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亚连续7个月销量破2万背后:那台1.5L发动机为什么能卖给别家用?
盐城工厂的焊装车间里,387台机器人正在以0.1毫米的精度焊接车身钢板——这个数字大概是两根头发丝的粗细。而就在几公里外的发动机生产线上,今年前9个月已经有92781台发动机被装箱发往海外,给其他品牌的车型供货。一个车企的发动机能卖给竞争对手用,这事儿本身就挺说明问题。
我在4S店试驾K3的时候,销售顺口提了句:“这台1.5L发动机城里开百公里5.1升。”当时我还以为他在吹,后来专门留意了下实测数据,确实差不多这个数。十年前这油耗得是混动才能做到,现在一台纯燃油车就实现了。
技术上的门道在CVVD这三个字母里。传统发动机只能控制气门什么时候开,现在连开多久都能管了。低速的时候扭矩上来12个百分点,高速巡航又能省5个点的油。听着不起眼,但积累下来一年能省两三千块油钱,对普通家庭来说不是小数目。
起亚今年的销量数字确实好看——9月单月22388辆,连续7个月破2万。可要我说,这些数字背后藏着的那些东西更值得琢磨。
比如车身用的钢材。热成型钢占了四分之一,超高强度钢将近一半,C-NCAP碰撞测试拿了五星。关键是车身反而轻了85公斤。又要安全又要轻,这两件事本来就矛盾,能做到这个程度说明结构设计下了功夫。
混动版本的狮铂拓界我也开过一阵。城里堵车切纯电模式能跑15公里,上了高速发动机直连,该用啥用啥。综合油耗4.8升,比燃油版省了三分之一还多。这套TMED系统没搞什么花架子,就是实打实地省油。
倒是有个细节挺暖心。新款车型加了个后排检测功能,下车后如果后座还有生命体征,手机会收到提醒。这种设计看着不起眼,但每年因为粗心把孩子忘车里出事的新闻也不少。能想到这一层,算是用了心。
智跑Ace那套辅助驾驶系统我在高速上试过,过弯道会提前减速这个设定挺聪明。第一次体验的时候还有点意外——系统判断比很多老司机都稳。当然了,辅助驾驶不是自动驾驶,方向盘该握还是得握好,这点别含糊。
车机系统倒是中规中矩。语音识别准确率据说到了98%,该有的功能基本都有。试驾的时候用语音导航去了趟郊区,识别没出什么岔子。不算特别惊艳,但也挑不出毛病。
起亚的出口业务今年涨得挺猛。那台G4FS 1.5T涡轮增压发动机,据说能在零下30度到50度的环境里稳定输出,功率170千瓦,扭矩253牛米。这种规格的发动机能卖给现代集团的海外工厂用,多少能看出点技术底子。
至于氢燃料电池的事儿,2026年要在盐城量产,续航850公里,加氢3分钟。这个方向是不是未来主流现在还说不准,但起亚愿意押注这条线,说明他们对长期技术布局还是有想法的。搞技术这事儿急不来,没个三五年很难出什么真东西。
说到底,车卖得好不好表面看是价格配置品牌这些,往深了看就是制造功底和技术积累。起亚这两年的变化,大概就是把以前攒的那些技术慢慢落地了。J.D.Power那边给的数据是每百辆车93个问题,在主流品牌里排第三。这个成绩不算完美,但也能看出质量管控确实在往上走。
值不值得选还得看个人需求。预算够、想要省油、对智能化有点要求的,可以去店里试试车,自己感受一下。买车这事儿,听别人说一百遍不如自己坐进去转一圈。毕竟开车的是你自己,别人的体验终归是别人的。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