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A5L山路试驾,智能辅助体验,外观和内饰升级

引擎的轰鸣声穿过武夷山的薄雾,茶园尚未清醒,清晨的空气里满是青草和泥土的味道。前挡风玻璃上残余的水珠顺着曲度滑落,像某个细心的旁观者悄悄记录下我的每一次转向、加速、刹车。坐在上汽奥迪A5L Sportback里,四周沉稳而安静,只剩机械与路面的耳语。德系豪华燃油车能不能既保有“机械美学”的浪漫,也不舍丢“智能时代”的锋芒?今天这个问题,我们不妨从一场隐藏在茶园和林间公路之间的“较量”开始寻找答案。

茶园路上,转进林间的小道,光影斑驳,路面干净。我的右手自然地拨到S挡,按下Drive Select,感受到变速箱和发动机的脉动——这是一种只属于燃油车的、略带挑衅式的反馈。第五代EA888发动机和7速S tronic双离合变速箱,仿佛舞伴一般默契,踩油门、降挡,动力输出几乎和我的思考速度同步。弯道袭来,“quattro四驱系统”把近五米的车身像黏在路面上一样甩进弯心,CDC悬挂和五连杆结构把侧倾抚平,还给我一个 “你其实能开得更快”的错觉。这一刻,才明白什么叫“性能与智能,一个也不能少”。这是“驾驶沟通感”,亦是德系工程师最得意的手笔——“让你产生一种控制感,但从不让你真的失控。”

回过神,切回“舒适”模式。底盘松弛下来,悬挂化骨绵掌一般吸收着颠簸,车身依旧紧致。奥迪式转向的“电子味”依然在,但能挑剔的,往往不是致命的。试问,又有多少人能拒绝一辆在动力和优雅之间自如切换的轿跑呢?

旗舰车型带了MHEV plus超级轻混系统,账面数据写着200kW、400N·m——这些数值在新能源浪潮下似乎逐渐被炒成股市里的技术指标:你以为只是好看,殊不知背后藏着工程师半头白发和无数次调校。对于“熄火开空调”这种看似微不足道的功能,燃油车总算和新能源打成平手。过去车主们在夏天等人的无奈,终于成了历史。

德系豪华,除了性能和舒适,最容易被忽视却最让人牵肠挂肚的,往往是对“美”的拿捏。新A5L Sportback依然保留了奥迪的无框车门、流线溜背,轴距“等比例加长”后依然修长,躲过了“大个子变臃肿”的德系怪圈。很多人一提“加长”,脑中浮现的只有“变丑、变松、变油腻”——但这台A5L偏不信邪。矩阵式LED大灯、贯穿式后尾灯都玩出了新鲜花样,还有那若有若无翘起的鸭尾和能点亮的“四环”,体面,是要从头到尾霸占到底的。

只不过,钢琴烤漆面板成了指纹收集器,方向盘和座椅的红色缝线倒像在提醒:“别忘了你买的是运动轿跑”。豪华与运动不是非此即彼,两者汇总在驾驶者手里的那一刻,才显得有点人情味。

内饰的升级倒是真叫人有些意外。3D曲面一体屏、副驾娱乐屏,还有PDLC可调光天幕和20扬声器B&O音响系统,每一样都像是对“情绪价值”的讨好。不说别的,就算晚高峰堵在路上,华为乾崑智能驾驶辅助能接管的那一刻,脑子里的焦躁似乎也能分给芯片处理一些,缓一口气。

不过,德系品牌一贯的克制,让A5L Sportback的智能驾驶不如“鸿蒙智行”等国产新能源那样激进,依然主打一个“稳准”,激光雷达也被巧妙地藏进了前保险杠。大道至简易,真正的聪明往往藏着点节制和害羞,绝不会不由分说把高科技晾在全世界面前。

对于德系豪华燃油车还能卷出什么新花样,行业里其实流行一句话:“卷配置不如卷底子,卷性能不如卷靠谱。” 在中国汽车市场“内卷”成疾的今天,轻言可靠都成了沦为笑话的豪言壮语。但A5L Sportback这辆车,让人暂时忘掉了减配、压缩成本的行业“黑魔法”,起码在质感和用料上看不出“刀法”。车企们都明白,做最能打的合资豪华B轿,和拼命把成本削平的“淘金大战”是两种活法。只是,大多数人并不会分得清。

也许有人会问,这样的车值不值25.59万~36.99万?在体验之后,我只能说:如果这都不算今年表现最全面的B级燃油车,那么一定是我职业生涯测试做得还不够多。

新A5L山路试驾,智能辅助体验,外观和内饰升级-有驾
新A5L山路试驾,智能辅助体验,外观和内饰升级-有驾
新A5L山路试驾,智能辅助体验,外观和内饰升级-有驾
新A5L山路试驾,智能辅助体验,外观和内饰升级-有驾
新A5L山路试驾,智能辅助体验,外观和内饰升级-有驾
新A5L山路试驾,智能辅助体验,外观和内饰升级-有驾
新A5L山路试驾,智能辅助体验,外观和内饰升级-有驾
新A5L山路试驾,智能辅助体验,外观和内饰升级-有驾
新A5L山路试驾,智能辅助体验,外观和内饰升级-有驾
新A5L山路试驾,智能辅助体验,外观和内饰升级-有驾
新A5L山路试驾,智能辅助体验,外观和内饰升级-有驾
新A5L山路试驾,智能辅助体验,外观和内饰升级-有驾

当然,关于燃油车与新能源车之争,网上嘴仗天天开场,我倒是始终坚持“用脚投票”的立场。智能和机械,不必对立,工艺与科技,可以同台。燃油车也能很“智能”,新能源不是“绝对高维”,但大多人成见,很难用一篇文章劝服。

最后,有人看完问我:在这个“新、快、卷”的时代,坚持做一台“有灵魂”的燃油车,值得吗?其实答案只藏在你愿不愿意亲自上路,在日出雾起的山间,拐过下一个弯时,能不能感受到自己与机械和算法之间还有一点仅属于人类本能的悸动。你会选一台“够用的家电车”,还是愿意多花点力气和金钱,去负责自己的“驾驶愉悦”?这个问题,大概得每个人用手里的方向盘和钱包作答——而这道题,我从来都没法替任何人写标准答案。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依法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