凑SUV、看重丰田品质和混动技术、日常通勤为主偶尔跑长途的用户来说,威兰达混动版值得关注。如果不着急用车,可以等广州车展实车亮相后去店里对比一下RAV4荣放和威兰达的配置差异和价格策略,再做决定。如果对智能化要求特别高,其实新能源阵营的选择可能更合适,毕竟在车机体验和辅助驾驶上,新势力品牌确实领先传统合资一个身位。
关键还是要看广汽丰田怎么给威兰达找差异化定位。如果只是简单地换个壳子加点配置,最终还是会陷入和RAV4荣放互相蚕食的困境。丰田在全球市场玩兄弟车型战略很成功,但在中国市场,消费者越来越理性,同质化的产品很难同时都卖好。威兰达要想突围,要么价格够狠,要么配置够高,要么找到独特的用户圈层,不然夹在中间就是左右为难。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