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士M817 Max+这次上市,给我第一感觉就是硬派、霸气。你知道不?这车的售价36.99万,挺符合我们对猛士的期待了,毕竟无论从外观还是性能,都在硬派越野的范畴里。它的续航则特别抢眼,官方说法是1365公里,估算下来,这个续航在你日常上下班+周末出游的场景里,基本上不用担心续航焦虑了。能做到这个水平,得益于电池容量的提升——50.4度的宁德时代越野电池,没细想过,也许这个容量的选择是因应性能和续航的平衡点。说因应,其实就是我个人猜测,毕竟在供应链整合里,容量越大成本越高,但续航长久的动力电池,能吸引更多用户买账。
说到这,刚才我翻了下笔记(其实就是随手翻手机相册),那张车的侧面线条,饱满得让我想到吃完火锅还在吃火锅和羊蝎子的场景,轮圈花瓣状的设计也很有艺术感——也许有人会觉得有点繁琐,但我觉得这个造型挺符合它的霸气风格。车身尺寸510019981899mm,轴距差不多3005mm,以这个尺寸来看,空间还是挺充裕的,后排坐的差不多可以翘起二郎腿。最迷人的是,它的最小离地间隙237mm,这个数据让我瞬间联想到,一脚迈出去,差不多能踩到18厘米台阶的高度,能涉水820mm,感觉在城市里应付泥泞路,或者轻度越野,都没问题。
你知道吗?为了追求硬派表现,似乎很多品牌都把性能价值重点放在越野性能上,像离去角和通过角这些参数。去年我还和修理工聊过,问他:你觉得,一台插混SUV,越野能力和油耗哪个更重要?他笑着说:当然越野啊,油耗能少点,车才值钱。油耗这里我得提前打个折扣,毕竟新车标配多,高科技配置满满,比如全系标配HarmonySpace 5鸿蒙系统,支持领航辅助(NCA),操控起来还是挺智能的。这里面,我还在想,华为的系统加入,是取舍还是增值呢?个人觉得硬派越野车配上智能系统,反倒能增强驾驶的乐趣和安全感。
不过说到性价比,我其实心里有点矛盾,你想想,36.99万,除了硬派外观和续航优势,内饰也挺科技感,丹拿18扬声器、双50W快充,我跟朋友吐槽:这配置看着很新潮,但实际用起来,够用就好。这是我个人觉得,不代表所有人都这么想。毕竟,一台接近5米长的越野车,要真是用来上下班,可能显得有点浪费。但你说,买这个车,就纯粹拿它当代步?也不完全,更多的是一种不断试验边界的心态。
我还在琢磨,它的超级拓展坞预留了二十多个接口,可以挂无人机、装行李架,我心想,这种未来感是不是也反映了它的多用途定位?我一直认为,越野车不一定非得用在泥巴地上,也可以作为一种生活工具。于是,我问自己:你会不会考虑,它的动力系统,最大505kW,扭矩848牛米,这样的参数,多少次试过开出去超车佬的快感?尤其是在城市里,踩一踩油门,爆发力十足。
这里想跑题一下,很多人可能会觉得硬派越野和智能科技,两者是不是互相矛盾?我曾经听过朋友调侃:越野车能智能,那还是越野车么?科技的加入,让越野变得更有趣了,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它能让我们在荒野里更有掌控感。
这样一款车,除了硬气的外观,还有很多细节我没提,比如最小离地间隙、涉水深度,都是在实际使用中能落到地上的参数。你估算,百公里油耗大概在12升左右,凑合用吧,毕竟越野车的油耗这个事情本身就不是能算清楚的数学问题。一位销售跟我说:买这个,主要图个面子,技术和性能都不是问题。我心里想:那你说这车值不值这个价呢?嘿,这个问题挺真实。
问一句:你觉得,像这样的硬派越野车,能不能代表猛士的精神?还是说,随着科技的发展,这种硬汉形象其实也可以变得更软?给你留个悬念——我猜,或许人们对猛士这个词,早已不单纯是硬气那么简单了。
你说,对这车的又存在哪些想象?我自己觉得,可能某天我们会看到它既能狂野翻山,又能在城市里悠悠晃,一边嚼着薄荷糖,一边导航到朋友家。车的硬与柔,会不会也随着技术走向融合?这个问题,留给你思考了。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