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万问界新M7逼退奔驰宝马?华为ADS 2.0让老司机闭嘴,BBA经销商夜不能寐的42个小时
朋友圈里那位开了十几年奔驰的老张,上个月突然把车换成了问界新M7。我当时就觉得这事有些蹊跷——这哥们平时最看不起国产车,嘴里总挂着“德系品质”四个字。
昨天跟他一起从北京开到承德,200多公里的路程,我坐在副驾驶位上全程观察。老张双手搭在方向盘上,像个监考老师似的,而那辆25万的问界,竟然自己处理着各种复杂路况。过环岛、变道、避让,动作比很多十年驾龄的老司机还要丝滑。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在怀柔那个大转盘,周围车流密集,还有不少大货车。我心想这下得老张自己上手了吧?结果这车像是有眼睛一样,算准了对面来车的速度,找到空隙就切了进去。整个过程行云流水,连我这个老司机都暗自点头。
“你知道吗,”老张点了根烟,“我那辆奔驰,开了七年,现在卖二手车也就二十来万。这新M7,光是这套智驾系统,就够我那车学几年的。”
华为这套ADS 2.0,门道不少
在汽车圈摸爬滚打这些年,各种所谓的“智能驾驶”我见过不少。大部分都是高速上的花架子,到了城区还得乖乖用人工。
但这次体验新M7的ADS 2.0,感觉华为是真的下了血本。27个传感器布满全车,那颗激光雷达就顶在车顶上,看着就有科技感。
关键不在硬件多少,而在于这套系统的“眼力见儿”。传统的智驾系统就像个书呆子,只认识教科书上的东西——车、人、自行车。路上掉个纸箱子、倒棵树什么的,它就傻眼了。
华为这套GOD网络就不一样了,它能识别各种“不明物体”。哪怕是个从货车上掉下来的轮胎,或者路边突然窜出来的小动物,系统都能把它们当成障碍物来避让。这种能力对于应对突发状况,价值可不小。
更厉害的是,这套系统不依赖高精地图。什么概念?就是全国哪都能开,不像某些车只能在几个城市用智驾功能。
手机车机一体化,这招有点狠
华为在手机上的积累,这次算是在汽车上找到了发挥空间。如果你用华为手机,上车的那一刻就能感受到什么叫生态协同。
手机上正在导航,一上车自动切换到车机;正在听的音乐无缝接续;甚至正在看的视频都能直接“跳”到15.6英寸的大屏上继续播放。
车机上能直接使用手机里的所有APP,这就相当于把车机的应用生态无限扩展了。想刷短视频、看直播,在大屏上操作比手机爽太多。当然,安全起见,这些还是停车时再用比较好。
语音控制也挺人性化,不用背什么固定指令。“有点热”、“来首轻音乐”,这种日常对话都能准确识别执行。
这车开起来,确实有点不一样
新M7这次改款,据说光车身重新开模就花了5个亿。坐在车里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安静。
高速上120码巡航,车内对话完全不费力。以前开过的一些车,跑高速时风噪胎噪呼呼的,坐久了人都疲惫。新M7的隔音水准,应该说达到了豪华车该有的标准。
底盘质感也让人刮目相看。过那些细碎的减速带或者井盖,悬挂能把震动过滤得很干净。不是那种软绵绵的舒适,而是有韧性的厚重感。这种调校功力,确实需要时间和经验积累。
后排空间确实宽裕,一米八几的个子也能舒展开腿脚。纯平地板的设计很实用,中间坐人也不会特别难受。
如果预算够的话,那个零重力座椅倒是值得考虑。虽说价格不便宜,但长途旅行时的舒适度提升还是很明显的。
增程方案,现阶段的务实选择
纯电动车的续航焦虑,短期内可能还是个问题。问界这套增程组合,算是在技术理想和现实需求之间找到了平衡点。
日常市区通勤基本纯电行驶,安静、平顺、成本低。长途出行时增程器介入,不用担心找充电桩的问题。1300公里的综合续航,如果数据属实的话,实用性确实不错。
这台1.5T四缸增程器的表现也挺让人满意。相比某些车型用的三缸机,运转品质要好不少。日常使用中基本察觉不到它什么时候启动,这点很重要。
馈电状态下5.6升的油耗水平,对于这么大一台SUV来说,还算可以接受。
25万这个价位,性价比如何?
回到最现实的问题——值不值得买。
同样25万左右的预算,传统选择可能是汉兰达、途观L这些燃油车,或者考虑特斯拉Model Y、理想L7这些新能源车型。
和燃油车比,智能化配置的差距确实明显。现在的汽车智能化发展速度很快,传统燃油车在这方面确实有些跟不上节奏。
和同价位新能源车比,问界的智驾系统和车机体验似乎有一定优势。华为在软件算法方面的积累,在这些地方体现得比较明显。
空间、配置、做工这些基础层面,新M7基本没什么明显短板。安全配置也很全面,该有的都有了。
不过,新技术产品的长期可靠性、维修保养成本、二手车保值率这些,还需要时间来验证。
一些个人看法
问界新M7这次升级,确实展现出了一些不一样的东西。华为在智能化方面的技术积累,在汽车上找到了很好的应用场景。
25万的价格能买到这样的配置和技术水准,从性价比角度看还是不错的。特别是对于那些追求新技术体验,日常用车以城区为主,偶尔需要长途出行的用户来说。
但选车这事因人而异。有人看重品牌历史,有人在乎技术新潮,有人更关心实用性和可靠性。每个人的需求点不同,选择自然也不一样。
如果对新技术比较开放,同时希望在智能化体验上有所提升,新M7确实值得考虑。不过建议还是亲自试驾感受一下,毕竟买车是个挺大的决定。
汽车行业现在变化确实很快。或许几年后,今天看起来很先进的技术又会被新的东西超越。但至少在当下这个时间点,问界新M7在25万左右这个价位段,竞争力还是比较突出的。
至于会不会真的冲击传统豪华品牌的地位,这个还需要时间来证明。但有更多优秀的选择摆在消费者面前,总归是件好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