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听过的最扯淡的一句话,莫过于“买油车比电车划算,因为油车虽然花钱多,但很保值。”每当你动了买电车的心思,总有人扑上来苦口婆心:“别冲动,电车赔钱又不保值,油车虽说费点油、维修贵点,可过几年还能卖个好价钱,多划算!”在这套“油车信仰者安慰剂”逻辑下,我们似乎都成了韭菜,任由油车市场薅羊毛收智商税。
起初,我也被这说法打动,思前想后险些放弃了电车的念头。可真静下心来,把数据挨个翻一遍,你会发现这逻辑,比国产剧的狗血剧情还不靠谱。所谓油车保值,在今天其实纯属心理安慰。
先来说说豪华车市场。六七年前,宝马5系没个四十几万裸车价都不好意思下地跑,落地价轻松逼近五十万。奔驰C级、奥迪A4L、奥迪Q3,个个三十万起步,是那种能撑门面的“价值得体”代表。可如今市场巨变,这些昔日“王者”还保啥值?奔驰C直接杀到21.48万,比某些合资A级车还便宜;宝马5系随随便便优惠14万起,甚至还有更狠的折扣;奥迪A4L新车都跌到18万档次。原来豪车也有掉价的尊严,不仅不保值,有的还贬得比电车还快还狠。
再来看大众信仰。许多人把10万出头的轩逸、卡罗拉、朗逸奉为家用神车——皮实、耐用,不挑路,二手价高。听起来可是老百姓的“回血神器”。但事实呢?拿2021款轩逸自动挡为例,上市指导价11.9万;才不到3年,二手市场普遍只剩5.78万到7.58万,所谓“保值率”不过48%-63%。别忘了,购置税、保险、上牌费、维修保养一串下来,真算总账,你的油车哪还有什么“保值”?顶天了算个“折价甩卖”。
那么电车呢?被黑得最多的比亚迪海豚,2021年新车价11.28万,现在二手价4.68万到7.5万。保值率41%-66%,和轩逸其实半斤八两。电车还有用车成本低的巨大优势,电费几块钱能跑两百公里,保养几乎白送。油车这回还能说什么“划算”?细算账,油车利息都被充电省成了毛毛雨。
退一步讲,油车“保值”的金身,就是建立在市场需求稳定基础上的。但看看中国汽车市场结构:到2024年,国内燃油车存量还有3.42亿辆。听起来“基数大、底盘稳”,很让人心安。但新能源已由2019年不足5%市占率飙升至如今超50%。你想想,现在每卖两台新车就有一台是电车,趋势一边倒。再过四五年,市场渗透率八成以上是大概率事件。
想象一下,到那时还有超过三亿台油车残存在市场,谁还来给你当接盘侠?二手油车处境会有多尴尬?厂商也不再撑着这摊生意,很多品牌明确2030年“断油”,不再生产燃油新车;本田甚至豪言2027年一刀切。你还想指望配件供应、保养体系永远在线吗?当厂家选择“弃子”,油车还剩下多少残值?用小拇脚趾头想想,都能明白结果。
很多人遇到买车问题,总喜欢抓住过去的旧认知当救命稻草。什么“油车保值”、“电车不靠谱”,说到底,是对新世代转型的恐惧,是一种集体幻觉。可惜现实不讲情怀,只认趋势和利益。
如今油车新车价格一跌再跌,二手市场流通受阻。新能源正步步紧逼,从技术到补贴,从消费趋势到政策支持,全线压制燃油车。还用着五年前的理论、七八年前的逻辑,实在很难做出理性的消费决策。
所以,别再天真地说什么“油车更划算、保值率高”。拆开层层外衣后,这早就是无根之谈。市场数据、用车体验、产业趋势,全都在用脚对油车“保值”吐槽。每个还在纠结油车“划算”的朋友,不妨多查查数据,少听点段子,多看看趋势,好歹别拿老黄历指导当代生活了。毕竟,在巨变面前,越停留在过去,吃的亏越大。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依法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