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万价格区间的新能源SUV,我觉得真不是说挑就能挑出来,得看细节,得考虑实际需求。
先说第一位嘛,比亚迪海狮06,价格在13.98万到16.38万间,算是最近挺火的一个车型。它属于插混或者纯电,空间越级,能接受大脸灯的基本都挺喜欢的。优点嘛,我觉得空间确实大——后排坐两个成年人弹个乐呵,腿都不用夹紧。续航方面,插混能跑到1670公里(这个我是不是记错了?反正数据挺长的),纯电快充也挺牛,800V的快充让我想到,大概15分钟能充到80%,也就是说能喝个咖啡的时间搞定,不会每天都忙着排队充电。底盘方面,调得挺舒服,不悬挂硬邦邦那种,整个开起来不颠簸,适合家用。
不过我也得承认,喜欢它的前提是,能接受它的大灯风格,那种卡通脸造型,符合年轻人的审美。我身边朋友有人就说:要不是灯太夸张,我都舍不得打量它的内饰。这点我也纠结过,毕竟大灯是给车的门面,可喜欢不喜欢还得看个人。
第二款是零跑C11,价格在14.98到16.58万,纯电或增程版本都行。它优势直指长续航:轴距有2930mm,空间自然不用说,坐两个大人跑长途都宽敞。芯片用的高通8295P,反应速度快,点火试过,反应很敏感。可以640km的纯电续航,虽然比起海狮可能短点,但够家用。它还具备800V快充,充电时我猜(没实际实测)可能十几分钟充满一部分油箱,没有问题。双叉臂悬架是亮点,不像一些价位车只有麦弗逊,操控上会更稳,尤其在弯道会更顺畅。
但是,价格比海狮高点,配置也更偏向科技感。要我说嘛,整体评价不错,就是最近销量还不算爆炸,可能还是市场认知度在慢慢建立。
第三个是广汽埃安i60,预售价在11.98到12.68万,优势在弹匣电池2.0,安全性更高。我昨天翻了下笔记,114kWh的电池保证续航,亏电油耗居然只有5.5L/100km,从用料到静音表现,都挺令人满意。配备的智驾系统全面,自动驾驶辅助在城市里还能应付个七八成。静音效果特别好,尤其是在高速上,车内几乎听不到风噪。
可能压力就是弹匣电池的安全辐射问题,我不是专家,只猜测它用的电池换成了安全级别更高的技术。价位也是挺接地气的,性价比算不错。
说到空间越级,这块我得跑个小跑题。你有没有发现,很多车卖得好,除了配置外,空间都不错?尤其是家用车,家里老人、孩子的需求最重要。比如我参加一次试驾,朋友的老人坐后排明显觉得腿够空间,觉得比某些十万左右的SUV还宽敞,之后还问我:这车后排空间真有那么大?我也没办法完全解释,只能说这车设计偏向商务,空间的确用心了。
第四款长安启源Q07,价格在13.98到17.58万,属于插混,续航可以到1400km,用的什么技术我不太清楚,反正听起来挺悬的。它空间大,轴距2905mm,开起来稳得一批。最创新的是他们标配了高速NOA(自动导航驾驶辅助)和CDC智能悬架。听上去挺牛的,其实我还在琢磨,这悬架是不是用的高级沉浸感,毕竟要配置到这个级别,制造成本也高。
这个价格段,很多人都在关心油耗和续航实际表现。我之前问过销售:实际用下来,油耗大概多少?答复是市区大概7升,郊区差不多5.5升。我心想,这个油耗在插混里算还可以,关键还是看能不能用油箱跑到它宣称的续航。
第五个是比亚迪宋PLUS,它的售价在13.58到17.58万,是兼顾插混和纯电。它的优势嘛,敢打标杆,没有太多跳票。成熟可靠,油耗低——我估计百公里6升左右(其实看驾驶惯),实用性高。保有量大这点确实心里踏实,买车不用担心售后和维修问题。年底可能会清库存,价格会更实惠点。
我觉得这个价格区间的车,最怕的还是平庸。但宋PLUS亮点在于,它几乎把新能源SUV的基础做到了极致,不算太炫,但耐用、实用,专门给家庭用户设计。
第六个是深蓝S05,价格大概在12.99到14.99万,是个纯电车。它有620km长续航,冬天也能跑得更远一点(我没细想过是否真实,但体感)。全系支持3C超充,意味着时间可以压缩到半小时左右。年轻化的设计我感觉还挺到位的,没有那种土苹果风,但颜色多,线条流畅。
唯一的疑问是:这个续航能不能稳定,毕竟我也是猜。从季节性角度看,冬天续航确实会缩水,车企应该也考虑进去了。
说完这几款车,我在想,实际用起来,哪个才是真正适合自己的?比如说,自家上下班,不需要太长续航,像深蓝S05可能就够用了;但如果我需要长途带娃,海狮或许更靠谱一些。我一直在琢磨的,是我们平时会不会太在意配置全面与否,但车子真正用起来,还得考虑安全性、耐久性、后续维护。这点比我上次一朋友说得更有道理:年纪大了,最怕麻烦。
刚才翻了下我拍的相册,偶尔看到一些对比照片——比如去年我试驾海狮和零跑C11,发现后者驾驶起来感觉更灵活,而海狮的空间优势立竿见影。
啊对了,我还想问:如果你们在这个价位段,最看重的是什么?续航?空间?还是配置?没想好这个问题自己就陷入思考了。
(这段先按下不表)
总的说来,这几款车都各有千秋,哪个最适合,还得看怎么用。你觉得呢?有没有哪个车的细节你特别关心?我可以帮你分析分析,毕竟,选择车其实也像投胎,要看哪个细节决定了留在心里的位置。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