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40亿,中国二手车为何难追美国?

互联网改造十年,狂砸40亿,中国二手车为啥还是跑不出美国模式?

当瓜子二手车的“没有中间商赚差价”广告在电梯间循环播放时,很多人以为中国二手车市场的“互联网革命”来了。然而,现实却给了我们一记响亮的耳光。累计融资超40亿美元的车好多集团(原瓜子),加上融资10亿美金的优信,至今市场份额不足1%。2022年香港上市的B2B二手车平台数据显示,整个线上交易平台仅占全国二手车交易量的10%,剩下90%的交易,仍掌握在几十万个“夫妻店”车商手里。

十年40亿,中国二手车为何难追美国?-有驾

这不禁让人疑惑,为什么中国二手车市场始终无法复制美国模式呢?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个话题。

首先,二手车属于典型的“非标品”。车况、里程数、事故记录、保养情况等都影响价格,而国内又缺乏一个像美国“凯利蓝皮书”那样公认的定价参考。这就导致,同一辆2018年的奔驰C200,北京报价18万,成都却可能喊价20万。各地的4S店数量、车源供需不同,也造成了价格混乱。

十年40亿,中国二手车为何难追美国?-有驾

其次,政策因素也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以前有“限迁”政策,外地车进入本地市场得符合高排放标准,很多车直接被卡住。一直到2023年限迁全面取消,跨省交易才从10%一下子提升到29%。还有以前按整车价格2%收的增值税,现在虽然降到了0.5%,但在早期已经把很多想正规经营的大商户给逼走,催生了大量靠“牵线搭桥”赚佣金的小散户。如今七成车商手里都不到10台车,说白了就是“黄牛”。

十年40亿,中国二手车为何难追美国?-有驾

再者,“新车变二手车”的灰色操作正在蔓延。部分新能源车厂家为了清库存,默许经销商把新车“内部消化”,先上牌变成二手车再卖出去。2024年,这类“0公里二手车”已经占到市场的一半。还有不少国产车直接出口到中亚,利用对方对二手车征税低的政策套利。表面上销量上去了,实则把一堆隐患埋进了市场,比如电池质保缩水、理赔难、价格被搅乱,连正规商家都活不下去了。

十年40亿,中国二手车为何难追美国?-有驾

而美国之所以能做这么大,是因为像4S店和Carmax这样的大平台建立了完善的标准化体系,从检测、质保到服务都有一套流程,让消费者买得放心。反观国内,除了车况标准参差不齐,现在新能源车越来越多,还要考虑电池寿命、自动驾驶版本等新问题,这都给二手车交易增加了不少挑战。

十年40亿,中国二手车为何难追美国?-有驾

生意难做,车商们也越来越“放得开”。事故车、泡水车开始摆上台面明码标价,获客渠道也从车源网站转向、等短视频平台。但转化率很低,十个来咨询的,不一定能成交一个。更有车商干脆去学修电池、修控制系统,想通过掌握新能源核心技术多赚点。

未来中国二手车市场肯定要变,不再只是看车况、看品牌,而是要看电池耐不耐用、车机系统是不是新、自动驾驶有没有升级。但这一切的前提,是须先把价格体系、交易规则和市场环境理顺。这场转型不会一蹴而就,但如果方向对了,二手车市场也有希望走出低谷,迎来真正的成熟发展。

#每日汽车资讯#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