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车圈,与其说是商战,不如说是一场盛大的行为艺术,主题就叫《我不活了》。主角是捷豹XEL,直接把价格打了个对折还带拐弯,堪称价格屠夫界的行为艺术家,属于不光把桌子掀了,还顺手把餐厅的煤气罐给拧开了。这操作,三体人看了都得从飞船上跳下来给你点个赞,因为太黑暗森林了。
你以为这就完了?不,这只是开胃菜。奔驰A级和GLA,这些过去在鄙视链顶端用鼻孔看人的家伙,现在十几万就能领回家,属于直接不装了,摊牌了,什么品牌玄学,什么德味儿传承,在堆积如山的库存面前,都是压缩毛巾,一滴水就给你打回原形。以前买个奔驰,你得跟销售斗智斗勇,现在销售看你的眼神,比看亲爹还亲,就差给你磕一个了。我作为一个开了十几年油车,也短暂拥有过电车的中年人,我讲句实话,看到奔驰降到这个份上,我心里是有点恍惚的。感觉我过去十几年奋斗的目标,突然就变成了一个笑话。
合资车更是重灾区中的震中。别克威朗,六万多。轩逸,不到五万。雅阁,价格快跟国产A级车贴身肉搏了。这些曾经躺着赚钱的“老炮儿”,过去靠着一个标,一个用了十几年的发动机,就能在国内市场横着走。他们的逻辑很简单:我有品牌,我有历史,我就是牛逼。但他们没算到,时代变了,有一帮人根本不跟你玩什么历史,直接开着“高达”就冲进来了。
这帮新能源势力,就是典型的掀桌子玩家。他们的逻辑更简单粗暴: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燃油车练的是金钟罩铁布衫,一拳一脚,讲究个马步扎实。结果新能源直接掏出了雷电法王杨永信的电击枪,根本不和你肉搏,直接远程给你来个透心凉。什么发动机热效率,什么变速箱平顺性,在绝对的安静、绝对的低用车成本和一堆花里胡哨的智能大屏面前,显得那么的苍白无力。讲真,消费者懂个屁的技术,他们只知道哪个开着爽,哪个用着省钱。
所以你看,豪华品牌带头“自爆”,合资品牌被动“挨刀”,这根本不是一场正常的商业竞争,这是一场闪电战。是一场维度打击。燃油车的护城河,一夜之间变成了马里亚纳海沟,自己把自己淹死了。国产燃油车就更惨了,本来想跟着合资大哥后面喝点汤,结果大哥自己都开始要饭了,他们只能在旁边表演铁锅炖自己。哈弗H6降四万,长安逸动五五折,这已经不是降价了,这是含泪清仓大甩卖,卖一辆亏一辆,但没办法,库存已经变成了镇店的石狮子,再不搬走就要被压死了。
二手车市场?哈哈,那已经不是倒霉了,那是直接被送进了ICU。新车价格都腰斩了,你一辆开了三年的准新车,价格直接原地蒸发。很多车主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的车从一个“资产”,变成了一个“负资产”。二手车贩子最近都不敢收车了,天天在朋友圈转发心灵鸡汤,感觉马上就要转行去开奶茶店了,还是加盟那种。4S店老板更是一把辛酸泪,销量翻倍,利润是负的,纯纯为厂家打白工,活成了新时代的活菩萨。
写到这里,我突然感觉我这个修仙的比喻可能有点用力过猛,但你别说,还真他妈的贴切。这就是一场修行界的变革,旧时代的“法修”被新时代的“体修”按在地上摩擦。你还在念咒施法,人家直接一拳把山都打爆了。
更绝的是,政策还在旁边给你关上了最后一扇门。新能源牌照随便给,燃油车购置税优惠取消。翻译过来就是:国家不带你玩了。这是一种态度。一种赤裸裸的偏爱。
所以现在摆在消费者面前的问题,已经不是“捡便宜”那么简单了。雅阁十五万,比亚迪秦也差不多,你怎么选?一个代表着一个时代的落幕,加油方便,技术成熟,但油价像渣男的心一样说变就变。另一个代表着一个时代的开启,用车成本低到发指,智能化高到离谱,但充电排队和电池衰减也是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这不是选择,这是站队。你买的不是一辆车,是你对未来十年出行方式的投票。
你问我该怎么选?别问我,我也不知道。可能最好的选择就是不买车,因为无论你买哪个,三个月后都得背刺你,唯一的区别是被捅一刀还是被捅三刀。你现在冲进去买个燃油车,看似抄底,万一明年再降三万呢?你现在买个电车,看似拥抱未来,万一明天出了个充电五分钟续航两千公里的压缩电池呢?市场不会等你慢慢想,规矩早就变了,变得连制定规矩的人自己都害怕。就问你怕不怕?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依法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