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今天搞了个大新闻,说要发一个新超跑,号称是LFA的精神续作。
讲真,我听到这个消息的第一反应是,丰田你是不是睡醒了?还是说章男先生的赛车服又找不着了,非得整点花里胡哨的来证明自己还醒着。LFA是什么?是艺术品,是丰田不计成本烧钱烧出来的一具V10水晶棺材,是那种赔钱赚吆喝的终极行为艺术。它最值钱的不是性能,而是那种“老子就是有钱有技术,但老子就不想挣你们钱”的偏执。
现在你跟我说,一个V8加电机的玩意儿是它的精神续作?这不叫续作,这叫投降,这叫不装了,摊牌了,老子就是要赚钱。这感觉就像是修仙小说里,一个修炼纯阳真气的剑仙,突然有一天跟你说,他悟了,现在改修电力驱动飞剑了,环保,还带快充,输出功率嗷嗷叫。这合理吗?这不合理。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修仙的比喻有点蠢,但又有点贴切,你们就凑合着理解吧。
然后最骚的是动力。V8双涡轮,再加个电机,咣当一下,900马力。
900马力是什么概念?就是一脚油门下去,牛顿的棺材板可能压不住,但你的发际线肯定是压不住了。现在这个时代,马力就是通货膨胀最严重的玩意儿,是个车企都敢给你堆数据,堆得比压缩毛巾还夸张。但丰田这么干,味道就不一样了。这不像是法拉利或者兰博基尼那种日常操作,这更像是一个一直跟你说养生最重要的中年人,突然有一天开始顿顿吃烧烤喝大酒,还非要跟你掰手腕。
这就是掀桌子式竞争。什么技术路线,什么多路径,说白了就是四个字:我不过了。
当下的汽车市场,已经不是存量竞争了,这是黑暗森林,你死我活。根本不存在什么体面的竞争,只有“我活不好,你们也别想活”的极限施压。如果说之前大家还在餐厅里文质彬彬地比谁的菜做得好,丰田这一手,就是直接把李云龙的意大利炮给拉进来了,最好的防守就是把餐厅给爆了。要么成仙,要么成盒。就问你怕不怕?
当然,官方说法肯定很高大上,叫什么“商业化赛车”,叫什么“赛道技术反哺量产车”。诶,是是是,你说的都对。这套话术,我作为一个天天在网上看各种发布会的中年人,耳朵都快听出茧子了。讲真,真正的技术试炼场,根本不在勒芒,也不在纽北,而在中国任何一个三线城市的早高峰。你那900马力再牛,能躲开一个突然横穿马路的老头乐吗?你那空气动力学套件再炫,能在大爷突然躺下的时候帮你规避责任吗?
我昨天晚上点了个外卖,那个骑手小哥的电瓶车改装得跟这个车一样快,过减速带都不带停的,我当时就觉得,高手在民间。
所以说,反技术崇拜是非常必要的。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我把话放这了。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这才是技术的终极考验,是所有智能驾驶都绕不过去的坎,是悬在所有车企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烦死了,真的!
但是,话说回来,丰田这一手虽然在精神层面背叛了LFA,但在商业层面,它又确实是开窍了,是悟了。
为什么?因为会买LFA的人,和会买这台新车的人,根本就不是一波人。LFA承载的是一种品牌玄学,是一种近乎宗教的信仰。买它的人,不是为了开,是为了供着,是为了证明自己和丰田一起疯过。而这台V8混动超跑,它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市场,一个被各种电动爹惯坏了的市场。在这个市场里,你不大力出奇迹,你不把参数拉满,你就是原罪。
所以丰田变了,它不再跟你谈什么V10的声浪情怀,直接用900马力这种简单粗暴的数字砸你脸上。它不再搞什么限量发售的饥饿营销,而是告诉你这玩意儿可能会量产,让更多人有机会拥有。
加大加大加大。
这是一种降维打击。它用一个看起来像是超跑的东西,去打击那些还在纠结三电系统和智能座舱的对手。它的核心竞争力,不是那台V8,也不是那个电机,而是车头那个丰田标。这个标代表了稳定,代表了全球渠道,代表了一种即便它疯了,也比大多数清醒的对手更靠谱的底层逻辑。
所以这台车最后能不能成为一代经典?
谁在乎呢?重要的是,丰田终于疯了。一个疯了的丰田,比十个正常的法拉利都有意思。因为你永远不知道它下一秒会掏出什么来,可能是一台更快的超跑,也可能是一台会飞的卡罗拉。这种不确定性,才是这个无聊世界里唯一的乐趣。
本新闻严格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倡导积极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争议,欢迎监督指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