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召开的2025中国汽车论坛上,奇瑞的设计理念引发了全场嘉宾的关注。如今,汽车行业正处于新能源与智能化转型的风浪间,如何树立品牌独特性,成为能否在全球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的重要法宝。而这场关于奇瑞汽车造型设计的专场论坛,释放了一个明确信号:设计已不再只是“美美”的事情,而是让品牌在全球市场中突围的关键战略之一。奇瑞正在用自己独特的“体系化设计能力”,串联技术推进、产品竞争力、品牌提升和国际市场开拓的闭环。听起来是不是特别高深莫测?别急,咱们来拆解看看奇瑞这份独家秘籍到底有何过人之处。
首先,设计的真正价值体现在实打实的业绩上。从2025年前三季度数据来看,奇瑞集团交出了五大历史性成绩单:销量创新高、新能源板块发展提速、出口量领先、品牌形象提升、表现佳。而这些煌煌数据,都隐隐透露着设计的身影。比如,奇瑞的设计团队深刻洞察了不同市场的审美偏好:欧洲市场爱极简,奇瑞就把车型设计得线条流畅又不失科技感;东南亚地区钟情运动风,奇瑞便在细节上搞了不少“小心思”。设计成为了他们进入海外市场的一块金字敲门砖。
再比如,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奇瑞深谙“新能源技术必须让用户看得见摸得着”。什么“ICAR趣味设计”吸引年轻人、什么风云A9L的智能交互设计让用户上手就感觉“不便是不智能”,这些设计符号都把奇瑞的技术底牌铺到了用户感知前沿。你说这招是不是够聪明?没有设计把技术包装出亮点、变成用户秒懂的价值,谁能在市场里脱颖而出?而在品牌跻身高端上,奇瑞的星途系列更是融入东方美学,钻石切割线条、流线型车身,你看那些造型透着满满文化自信,谁都能看出来奇瑞是奔着“文化溢价”去的。
当然,设计的成功绝不是一个人的solo,而是整个团队共同协力的结晶。奇瑞不仅在国内外布局了10大造型中心,还吸纳了众多国际化、多元化的年轻人才,这帮人的脑洞和设计经验,直接促成了奇瑞在全球市场上的审美适配。而且奇瑞没只是埋头拉车,还积极搭桥铺路—比如举办了全球大学生设计大赛,挖掘年轻创意,让这些“小脑袋”成为设计接班人;又比如成立艺术开阳实验室,与高校一起搞产学研合作,把新材料、新工艺的实验室创意直接转化到量产车型中。奇瑞这又是“精神股东”,又是“实务高手”,不光自己玩得转,还试图把整个设计生态给建起来。
那么问题来了,设计到底是奇瑞的“外表工程”,还是它穿越行业周期的战略核心?答案显然是后者。别看奇瑞年出口量936,428辆、新能源销量同比增长77.1%,这些业绩背后不光是技术的默默付出,更是设计深度绑定企业经营的铁证。奇瑞还提出了三大设计原则和六步设计方法,从“造型惊艳”到“用户共创”,从市场反馈中汲取灵感,确保产品既美观又实用。你别觉得这是忽悠,风云A9L的NOA智能化设计成为一大卖点,已经用事实证明了这套方法实打实地管用。
更令人欣慰的是,奇瑞并不满足于扮演单纯“奋斗的个体”,它希望成为行业发展的推动者。一方面,它联合高校、整车企业和其他设计机构,共同讨论设计中的潮流与痛点,试图推动实物成果到行业共识的转化;另一方面,它大胆把东方美学融入国际车企舞台,试问一款在欧洲市场卖得火热的奇瑞,能像美国车、日本车那样成为全球审美的精致样本吗?
如此看来,奇瑞的设计思路不仅仅踩在现下的流行趋势上,它还想搅动整个未来汽车业的盘子。能够从技术、设计、文化层面全面发力,不依赖单一突破,而是靠体系能力完成全球竞争,奇瑞这波操作,真的可以说是“中国创造”迈向新阶段的硬核代表。
但问题来了:那些还在追逐炫技设计、迷信“电动车就该长得怪”的车企,什么时候才明白体系化能力的重要性?奇瑞的造型经验摆在台面,一本活教材,谁又能学得明白,又学得快?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