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汽丰田放出大招了!
自燃直接换新,智能泊车撞坏了厂家掏钱修。
这消息一出,车圈都得抖三抖。
说实话,最初我压根没往技术层面想,吸引我的,是这份担当。
现在大家伙儿攒钱想换电车,图个新鲜,图个智能,可心里头总有个疙瘩:万一电池boom了咋办?
那些花里胡哨的自动驾驶,突然抽风了怎么办?
发布会一个接一个,PPT做得比电影特效还炫酷,什么超大屏幕,什么百公里加速,听着是挺唬人。
可真要问一句“出了事儿谁负责?”,一个个都含糊其辞,恨不得把“最终解释权归我司所有”刻在脑门上。
这就像啥呢?
就像相亲,对方口口声声说爱你,要给你摘星星,可你让他倒杯水,他都嫌烫。
丰田这波操作,直接把其他厂商的遮羞布扯掉了。
它不是在炫耀自己有多厉害,而是在告诉你,什么叫真正的负责任。
就拿我身边一哥们儿来说吧,前段时间刚提了辆据说有“L2.99级辅助驾驶”的新能源SUV,结果第一次用自动泊车,直接怼到了花坛上,那个心疼啊,比自己撞上去还难受!
找厂家理论,扯皮扯了半个月,最后还是自己掏了腰包。
你说这事儿,搁谁身上不窝火?
所以啊,咱们自己的车企,别光顾着卷配置、卷价格了。
配置再高,价格再低,没有安全感,那都是白搭。
消费者买车,买的是放心,是安心,是出了事儿有人管的踏实。
与其把钱花在那些华而不实的广告上,不如实实在在地提升售后服务,真正做到“出了事儿我兜着”。
当然,话说回来,丰田这招也够狠的,直接把整个行业的标准都给拉高了。
以后其他厂家想再玩文字游戏,恐怕没那么容易了。
毕竟,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谁是真金白银,谁是花拳绣腿,大家心里都有一杆秤。
说到这儿,我想起前几年去德国出差,坐了趟奔驰的出租车,司机大爷那叫一个淡定,一边跟我聊天,一边用着定速巡航在高速上飞驰。
当时我就问他,这玩意儿靠谱吗?
他笑着说,放心吧,奔驰的质量,没话说。
其实,所谓的“工匠精神”,不就是体现在这些细节上吗?
不是把车做得多漂亮,而是把每一个环节都做到极致,让消费者真正感受到品牌的诚意。
这年头,酒香也怕巷子深。
好产品,更需要好的服务来加持。
丰田这次的“兜底”政策,无疑是一次成功的营销,但更重要的是,它给其他车企上了一课:消费者要的,不仅仅是产品,更是保障。
那么问题来了,其他车企会跟进吗?亦或者,这只是丰田的“一锤子买卖”?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