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力限制”叠加“导流孔失效”!小米汽车背后藏着多少营销套路

文|喵晓迪

编辑|喵晓迪

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本文叙述皆有官方信源,为了给读者更好体验,放在了文章后缀!#图文打卡计划#

宣传1548匹马力,实际到手打五折!小米汽车搞"性能分期付款"惹众怒。碳纤维机盖成摆设,车主拆解发现猫腻。这场科技圈上演的"狸猫换太子",比《水浒传》里孙二娘的人肉包子铺还坑人。

“马力限制”叠加“导流孔失效”!小米汽车背后藏着多少营销套路-有驾

SU7 Ultra车主发现车机系统暗藏"功力锁"。升级1.7.0版本后,1548匹马力缩水成900匹,想用满血性能得先去赛道刷圈速。这套路堪比健身房私教课——钱交了才发现增肌课程要额外付费。小米解释说是"安全考量",却暴露了车企把用户当猴耍的潜规则。

“马力限制”叠加“导流孔失效”!小米汽车背后藏着多少营销套路-有驾

碳纤维机盖的导流孔被证实是聋子的耳朵——摆设。车主用鼓风机测试,纸巾在孔洞前纹丝不动。拆解显示所谓"双风道"根本没有贯通结构,这个设计让人想起《三国演义》里诸葛亮的空城计——摆个架势吓唬人。小米赔偿2万积分,相当于菜市场短斤缺两被抓包,退给顾客两棵葱。

“马力限制”叠加“导流孔失效”!小米汽车背后藏着多少营销套路-有驾

2015年大众柴油车排放造假案揭开汽车业"皇帝新衣"。检测模式与实际驾驶分离的作弊手段,和小米"赛道解锁"模式异曲同工。这种行业通病像韭菜割不完,每次都是消费者买单。

“马力限制”叠加“导流孔失效”!小米汽车背后藏着多少营销套路-有驾

车企宣传空气动力学性能必提风洞测试。小米SU7 Ultra的风洞数据至今未公布完整视频,这操作如同魔术师变鸽子——关键步骤都在黑箱里。第三方检测机构透露,民用车辆风洞测试费每分钟烧掉4000元,多数车企选择"意思意思"。

“马力限制”叠加“导流孔失效”!小米汽车背后藏着多少营销套路-有驾

小米补偿2万积分相当于200元现金券。SU7 Ultra选装碳纤维机盖需加价1.6万元,这种赔偿力度好比强拆民房赔两袋水泥。更阴险的是改配方案——未交付订单可换铝制机盖,等于变相承认碳纤维版是智商税。

“马力限制”叠加“导流孔失效”!小米汽车背后藏着多少营销套路-有驾

新能源汽车认证标准存在巨大漏洞。动力输出限制无需在工信部备案,空气动力学设计不用提交实测数据。这种监管空白让车企钻空子,如同菜市场不设公平秤,摊贩随便报斤两。

“马力限制”叠加“导流孔失效”!小米汽车背后藏着多少营销套路-有驾

小米体验店里的SU7 Ultra展车仍标着1548匹马力参数,车头碳纤维孔洞反射着展厅射灯。

“马力限制”叠加“导流孔失效”!小米汽车背后藏着多少营销套路-有驾

雷军微博置顶着"为发烧而生"的造车宣言,评论区最新热评是车主拍摄的故障码照片。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