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道L90六座版发布,李斌“低姿态”背后的蔚来转身
李斌这两年过得有点紧巴。以前在车友群里一说到蔚来,都是高端、情怀、换电站那些话头。可自打今年7月10号乐道新品出来后,这风向真是一下子就变了。
我那天还在4S店门口蹭空调,碰上隔壁小区的老陈。他家三个娃,一直琢磨着换辆能装的SUV。这不刚好赶上乐道L90六座版Pro上市,26.58万整车买断价,说实话,比起前几年蔚来的定价,那叫一个亲民。现场媒体和试驾的小伙子们都喊“香”,这词儿以前可只出现在米粉群,现在倒轮到蔚来了。
不过说句心里话,这回不是单靠价格低——毕竟你要光便宜,大街上能选的多了去了。关键是6个VIP大沙发,还有什么900V平台、3110mm轴距啥的(销售顺嘴提了一嘴,我记住了),再加个5米2的大块头,还带ET9同款电驱。我摸过一次展车,那冰箱彩电大沙发坐进去是真宽敞——比理想L8、小鹏X9便宜好几万,还真有点动心。
更别提他们家的换电服务,我表弟去年买ES6就是冲着这个去的。他常跑外地,不用抢充电桩,也不用怕半路没电。我听说乐道L90空间还能塞下10个行李箱,我们几个球友合计出去自驾游也够用了。有意思的是,有人专门问售后师傅,说这么大的SUV怎么做到轻量化?师傅嘿嘿一笑:“材料贵呗!不过咱家技术牛。”
其实我最佩服的一点,是他们敢砍掉利润,把配置拉满。今年3月听说公司内部搞什么CBU机制,每部门都算ROI(投资回报率),连门店活动的钱都精打细算。据一个老员工讲,现在每两周开例会,各组负责人轮流给李斌汇报进度,有点像我们工厂早会那味儿。这种改法确实见效快:4-5月份交付量又爬回新势力前五名,人手还少了四成多,可销量反而涨40%。省钱是真的省出来了。
但节流归节流,用料没缩水。我特意扒拉了一下资料,据说85度的大电池才440kg,比行业平均轻不少。而且整备质量2250kg左右,比同级别增程SUV普遍轻200-300公斤。这事儿之前只有宝马iX或者奔驰EQE能吹一吹,但人家价格高啊。销售跟我唠嗑时还爆料,他们去年60度小容量包重439kg,今年85度包才重1公斤,多装25kWh,这技术升级挺狠。不怪有人私底下吐槽,“你看雷军要是有这本事,早开发布会吹爆天。”
还有件冷知识:第三排空间是真不赖,不像一般三排SUV只是摆设。有次微信群里讨论第三排体验,一个东北哥们直接拍视频演示,他1米8坐进去腿还能伸直——据他说永磁同步后驱体积只有37升,所以腾出了地方。“现在谁还拿80升前备箱当噱头?”他语气贼骄傲,“咱240升!”
也不是没有槽点。有朋友纠结磷酸铁锂续航冬天掉得快,不过群里有人自测,高速120巡航下来CLTC续航掉20%以内。“南方问题不大,北京零下十几度还是劝退。”这是老司机总结经验。但不得不承认,他们用批量采购和零部件通用把成本压得死死地,新出的NT3.0平台81%零件共用率,小毛病也少些。我邻居去年入手L60,到现在除了洗车机刮花漆面,再没进过维修厂,他老婆经常夸“踏实”。
再插一句段子,上个月西郊汽修铺老板闲聊,说最近接待最多的是油改混的小毛病,而纯粹做纯电的新势力品牌返修反倒少些。“你看蔚来那个底盘螺丝,用料厚道。”他边抽烟边感慨,“亏钱亏出水平来了。”
这些年大家都爱拿性价比做文章,其实拼到底还是体系能力和长期投入吧。从2018年NT1代开始折腾研发,到今天累计600亿投进去,大部分烧在底层技术堆栈上。不过老李自己从不爱宣传这些参数,只管埋头干活。一位业内朋友曾调侃:“如果雷总讲故事卖情怀,那李总就是闷声造火箭型选手。”
最后扯远一点,我觉得现在这个局面挺微妙:主品牌守着高端线,坚持原创设计;副牌放低身段杀进大众市场抢销量,两条腿走路,也许才能熬过去等消费升级回来。有意思的是,好几个二手商最近开始关注旧款ES6行情,看样子对未来信心又涨起来一点?
至于以后咋样,还得慢慢瞧。不过至少眼下,在新能源江湖最卷的时候,总算让人看到一家企业既能坚持理想,又肯为现实妥协那么一次。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全部评论 (0)